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天氣變化、空氣污染和飲食型態的影響,國內罹患過敏性鼻炎的兒童越來越多,老一輩認為此病與「冷底」的氣虛、虛寒或體虛體質有關,秋冬經常用溫燥性質的食補或藥膳來「補身體」,但中醫師提醒這樣濫投補藥,不一定有助於緩解症狀,建議從飲食調整和穴位保養著手,輕鬆告別晨起鼻涕擤不停的窘態。公仔箱論壇9 d4 Z3 O2 O `0 e. z
% k8 s9 @' k, }/ h* w! ~* d. g
彰化基督教院中醫部中醫師張羽晴表示,中醫治療講求天人合一,需考慮人、疾病和環境間的關係,台灣因位處亞熱帶地區,過敏症狀除從虛論治,還需兼顧環境的濕熱特性。: x w3 ~2 r' E4 d, f" x8 \! D
此外,兒童為純陽之體,臟腑嬌嫩,易虛易實、易寒易熱,所以過敏性鼻炎的孩子常為虛實寒熱夾雜的體質,若亂投補藥,可能使鼻塞、噴嚏、流鼻水或耳鼻眼喉癢等症狀更為明顯。
) I# i1 @9 \$ q緩解過敏性鼻炎有3穴:印堂、迎香、合谷' \( K4 ?( l4 X0 b3 Z
依據病患的體質差異,中藥進補和調理各有不同,但張羽晴中醫師指出,無論是哪一種體質,都能透過適當的穴位按摩幫助緩解眼鼻喉症狀上的不適,改善頭昏腦脹的症狀,增加學習的注意力。
, C9 j. L* a' h1 v4 Q2 g# N! d公仔箱論壇1. 印堂穴:位於兩眉中間,按摩後可增進鼻子周圍的血液循環、暢通鼻竅,緩解因鼻塞、鼻水導致的脹痛不適感。
$ ^" |" a( C: ]9 [6 B$ t! `$ B
; z9 x3 c" X5 R: v2 O3 f( \( Gtvb now,tvbnow,bttvb2. 迎香穴:位於鼻翼的兩側,作用同印堂穴。
; B$ Y/ M$ x! h0 Etvb now,tvbnow,bttvb
5 I! H' j3 U4 [" {3. 合谷穴:四關穴之一,位在雙手虎口肌肉豐厚處,是常用的補養保健大穴,對於疏散風邪、清泄肺氣、開關通竅有良好的效果,故能改善呼吸道症狀,暢通阻塞的鼻道,加強人體免疫力。
+ U! G( |* `( v& K& stvb now,tvbnow,bttvb
7 m, r* N+ F5 y5 W1 @$ v7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Y7 u0 R7 Y7 d6 g
8 H+ U% U' {+ b, p1 z; m6 |
預防過敏性鼻炎 飲食1要3不要5.39.217.761 N8 e' D& l2 R
● 1要「平性食物」:過敏性鼻炎的兒童也要多注意飲食均衡,且以平性食物為首選,適合的食物包括紅蘿蔔、高麗菜、空心菜、茼蒿、波菜、綠花椰菜、蘋果、芭樂、葡萄、木瓜等。
" }- R8 h. ~, O" d& V5 @9 X5.39.217.76
& w' E: d1 i* s( `! I; ttvb now,tvbnow,bttvb● 3不要「風險食物」:不要食用過於燥熱的刺激性烤、炸、辣物、零食餅乾,預防體內易生濕熱;少吃甜點,避免減少正餐的攝取量,營養失衡,降低對疾病的抵抗力;不要長期食用冷飲或偏涼的瓜類水果,如西瓜、香瓜等,以免損傷脾胃,加重過敏性鼻炎的症狀。* S% S9 D5 j- w; o- P
- ?: ^5 @( m+ i: V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0 r0 s8 A0 j' A. G9 C
【自我檢視:過敏性鼻炎】5.39.217.767 \. T# W5 e2 Z& ^( d& L
多數過敏性鼻炎不會伴隨更嚴重的疾病,但過敏症狀嚴重的兒童常會感覺頭昏腦脹、注意力不集中,生活飽受困擾,如何判斷小朋友可能罹患過敏性鼻炎,家長可以觀察是否家中幼兒是否有以下症狀:5.39.217.76! G& p- g3 I7 { Z' u1 X) |- O
1. 經常性的揉鼻子或皺鼻子,鼻樑出現橫紋。
, r1 d& b% V$ W" ], V* G
* b z: A; u; m$ E4 C公仔箱論壇2. 即使睡眠良好仍有黑眼圈。
y% j6 r: j- ^3 f4 I) `公仔箱論壇 j( i4 M; E) K! Y# m H, [) z8 |+ d1 `
3. 從下眼瞼起出現數條由內眼角像外散開的紋路。
' Y7 @+ |) H, d% V2 ytvb now,tvbnow,bttvb
$ P& U- M6 Z' s% W* F/ J公仔箱論壇4. 出現鼻塞、噴嚏、鼻水、眼睛癢、鼻子癢、喉嚨癢、張口呼吸、打鼾、精神不濟等症狀。5.39.217.763 P. s$ ^0 K- I$ `6 W1 A+ ^
9 t/ o* c! J% j5.39.217.76 公仔箱論壇# `2 T7 ]( r8 A" s+ D
過敏性鼻炎患者不一定都是「冷底」的
, s6 }( `, X8 M3 B體質,秋冬進補應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