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aa00 於 2013-10-3 12:22 PM 編輯 tvb now,tvbnow,bttvb; M( e! _$ L2 Y# }8 n
' ]' C# E, D3 r( m0 c公仔箱論壇林濁水: 民進黨邊緣化恐懼症 — 評民共平台(中)
/ N5 G: ?4 n8 a公仔箱論壇
0 _1 p" D; v# E8 _公仔箱論壇' l- v+ ~# x$ Z( p H3 a# j' l
公仔箱論壇$ z6 f3 [ f" ~- A'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P7 h4 g) j) R! X+ \
# ^& d' h/ f+ `1 f' btvb now,tvbnow,bttvb9 i* m4 g1 Y6 g7 R
兩蔣和中共一樣,都在一個中國原則之下,把「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對峙問題當成中國持續而未結束的「國共內戰」問題。在這樣的原則下中共過去一再以黨對黨立場喚話和談結束內戰實踐統一。兩岸是黨對黨關係,兩蔣是不否定的,但兩蔣拒絕談判。面對中共的攻勢,1980年代末上台的民主先生李登輝有一個和傳統國共完全不同的立場,他不再認為兩岸關係是兩黨關係,他先把兩岸關係往「對等的府對府」的方向推,直到1990年代末,更宣布了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公仔箱論壇3 i$ I1 g+ N" k) G( D
$ e( B! ]( H7 N: U"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990年代,台灣民眾在脫離威權統治後,觀念也開始轉變。台灣民主化催生了台灣主體意識,台灣社會認同由兩岸一國向兩岸是兩國急速轉變,國民認同意識和兩岸長期分立的現實迅速拉近。國民認同意識正常化的結果,台灣社會迅速形成了藍綠之爭是「人民內部矛盾」(用毛的說法),而一心一意要消滅台灣獨立主權的中共是「外部威脅」的「內外之別」。
# r4 `+ J/ i4 D. Y4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3 b7 f$ t/ `9 T( S; v9 o9 V3 A
1990年代,藍綠對峙雖然劇烈,但一直守住紅藍綠中有「內外之別」的分際,面對紅時,藍綠一致對外;同時,國民黨中雖統派是主流,但在1990年代一方面對外有恐共傳統,另一方面對內,國民黨一黨獨大局面未變,不需透過藍紅結盟援用中共對付國內政敵,再一方面,李登輝抱持「國家正常化的目標」,認為兩岸事務不是「兩黨事務」,而是「兩府事務」。「兩府事務」關係的建立不是一蹴可及,便採用「白手套」䇿略,仿造美國在台協會模式,設名義民間團體,實質公權機關的海基會和中共交往,於是,中共把兩岸關係「兩黨化」,介入台灣內爭,進一步把兩岸事務國內化,一國化的統戰策略一直施展不開。
/ O% K0 U. n) x9 n% g
3 v, \+ `7 @. B2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民進黨守住兩岸紅藍綠的內外之別分際,有個很好的例子。1998民進黨市議員林滴娟在中國被媒殺,由於當時李登輝總統和北京關係緊綳,北京認為可以借機分化藍綠,便宣稱民進黨可以前往處理善後事宜但拒絕海基會派人前往,民進黨立刻反應,海基會是林滴娟事件善後理所當然代表。北京分化統戰策略失敗。
* N6 J7 z( {- z! S; M ]2 O0 y$ ]% x
然而,2000後,有了巨大變化,由於國民黨保守勢力不甘政權被輪替,形成了去要求原來被定位為「外患」的中共一起聯手對付民進黨的策略,從此,兩岸藍,綠,紅之間的「內外之別」完全逆轉,確立了直到現在的藍,紅一國是內,綠在一國之外的格局。
1 z6 D" I/ r) W0 L(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w$ S* Y# a) L' P8 w6 m公仔箱論壇紅藍翻轉兩岸內外格局,聯手反綠的經典之作是2005連胡會。公仔箱論壇5 @; T/ p7 d7 M% Z, |% S
tvb now,tvbnow,bttvb& e$ U6 r& E8 r! F9 _3 E
配合中共統戰策略,援用中共力量作在台政爭籌碼固然是國民黨2000就開始考量的策略,但一直顧慮到會受到台灣社會強烈質疑,雖有個別黨籍立委勤跑兩岸,但黨中央一直不敢輕舉妄動,直到習於以異招製造議題吸引大眾吸引注意的陳水扁和宋楚瑜共商,請宋到北京替陳撘橋,連戰才既「警覺到邊緣化的危機」,又豁然開朗於陳宋聯手為他解套,於是搶得頭香到北京進行連胡會。
0 N0 R; P. L7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v- J! q @ b8 K' p3 J
