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集 : 雙閘制化簡為繁 提委會無事生非
^" C9 e( p* u3 {
0 J3 |, L+ x7 A/ R% _3 ]8 M5.39.217.76打從幾個月前,全國人大常委會2007年12月的「決定」內裏提到,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的提名委員會的組成,「可參照」過往的選舉委員會,「被解讀」為「須參照」,提名委員會注定繼續是小圈子,已無懸念。因此,關於行政長官「普選」提名關卡的爭議,差不多就只剩得應否接納公民聯署提名。
( S7 W! }$ `, s公仔箱論壇
6 e3 h* \( [ n& J+ q目前已有多個泛民主派的政黨政團簽署學民思潮的約章,承諾公民提名為優先爭取的條件。北京陣營對此的回應大可分為兩類:一為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等人,指公民聯署漠視《基本法》和人大決定;另一則為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陳弘毅等,認為可先公民聯署,再交由提委會提名。5.39.217.767 P0 O/ Q& |% v! b4 Z3 U$ a4 T8 b: B
( f6 U- P* ]- }& g% o+ ^1 ltvb now,tvbnow,bttvb但其實,提名機制的目的,就是要候選人證明他們得到最低限度的支持,同時亦不能構成不合理限制,因此任何提名機制都不得設有高門檻,一些民主國家普選元首要求候選人取得的提名數目並不多,例如葡萄牙的總統候選人只須得到7500名公民聯署,而人口較多的波蘭則將要求訂於10萬。
& p5 ^) l# g8 Y7 t0 _公仔箱論壇
; t @" ~/ @8 Z; Y! q/ J/ itvb now,tvbnow,bttvb由此路進,倘若提名委員會的組成沿用過往的小圈子選委會,則只取得提名會小圈子提名的行政長官候選人,根本無法向選管會、向公眾,以至向北京證明他能取得最起碼的支持。再說,任何有意參選者如取得數萬公民聯署支持,卻得不到提委會確認資格,亦只會反證提委會存在之荒謬。
! z3 b0 }1 x/ n$ t ptvb now,tvbnow,bttvb$ B, j9 p5 S+ }" @# @( v0 @
因此,特區政府要麼徹徹底底地全盤否定公民聯署,不將其納入據稱最快明年初啟動的諮詢,否則便根本不可能在容納公民聯署的前提下,容許提委會選擇提名或不提名已取得數萬選民聯署支持參選的候選人,使到提名機制變成「局部雙閘制」,候選人可直接由提委會提名,亦可經選民聯署後由提委會提名。5.39.217.76& m% n Q& X* Y% F2 l
8 B+ d8 R% a+ O' s! Otvb now,tvbnow,bttvb然而,香港雖沒民主,但尚且仍剩丁點自由。即使官方的提名機制不設公民聯署提名,官方亦根本無從阻止任何有意參選者同時收集市民簽名,亦無法阻止市民自發聯署支持任何人參選。最終,亦只會迫使所有候選人都要顯示自己得到市民支持。無論怎樣,提委會本身、以至「雙閘制」,都不攻自破。
( L( p8 U% { X6 b$ i$ R# a
) v# \' t8 S8 d/ [公仔箱論壇中聯辦副主任黃蘭發星期六形容,公民提名是在《基本法》外另搞一套,將簡單問題複雜化。實情卻是,提委會本身就是在普世標準之外另搞一套,將簡單問題複雜化。陳弘毅教授指,政制發展要採中庸之道,實情卻是,在大堆悖逆常理的爛橙充斥下,所謂「中庸」都還只是欄橙。
+ z2 J3 v, L; s% k2 d5.39.217.76
! I+ o5 R) p8 c9 b* i4 {. v前局長王永平上星期三在本報撰文,提出提名委員會由全體立法會議員組成。其建議毋須另組提委會、有廣泛代表性、又有助選出獲立法會一定支持的人出任行政長官、不觸及政黨規管、且在其他民主國家早有先例,此外亦跟工黨提出的雙軌並行提名機制的其中一軌大抵相同。惟近日坊間的討論卻有限。
9 s/ L9 h4 n! }$ m公仔箱論壇5.39.217.765 N, s2 o- b+ d; H3 f7 F+ R
其實,翻查資料,全國大人常委會就《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即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選舉辦法)須否修改頒布「決定」的權力,源自全國人大常委會自己於2004年4月對《基本法》的釋法。而根據該《釋法》,須否修改附件一和二則須考慮到行政長官向人大常委會提交的報告。! p8 d# K( Y, V( t
$ w0 q" }) v. a( [. B, v+ H
全國人大常委會2007年的「決定」處理的就是曾蔭權就2012年兩個選舉辦法提交的報告。人大常委會雖在該「決定」之中同時談及2017年普選,之不過,2004年的釋法並無提到人大常委會有此權力。除非再釋法,否則無論2017年提委會組成是「可參照」還是「須參照」選委會,都純屬意見,欠法律約束力。
9 e) X* E& c5 _% Z+ C9 V; M) V( I: j5 N6 B) G& j6 B% }, v8 v
行政長官梁振英星期日在摩利臣山諮詢會上稱,會與市民保持「零距離」。但在電視畫面所見,場外滿布警察封鎖線,場內公眾席和官員之間放置紅色欄杆,通道有保安員布防。或者,無論是封鎖線,還是欄杆,厚度都是0.00,所以與市民之間真的保持「零距離」。/ K% _6 o: p) f1 M2 w0 Q4 J- U* `
9 c8 q$ z$ k A. o3 s$ m' l: ] {
另外,梁振英主動回應英國外交部國務大臣施維爾的文章時指出,英國和其他外國政府與香港政制無關,但又說外國政府想支持或是想影響的人,作用會適得其反。但這卻存在一個邏輯問題,那就是,既然無關,又如何適得其反?梁振英的邏輯思維方式,跟市民真夠「零距離」。
6 w, B. y1 U6 i7 f5.39.217.76公仔箱論壇4 K" @6 k* Q; Z0 F" ~! ]3 v0 R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星期六表示,她在政制諮詢中的「親自參與是責無旁貸」。且看林鄭月娥能否超越歷任主理過政制發展、出任過三人專責小組主席的幾位政務司司長曾蔭權、許仕仁和唐英年,真正能夠將特區政府和市民之間的差距,大幅收窄到「零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