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江宜樺近日指示自由經濟示範區歸零思考,理由是,外界對於示範區提列的各種租稅優惠政策,內容、幅度多有批評,內閣更是正反意見拉鋸。江揆有意藉歸零思考化解僵局,也趁機調整二階段示範區的自由化、租稅比重,讓自由化成為爭取最大多數支持的「主菜」,租稅則限縮在「配菜」功能。明辨示範區中的主菜與配菜,是江揆的一大進步。近期內閣在重新備菜、調整菜色的過程,也讓外界有機會目睹,主廚經建會最早端出的自由化版本,是如何在多次調和、折衷各部會口味後,成了一道欠缺理念與初衷的平庸菜色。回想馬政府最早推動示範區的理念,旨在順應國際經濟整合趨勢,盼以先行先試的示範區,摸索出一條日後可接軌「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的可行路徑。凡是政府過度管制阻礙生產要素流動,或是開放會造成國人疑慮者,都可在區內試驗。試驗之後,有副作用者,應予揚棄;有正面效果者,可向區外擴散。是以,作為台灣自由化「原型」的示範區,在設計之初,原本就應大膽設想台灣十年後的願景,十年亦為整部示範區方案的落日年限。假設十年後,台灣要成為多個國際區域經濟整合活動的重要一員,今日就必須邁開自由化步伐前進。若台灣對自由化根本存疑,也不願放下保守思維,那麼示範區也可謝幕送客了。自由化不是挽救經濟的萬靈丹,它可能產生強弱分明、惡化分配的結果,但是對於一個成熟、欠缺活力的經濟體來說,自由化能帶來重塑市場效率、發達生產力的激勵效果。在自由化的過程,政府鬆綁法規、放權讓利,恰好可為市場那隻看不見的手增強活力,企業也可重新整合各種生產要素,發揮綜效。示範區現在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政府不大確定十年之後要將人民、企業帶往何處,也看不清國際區域經濟整合趨勢,已走上深度整合。台灣此刻若不克服對陸籍、陸資及開放市場的恐懼,十年後與今日又有甚麼分別?若政府未意識到,自由化也是政府解除過多管制與避免將企業、人民當賊防的過程,那麼十年後,台灣持續與平凡、平庸為伍,成為國際社會失敗組的一員。政府在規劃示範區時,應有領先十年的企圖心與打算,不能輕易與現狀妥協。舉例來說,衛福部規劃中的國際醫療專區方案,就讓人摸不著頭緒,衛福部究竟是要鼓勵醫療產業發展,還是要限制產業發展。依照衛福部規劃,日後要在示範區催生一到兩處的「健康城」,以醫院為主,帶動其他健康休閒、生物科技、藥品醫材業者進駐。為了吸引大咖業者前往,衛福部開出了日後國際醫療機構可公司化經營、外籍醫事人員可來台執業等利多,但是這些開放排除了陸資、陸籍;在醫療廣告上,也未放寬專辦醫療機構可由中介機構與旅行社做非繁體中文的醫療促銷廣告。試想示範區的亮點,就在於自由化、解除過多管制,若政府因循現狀,凡存在即合理,那麼就枉費示範區作為自由經濟試驗場的美意。連試驗都有問題,日後怎能說服其他國際貿易對手,台灣對自由化已經準備好了。眾口難調,一道菜或一項政策終究無法滿足所有的人,但這不意味著示範區只能平庸,不可大膽、卓越、出色。如果示範區無法標舉出未來十年的自由化高度,處處充滿限制,那麼示範區也不過是比台灣全區大一點的鳥籠,養不出鳳凰、大鵬鳥,只能養小麻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