連胡會國共達成了聯手反獨,也等於是聯手反綠的結盟關係,並簽在<胡連公報>中。接著,順利推動了常設性的國共論壇,國民黨強調組國共論壇的目的就是要「替人民做民進黨政府做不到的事」;而中共則說國共論壇要在兩岸協商中扮演「先導」的作用這等於___公開宣揚以國共論壇架空中華民國政府是國共共識,因此民進黨長時間持續批評國共論壇。
_/ x$ i7 O! N2 t+ _7 U" R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v, o4 f; e, L7 G5 I
紅藍聯手反綠效果最成功的一次應該是2012台灣總統大選。在這次大選中,涉及到國共聯手反綠的有三大議題:ECFA,兩岸和平協議,九二共識。
, Z1 s, n) l7 X& A9 U5.39.217.76
/ |3 F! S, r7 o. G3 u2 L( M0 ]三大議題中ECFA議題民進黨先勝後敗;和平協議民進黨先敗後勝;九二共識學界研究到現在,兩黨勝敗或平手沒有結論。無論如何,1990年代末到今天,中共介入台灣大選都以嚴重失敗下場,這次大選中共總算擺脫了每介入必敗的局面,所以被認為最成功的一次。5.39.217.76* u8 J s, g/ Y: ?, r!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l7 n4 f. i1 z" g+ e+ W; [3 o
許多民進黨人士被敗選被嚇壞了,幾乎有志一同都說民進黨不調整兩岸政策,將來不可能反敗為勝。其中有些人認定國共成立國共論壇,壟斷兩岸交流,民進黨在兩岸交流中邊緣化是最急迫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民進黨由謝長廷規劃,題目為「如何解決兩岸政治交流的失衡問題」,並由謝長廷主持的第5場華山會議就在這樣的氛圍下,在上周四召開了。
7 k! v, D$ j# G6 M) K6 ^
6 X5 n9 K( z' ^9 J2 e' n謝長廷非常努力要辦好這場會議,而支持謝的學界,政界人士更踴躍參加,出席的佔了議場中大半的人數。
2 n% E v* Z( M+ j0 {: qtvb now,tvbnow,bttvb+ f7 V' N# h5 q3 y
會議未開先轟動,媒體事先預報,會議將會成為維持台獨立場和調整台獨立場的火爆會戰。只是會議在謝主持下台獨立場問題雖尖銳交鋒,但不火爆,最後,令人非常意外的是幾位學者固然努力主張調整台獨立場,但被歸為謝系的立委雖踴躍出席甚至踴躍發言,卻都不談這議題,謝也不對調整台獨立場和過去力推的憲法各表兩議題做結論,他的興趣似乎完全集中在仿效國共論壇,讓維新基金會扮演民共平台的角色上。由於民進黨長期批評共論壇,認為「國共論壇」是人類外交史上找不到的怪胎,黨先於政、先於國,不應當學,應該譴責「國共論壇」。
! n$ H3 Q3 E: a公仔箱論壇
% V9 \# k: G4 X l- r(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主張受到人雖很少態度卻很強烈,的反對,說:「如果把反對兩岸交流黨先於國的文字具體寫入結論,會被人家解讀為謝長廷主持會議,在限制黨中央與對岸交流。」這說法蠻奇怪,是不是說交流不能有國先於黨的,只能有黨先於國,為什麼反對黨先於國就等於反對交流?不管如何這提自然也沒辦法成會議的共識,最後謝提的結論是:公仔箱論壇: V+ i) d' ^3 s) i8 A C-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4 C* ]2 t+ o% n: ]9 O3 c
「兩岸交流由特定政黨寡占,對台灣不利。民進黨應該積極自信與兩岸交流。」
5 S7 t& d/ g5 s3 U+ \: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P$ v* x! h( U
這結論既不肯定國共論壇式的常設性民共平台,但也不否定,等於讓雙方還可以各說各話,將來雙方也都還有努力的空間。
7 ?1 Z& T C+ p/ ?' l+ H+ o, F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l1 F6 y9 \( C$ E6 i. g5 B" B
兩岸出現國共論壇怪胎,表示的是李登輝領導的兩岸關係正常化,在離開國民黨後,進程倒退了;民進黨對國共論壇的評價不一,對民共論壇舉旗不定,似乎顕示民進黨兩岸關係正常化的觀念也跟在國民黨之後,從1990年代倒退了。
0 v& D5 Y/ b0 x( H! l; @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8 M' M2 j' p8 T
原題為〈【華山論劍】民進黨邊緣化恐懼症_____評民共平台(中)〉,現題為編輯所擬;原文刊於想想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