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領導才是關鍵:馬總統不再跑攤後

總統府透露,府內幕僚正規劃減少馬總統的公開儀式行程,使總統能調整工作節奏,以便有多一些時間沉澱,思考國家大政。這樣的調整,雖嫌來得稍遲,但各界仍不妨視為正向積極的改變,給予期許。 兩三年來,本報社論一再主張,國家領導人每天安排大量的民間行程及儀式性活動,徒然耗掉大量寶貴的時光,極為不妥;此舉,除減損其對國政的沉潛思考,也在人民心中留下「不用心治理」的印象。遺憾的是,馬總統即使在民調跌至九趴的低谷後,依然頻頻出席一些無謂的頒獎與節慶活動,樂此不疲。直到最近「嗆馬丟鞋」抗議四起,弄到局面極其難堪,警力疲於奔命;總統在此之際規劃減少跑攤出訪,除了被動因應情勢,應該也是凜於時局民情不利,企圖重振國家元首的領導威望吧! 任何執政者,無不希望自己在「統治權威」與「民間聲望」兩端皆能左右逢源。李登輝作為首任民選總統,執政時似乎品嘗到「恩威雙收」的美味;但歷經兩次政黨輪替及藍綠對峙的演變,民選總統的權威年年下降,陳水扁的貪腐無能甚至使總統尊崇變成了笑話。而馬總統的性格及歷練,卻似乎讓他相對輕忽「統治權威」而偏重「民間聲望」,他喜好參與各類民間活動,喜歡和民眾一一拍照留念,都反映了他這方面的民粹傾向。而漸漸地,他的高人氣究竟是因過度曝光而貶值,或是因為執政不力而挫跌,也變得難以分解了。 當今總統的威望比不上威權年代的元首,這是民主深化的必然現象,其實毋須過慮。但不可忽略的是,決定一個國家元首能獲得多少民意支持的因素,關鍵仍在「治國績效」。如果國家政通人和、經濟保持活力、社會平穩而少紛爭,那麼,就算反對黨再怎麼無理杯葛,領導者依然能獲得民眾支持。而目前馬總統面對的問題卻是,施政窒礙難行、經濟持續惡化、社會上財富分配不均而年輕世代看不到前景;這些結構性的國家發展瓶頸,在在需要仰賴領導人的大瞻矚、大魄力、大決斷才能突破,而絕不是馬總統在地方跑攤、沾醬油、講講話所能達成,這是他必須深刻自覺與警惕的。 耐人尋味的是,當總統府宣稱幕僚正在幫馬總統減少一些公開行程時,似乎顯示馬總統那麼多的儀式性活動都是因應幕僚的安排而赴,而非他個人的主觀意願。若果真如此,不僅幕僚人員的輕忽讓人扼腕,總統的瑣碎也同樣讓人駭異。近年國事如麻,台灣不時陷於空轉,幕僚無法為總統分憂解勞也就罷了,還讓他天天為儀式性行程在外奔忙空耗,而馬總統竟對這類無謂的安排也不主動制止;這樣的總統府,豈不令人錯愕? 我們要提醒馬總統:他剩餘的任期已經不多,他力挽狂瀾的機會也已極迫促;如果不想留下「無能總統」的汙名,他其實沒有多少時間可以再虛耗。事實上,當媒體將總統減少跑攤描述為總統「將專心國政」時,也暴露了其中的反諷氣味:在此之前,他的心難道沒放在國政上嗎? 所謂「跑攤」,就是到別人準備好的台子上去亮亮相、講講話,用總統光環幫主辦單位「加持」一下;然而,一個九趴總統,還有多少光環可以幫人加持?馬總統要做的,應該是運用元首的資源和權威搭建舞台,邀請才智之士貢獻他們的卓見,透過這些智慧凝聚失散的社會共識,共同為台灣的前途打燈照亮。進一步說,這跟站在「第一線」或「第二線」並沒有絕對關係,重要的是總統要站在元首的領導高度,作出對國家社會有益的正確決策。一個健康的政府,應該是不同的部門各司其職;如果總統屢屢搶奪發言權及決策權,勢必紊亂專業分工,讓問題治絲益棼。 對於馬總統將要減少跑攤行程,沉潛國政,強化分工,我們樂觀以待。同時,也期盼整個政府團隊乃至在野黨和社會各界,都能意識到國家怠速空轉的危殆處境,共同貢獻心力,扭轉台灣難以言狀的困境。   
9 i2 s- N) A; Z
tvb now,tvbnow,bttvb6 D6 y0 F1 m1 Q$ |' L- m
【2013/10/31  聯合報】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