自閉童輪候4年 錯過最佳治療期
" b1 c& \0 k% n% u0 v! K3 ? u2 K" n9 r' V$ \4 R- @, ?: a! f
; a2 {( I6 L4 V1 _! u- i6 ?/ r( r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3 F! P2 K( W0 Q/ ^' [, w u
安省審計總長利詩(Bonnie Lysyk)首度就該省當局向自閉症兒童提供的治療服務發表年度報告,指出有關患者於2至6歲接受治療將對他們日後發展起著關鍵作用,但他們平均須輪候4年以上,大部分延至7歲始獲治療。
$ O3 T* L7 E5 i/ ~# t" P公仔箱論壇
, `& d5 Q+ O$ B5 \+ }2 D. r8 k報告指出,各地區在輪候「深切行為干預」(Intensive Behavioural Intervention,IBI)治療的時間、確定該類兒童是否合資格接受治療的標準及何時出院存在極大分別。有關制度欠缺效率及連貫性,致令不少兒童未能接受有關服務。5.39.217.768 L% V2 T2 |# z! q1 g
4 _/ K* F+ y2 A9 ?4 Z/ U3 Q報告並指,兒童及青年服務廳(Minister of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於過去十年已把有關服務資助增加四倍,但接受服務的人數仍低於輪候人數。該省過去五年的有關資助雖已增加兩成,去年用於提供有關服務高達1.82億元,但有關名額於期內一直維持在1,400個,去年底的輪候個案多達1,748宗。根據報告審計的三家地區中心,平均輪候時間為4年。! E! z$ i) e8 a4 g) j
- h6 P9 J# _! r4 [% ]5.39.217.76安省有多達3.5萬名自閉症兒童,研究顯示大部分均可從IBI治療得到改善,特別是早於2至6歲接受,但該廳一直未有追蹤輪候治療的時間及量度治療計畫的進展。由最初審查、診斷及治療的每個階段均出現延誤。1 W: R+ K3 L+ a0 J* y% x0 u5 N
tvb now,tvbnow,bttvb* J* W$ g9 m) o# o4 {
資料來源: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