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九巴帶頭掀加風 誰憐市民雪上霜

九巴帶頭掀加風 誰憐市民雪上霜
( w0 y& |. ]+ ^7 m5 Z& |$ v1 \( |
# H" W$ Z; M6 e8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九巴的宣傳口號是「九巴服務,日日進步」,可惜人們見到的卻是「九巴收費,年年加價」。年初剛剛加價百分之四點九的九巴,不足一年之內再次向港府申請加價百分之四點三,引起社會一片嘩然。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O- M2 v1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z9 B+ [, w. {
今日百物騰貴,基層市民生活捉襟見肘,九巴作為一家公共事業機構,頻頻加價,帶頭掀起加風,可以說罔顧社會責任。欲加之價,何患無詞,九巴加價理據千篇一律,無非又是油價及司機薪酬等成本持續上升,加上受到港鐵競爭流失客量,導致七成路線均錄得虧損云云。這些理由似是而非,根本無法令人信服。近年九巴不斷以合約員工取替長工,大幅節省薪酬及福利開支,況且目前的油價也比八年的高位低逾三成,九巴的經營壓力究竟從何而來,虧損又是如何計算出來,恐怕只有該公司才清楚。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E& t5 R. F" G+ J: P* ], g$ F

& u0 ?# G6 \, g6 w5.39.217.76正如有人質疑,若經營巴士生意真的這麼艱難,為甚麼其他巴士公司可以錄得盈利?為甚麼九巴不將專營權交還政府?而工會則指出,九巴根本沒有迫切需要加價,只是運用財技將利潤撥歸自己,虧損則由市民承擔,政府必須從嚴把關。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b: ~1 N5 {2 O) Y" b0 \
諷刺的是,九巴早前展開路線重組計劃,刪除大量虧損路線,為市民造成不便,要求體諒。結果市民體諒九巴,而九巴卻沒有體諒市民,依然繼續加價,簡直豈有此理!& T1 Q. d* E& U- w% P$ n) \

# p  A% M7 x3 x( v8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誠然,隨着港鐵網絡持續擴張,巴士客量不斷流失,這是不爭的事實。但這不應成為九巴頻頻加價的理由,曾經有人建議九巴進一步實施分段收費,同時撥出物業發展等部分盈利成立票價穩定基金,可惜,不管是九巴還是政府,都對這些建議置若罔聞。說穿了,九巴故步自封,拒絕改革,面臨經營壓力何足為奇。
4 P, h! j5 _+ ?) ~: U) d5 @6 f7 K- X7 Z4 n# O+ m: l
最令人擔心的是,九巴加價勢必引發骨牌效應,掀起新一輪加價潮。早前兩電已事先張揚明年加價,尤其中電的加幅絕對不會低,其他行業受到連鎖影響,加價已無可避免,衣食住行樣樣貴,成為基層家庭難以承受之重。( m1 p' p' [$ w" a. B
$ ~7 `9 T9 A/ Z, l0 C
事實上,九巴經營的是公共交通事業,與基層市民生活息息相關,根本不能與一般商業機構相提並論。眾所周知,港府向巴士公司提供車廠用地,而巴士公司往往利用這些土地發展物業,本來已經佔了極大的便宜,豈能不算這筆帳。過去幾年九巴賺得盆滿缽滿,從來沒有減價回饋市民,現在以輕微虧損為由急不及待申請加價,這不是輸打贏要嗎?試問有沒有想過市民的感受?公仔箱論壇+ X$ G; A: Q- ]9 k( w;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0 Z/ s( [- @! m; g
歸根究柢,九巴之所以予取予求,無非看穿港府無能。面對公共事業機構的加價申請,當局總是有求必應,甚至往往充當代言人,為公共事業機構說項。公共事業機構唯利是圖,政府監管形同虛設,市民淪為砧板上的魚肉,只能任人宰割!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