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上海學生全球第一德語媒體尖銳批評(圖)


$ y" f  B: }9 S/ Q5.39.217.76中國孩子課堂負擔重

0 u' N; F" E& R5 m2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2 {0 e% e" h! l+ \% w  H

1 @' Y0 D$ l! K: T- Z3 W) p& ttvb now,tvbnow,bttvb中國學生在2013年國際學生水平測試中又拔得頭籌,德語媒體紛紛探討其原因,其中不乏尖銳批評。
2 v, V9 e1 k* |1 _: G: r5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根據國際經合組織公佈的2013年國際學生水平(PISA)測試結果,亞洲國家和地區成績領先。其中,中國上海市繼2009年和2012年後,又排名第一,引人注目。12月4日一期《世界報》上的一篇署名文章分析這一現象指出,北京注重教育,以振興經濟,不過相關的成就也留下了長長的陰影: “注重教育只是獎牌的一面。中國經濟在全球競爭中真正需要的是能夠創造性應用其知識的年輕人。……迄今,中國的教育制度側重於(受教育者的)可測結果,即:可贏得競爭的經驗性知識。 ……例如,專利申請便頗能說明這一點。這裡,重要的是數量,而非質量。2011年,中國申請專利數量約為160萬個,(在全球)列第二位。不過,根據歐洲商會的一項研究結果,其中只有大約30%可被視為具有經濟潛力的高質量專利。北京繼續注重增加專利數量,以提供資金作為吸引,甚至以減刑鼓勵有創造性的犯人。”tvb now,tvbnow,bttvb* z+ r* [- ~6 H. X# a$ v& i
公仔箱論壇/ p0 j3 W; i' {0 g1 ~! |. |! p

; [/ Q6 a+ G7 k4 `$ ^公仔箱論壇文章指出,中國教育實踐的最大弊端是過於注重考試,是重“技”不重“識”,中國國內已啟動相關改革,但任重道遠:
; ?& B2 @- u/ C( [1 t6 A4 G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G5 ^9 o  q5 E9 r
“中國兒童早早地就以激烈競爭為目標接受訓練,……即使是在有關高考改革的討論中,許多家長更關心不是內容,而是最終的考試結果。在北京,英語成績未來的分量要輕於中文。對許多學外語感到吃力的中國學生來說,這該是一個福音。……一些家長願意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準備其他科目的考試。說到底,要真正改變什麼東西,應該完全取消考試,……”
( S- h' Z" A' K% t" S+ `tvb now,tvbnow,bttvb
& G+ H, h. g9 K7 E' V7 ]% j" Z 上海有代表性?
1 T' g3 {* M; z$ f8 b5.39.217.767 U) a) b, c" K5 {4 ]

: o# S; T4 c. K& G) _# I當天的《南德意志報》“今日主題”欄目上的一篇文章也稱中國是一個“考試國”,年輕學子經年累月,日以繼夜,死記硬背,換來考試高分,不足為憑。文章同時強調,上海在國際學生水平測試中再度問鼎,並不說明中國的整體水平:
( m1 H! E# u3 d/ ?8 Mtvb now,tvbnow,bttvb# l" U! W+ t* Q7 L
“作為參加考試的唯一中國城市​​,上海對整個中國到底是否具有代表性?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m0 B* Q2 {$ n9 k5 _

( T0 J" s. ~- G4 t6 b" s  ^“大概沒有吧。……上海的學校比農村學校的條件要好得多。在農村學校,120個人的大班是常見現象,很多鄉村教師本人的受教育程度就很低。 “另一個可能的扭曲因素是,並非所有居民的孩子都能在上海就學。造成這一現象的是社會主義的戶口制度。每個中國人自出生之日起便要登入所謂的戶口本。在上海或廣州這樣的大城市營生的農民工,一般只有農村戶口,不算正式的城市居民,他就必須把孩子送入家鄉的學校上學。轉戶口非常複雜。若是從一個城市轉入另一個城市,或許還行;而對一個農民工來說,若想把位於西部的四川農村戶口改為城市戶口,進入珠江三角洲的深圳或進入上海,便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這樣的人在上海不計其數。……”
6 _$ Y2 H/ [2 S. C6 `)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e& U5 I1 Z& M. R8 ]' f

, K* _3 M& c7 c/ |/ _& v4 n; O“2009年,曾有其它12個省參加測試,其結果沒有公佈。顯然,測試結果沒有說服力。……到中國作為整體參加測試,還需要一段時間,或許是2015年,甚至要到2018年。到那時,情況或許會有所改變,因為,在中國和韓國富人中目前已出現了這樣的傾向:不再讓孩子們接受過於嚴格的教育。他們把孩子們送到歐洲的寄宿學校、美國的中學或送到在亞洲到處設點的國際學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