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標準時間十五日凌晨,甘比亞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幾個小時後,北京外交部發言稱:「我們也是從外國媒體得到有關的消息,在此之前,中方沒有與甘方進行接觸。」稍後,北京國台辦強調:「有關台灣方面(按,主要指綠營)對這件事的一些說法,要防止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此事來破壞兩岸關係。」 試想:倘若此事發生在二○○八年以前,其原因必定是出自「中共的破壞」,且甘比亞在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時,也一定同時已與北京建交,而北京必將此視為兩岸外交角力的又一場勝利。
" Z% O- Q, _+ o. }2 B8 r6 Z) D; O. \5.39.217.76但是,此次甘比亞事件的實況卻是:北京並未參與其事,甚至顧忌「有心人利用此事,來破壞兩岸關係」;且北京《環球時報》指出,「兩岸無須論輸贏」,並指甘比亞「如果拿放棄台灣的『外交關係』,來找大陸要補償,今天是很難實現了」。再者,一般認為,北京不可能與甘比亞建交,且有六成六的大陸網友不贊成大陸與甘比亞建交。
) {, D ]$ p: |8 S6 y% [在二○○八年以前兩岸「烽火外交」的歲月中,北京傾力拔除中華民國的邦交國,並以此「論兩岸之輸贏」。但二○○八年以來,卻有多個台灣的邦交國欲與北京建交被拒,此次甘比亞在未與北京建交下逕自與台斷交,遂成特例。也就是說,就世界大勢而言,由於中國大陸的綜合國力上升,倘若北京仍然「以拔除中華民國之邦交國來論兩岸之輸贏」,台灣勢必難以招架;但北京今日卻稱「兩岸無須以甘比亞事件論輸贏」,更極力撇清說「北京也是從外國媒體得知此事」,且提醒台灣「勿讓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此事破壞兩岸關係」。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y5 Q+ ^4 q
北京顯然知道:兩岸關係進入目前階段,「繼續拔除中華民國邦交國」之事是做不得的,那將嚴重傷害台灣人民的感情,且會「讓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此事破壞兩岸關係」。此一現況,若與二○○八年以前的兩岸關係相較,其間最大的差異在於:一、往昔北京是以在國際及兩岸傾力否定及排除中華民國為「輸贏」,現今卻在某種程度上以維持「中華民國」及《中華民國憲法》為要務。二、北京往昔不知顧惜台灣人民之認知及感情,現今則以爭取台灣人民的感受為「輸贏」。也就是說:北京的兩岸政策,自二○○八年後,已從「打擊中華民國為輸贏」,轉移至「爭取台灣民心為輸贏」;而台灣民心在兩岸的主要「連結點」,即在中華民國。
3 H5 b, D& N5 t) t北京說:「不以甘比亞事件論兩岸輸贏。」因為,北京已知,兩岸關係的主要且唯一的「連結點」即在「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憲法》。打壓,將使「連結點」斷裂;維持,始能保全兩岸的「連結點」。因而,北京在「甘比亞斷交事件」及「張懸國旗事件」中所持的撇清態度,均可謂是出自「不以消滅或否定中華民國為輸贏」的政治醒悟。因此,中共非但不能讓甘比亞「找大陸要補償」的詭計得逞,也須將關於中華民國國旗、國歌、國號、官銜的應對早日訂出鬆綁方案,並協力開展台灣的國際空間,如此始能減少、降低內外人士的誤解誤判。
5 {( C7 o. k1 _1 G( p/ m3 o公仔箱論壇甘比亞事件對台灣更是一個沉痛的啟示。北京不以「甘比亞事件論兩岸輸贏」,應是台灣值得維護的雙邊戰略默契。因為,雙邊在國際及兩岸實力上的消長已難逆轉,台灣自應從外交戰場上執著於邦交國數字的「輸贏」,轉移至爭取民意及民心上的「輸贏」。當「一中架構」在國際上顯然不利中華民國之時,台灣更須在兩岸之間力爭「一中架構」的和平與平衡。且愈是當「一中架構」在國際上失衡,台灣也唯有愈加依恃民主與民心來維持「一中架構」的平衡。台灣必須警覺,台灣如果在兩岸之間不知珍惜及維持「一中架構」,則依現今的國際情勢來看,可能一夕之間即會出現好幾個「甘比亞」;且北京屆時可能會說:如果兩岸相互不在「一中架構」上爭輸贏,那麼就再回到「烽火外交」去爭輸贏吧!
2 a8 L$ J0 [( v7 o* O. N- C5.39.217.76面對如此艱險的情勢,台灣有兩件生死攸關的大事:一、民進黨必須迅速回歸原原本本的《中華民國憲法》,勿給北京抓住「兩岸以台獨論輸贏」的口實;二、台灣人要有信心與志向,在「大屋頂中國」的「一中架構」下,與對岸爭共榮雙贏。 tvb now,tvbnow,bttvb0 }" C I& T& E. o' Q4 r
: B% h# \3 h4 {! b/ ~$ \/ x
, Y, s: s& C4 E4 n公仔箱論壇
! k* B7 _ I5 W, F G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