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揭發導師 「這是學界的原罪」 院士「抄襲不寫來源」
D$ e* W) t+ e& _. }) y9 y5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K, Y6 O" F5 d% ~" n0 s1 m5.39.217.76
2 c3 ~% I6 X, ^2 O8 ]. d4 P' atvb now,tvbnow,bttvb
w, J( a! B0 c%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院士評選、資質審查及德行規範,近年來一直是學界和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日前,再有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王正敏教授遭舉報,而舉報者是他的學生兼前任助手王宇澄。舉報內容涉及論文數目造假、專著抄襲等多個方面,並指控王正敏託人「尋找院士推薦人」。有同行認為,這是一場利益糾葛下的鬧劇,「大家都這麼做,這是學界的原罪。」
/ }8 ^6 v% A( }( i# x0 {2 r( n公仔箱論壇
0 o# }' [; p4 U0 @( _% D3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王正敏以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家的身分於2005年被增選為中科院院士。王宇澄曾兼任王正敏的秘書,王正敏的傳呼機和個人郵箱都一度交由王宇澄打理。此番學生公開舉報道師,且舉報的對象是院士,這在學術界還是頭一回。通過王宇澄對自己導師的舉報,可管窺中科院院士申報工作的部分細節。! J# A: b) t' X: r! p" C8 V0 l0 g
( {2 S6 G: w+ y0 C( _9 I# f: @公仔箱論壇王宇澄最主要的指控,是關於著作抄襲。被抄襲者是王正敏的導師,也即王宇澄的「師爺」Ugo Fisch教授。王正敏的第一本專著《耳顯微外科》出版於1989年,其中有一百多幅關於如何實施耳部手術的手繪圖,和Ugo Fisch教授的兩本專著中的圖片相同,「那本書中三百多幅圖,兩百多幅都是抄襲。數十幅圖片都是我按照王正敏的指示從其他書籍上摳下來的。」但王正敏的書中並未注明圖片來源,書中參考文獻裏,也未提及這兩本書。「從嚴格學術規範上講,大量引用國外的著作而未注明出處均屬於抄襲。」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說。
/ n: }! d. X/ I4 Btvb now,tvbnow,bttvb
) o! u5 Z! t+ `$ b7 C4 e5.39.217.762005年前後,王宇澄擔任王正敏的秘書,目睹王正敏為當選院士「湊」論文數目的全過程。其做法之一便是將《耳顯微外科》一書的內容,拆分成14篇論文,發表在《中國眼耳鼻喉科雜誌》(由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主辦,創刊於2001年的雙月刊,自創刊起一直由王正敏擔任主編)。據《錢江晚報》報道,在王正敏當選院士時提供的271篇論文中,有6篇文章屬「一稿多投」。「對於院士申請而言,這些問題都是不可饒恕的。」王宇澄說。# r( N: `1 C: X' s: V3 P6 o) C
) ~/ _ W& `* Q4 M' V) H( ~
據悉,王正敏從1999年開始就已申報中國工程院院士,申報三次院士都沒當選。除了幫導師出版專著,王宇澄當時最緊要的工作就是幫導師申報中國科學院院士。「我的親屬還幫他尋找到兩位院士推薦人」,王宇澄說,推薦王正敏的院士有7位,但後來因為有人過世,推薦人不足,王宇澄有親屬在中國科學院工作,就幫助聯繫兩名院士推薦人。2005年12月,中科院院士增選名單公布,王正敏順利當選,成為醫院唯一一位院士。「我幫他申請上了院士,他卻拋棄了我。」王宇澄稱,王正敏在當選院士後對自己多方為難,導致他在醫院難以立足,這是他憤而舉報的原因。: `- i, {7 P0 D3 N
tvb now,tvbnow,bttvb2 O8 Q1 s4 ~# ]: H( Z
「這根本就是誣告誣陷。」王正敏院士說,關於舉報一事復旦大學與中科院都已有調查結論,自己不便多言。對於被學生舉報的尷尬,他說自己作為導師,「對這種人沒甚麼好說的。」如今身在廣東某醫院的耳鼻喉科醫師劉政與王宇澄是師兄弟,始終覺得這是一場利益糾葛下的鬧劇。但他沒否認導師著作「瑕疵」,只認為這些不規範是時代產物,「大家都這麼做,這是學界的原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