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三中全会要来了,人们期待它会和40年前的那个三中全会一样,有历史里程碑式的重大决策出现。这种预期,最主要集中在新土地改革。从城镇化的大方向来看,未来农村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如何开发农村这个大市场、充分利用好农村这个大资源,这是未来中国经济与社会建构中的一个大课题。但,这个课题,如今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与论证,就已经匆忙上马,其后果确实难料。
& k; t3 L4 l9 L. }9 i/ ]$ X3 t* u% s公仔箱論壇
; l1 |1 a P7 [* \/ t1 M" s
; q% H3 X5 i$ x5 q! `tvb now,tvbnow,bttvb 任何改革,在正式实施前,都有必要展开全面的论证。在全面推广前,都有必要进行充分的局部试验。这是一切经济改革的规律,不可轻易越过雷池,否则就会后患无穷。历史也证明,拍脑袋乱决策的后果,一般都是以拍屁股结束。过去三十年,我们以企业改制为由,让曾经作为革命阶级的某个阶级下了岗,如今,我们不能再以城镇化为由,让某个曾经作为联盟的阶级再失了家园。否则,这个社会就会失去稳定的基础。
4 r' Y! G+ ^, {9 r9 atvb now,tvbnow,bttvb
5 w, n+ g' A3 Y公仔箱論壇 ) i4 J2 i* K! K j9 e
# L8 E6 \, o- v$ t. j- n7 ytvb now,tvbnow,bttvb
$ ?. Y9 L0 G s/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农村城镇化,这是好事!但要正确地处理好,才会成为好事,否则也会成为坏事,且后患无穷。目前的城镇化,中央决策的本意是要“人”的城镇化为先导,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为目标,但现在许多地方变相地搞成了“造城运动”,通过大量征用农村土地来建造新城,重新助燃本来就泡沫化十分严重的土地财政与房地产经济。这种做法,对中国当前经济结构进一步恶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是雪上加霜。而且,城镇化一旦变成掠夺农村土地资源,则未来中国社会的人口流动、生态结构、生活资料来源等各个方面都会发生巨大变化,为社会稳步发展带来十分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城镇化必须克服造城运动,改变土地财政的做法,切实根据中央的决策意图出发,从人的城镇化与现代化入手,推进社会稳步健康发展。
( y0 ], f1 e' Z+ G7 {: a: xtvb now,tvbnow,bttvb
1 u0 X* ]: K3 k$ Q( _% e0 U5 n4 j, `公仔箱論壇 # R- ` w& @* f# Z
$ U. s9 G8 u/ o! n% Y: h/ W( c, r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9 b7 s9 R1 x9 s5 \% `1 {
土地确权,有可能会成为新土改的主要内容之一。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一旦得到确权后,我们会把土地转化为商品,进入流通。而一旦流通进入房地产市场或城市建设用地,则土地不再是纯粹的生产要素,而成为消费、炒作的对象或资本。一次消费(建成路或房),永远不再有生产力。而对于农民个人来说,一次失去,将永远不再。这种做法,虽然为一时眼下的当政者得到了政绩,或缓解一时眼下的财政困难,但这会有许多的负面影响,且这些影响将不可修复。比如,失地后的农民如何生存下去?生存不下去时,他们会怎么做?所以,如何确权,至关重要。; i0 W( r: O: Q9 s& x v$ m* T
公仔箱論壇2 \+ g9 K1 D6 c0 a4 _7 X
5.39.217.76% n3 x9 g0 v3 g) ^
农民是最好养活的,给一亩土地一个老婆一铺炕,足矣,即便全天下再多一万个刘志军,他们也不管。但失地或失去家园的农民,是任何一个社会中最可怕的力量。 历史5000年,无数次证明了这一点。中国革命的历史,历来都是贫民无法生存所引发的悲剧,进步主义者将之解释为是历史的进步或必然,但无法否认皆因“穷则思变”。城镇化或新土地改革,一定要做到远期预想与规划,不要让农民失地后无法生存下去。得不到生活资料来源的农民或贫民,就是忍饥挨饿到极限的虎,当生存遇到威胁的时候,理性与尊严只留给上帝。新中国的成功,与蒋介石的失败,并不是武器装备上的差距,而是起而成为革命者的农民如雨后春笋。中国历史,有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魔咒,毛泽东同志曾经为我们找到过打破魔咒的方法,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在新土地改革中,切莫走上历史的老路。
3 S/ e. a( d! Y9 R; b! R4 o公仔箱論壇' l0 v' H7 C! M3 ]0 x
7 N% I7 m2 j9 F9 l6 W$ W# l' b$ Y: \' U* S8 ]3 I7 D
4 W+ ?0 i4 f1 \# u: t j0 e: t+ a8 c+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中国的改革,正步入深水区,正走在历史关键转折点上。我们必须做好全面、长远的战略设计,谋定而后动,切勿急功近利,一味地把问题留给后人!问题积累多了,事情就麻烦了,但这一步如果走好了,未来则大有希望,后人会看到盛唐再世、睡狮雄起。
2 u4 ?2 W( i4 q* E8 o . ?& i; [$ ^) f7 u5 n
5.39.217.769 k4 b- p' P) u2 [' i7 c
tvb now,tvbnow,bttvb3 J* k* f" V& s* F: b3 M6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