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9月12日報道)
) Q. ?3 p/ ~+ Ltvb now,tvbnow,bttvb7 u. ^. m F5 _" C
英文《中國日報》昨刊登一篇評論文章,題為「李嘉誠近期投資動向的一些解構」,指李嘉誠計畫或已出售的一些中港業務資產,並非單純套現,而是有更重要目的。文章分析「某些政黨不斷煽動仇富情緒,而且特別針對李氏,因此不難理解他最近的投資動向,是因為他對本港政治現實環境有點失望。」2 C8 b }/ j& [7 M
7 R8 E4 H" X4 o' l5 M, E/ r- V#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刊登在《中國日報》評論文章由時事評論員梁立人撰寫,指李嘉誠計畫出售百佳超市及廣州西城都薈,而較早前亦出售位於上海陸家嘴區的東方匯經中心,三項資產應可為李氏套現四百一十億港元;與此同時,他在歐洲收購業務,今年上半年達成四項交易,耗資二百四十八億七千萬元,難怪有英國媒體稱李氏似乎有意「買下英國」。' B- h. Q+ {% l+ i
公仔箱論壇/ S- U5 M; k2 b5 Q& \
相對李氏龐大王國,套現四百一十億港元,並非大數目,若他想透過貸款來展開收購活動,相信不會有問題。文章指:「明顯地,他出售這些業務資產並非單純為了套現,而是有更重要的目的。」
" H! z E; ~8 d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p0 c4 s [4 K" M- r0 A4 m8 Q
文章指,香港是李氏業務基地,在此將業務拓展至國內以至全球,他的大規模收購活動沒有令外界感到太大驚訝,然而,亦不能說他決定出售百佳完全與本港不斷惡化的營商環境無關。某些政黨不斷煽動仇富情緒,而且特別針對李氏,因此不難理解他最近的投資動向,是因為他對本港政治現實環境有點失望。
. d p1 @. ]( Q+ N! m: i% `9 i- C Y# [# j. R
文章認為,金錢對李氏來說,沒有太大意義,其愛國情操並非外人所能想像的,對於他相信可令國家與香港民眾受惠的公益慈善活動,他會毫不猶豫地支持。故此,除非他深信若不分散投資,其王國便會滅亡,否則他不會真的想從本港撤資。tvb now,tvbnow,bttvb8 x, J9 ^2 Q* D% j,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6 k& A {( v% R- R
文章分析:「無可否認,自回歸以來,有些人不斷煽動仇富情緒,導致社會不穩定,甚至導致『文化大革命』式的階級鬥爭,這些具政治動機的計謀將摧毀港人多年來的經濟成果,特別是華人企業精神,以及傳統的勞資合作關係,若果失去這些基礎,相信本港享有的繁榮昌盛都會隨之消失。」
! _4 K7 E1 y5 K8 k5.39.217.76
5 X+ v( S1 d7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文章特別指出,「迄今港府似乎受太多掣肘,無力自行撥亂反正,若果中央政府不及時協助香港擺脫困局,相信會有更多企業撤離本港,即使中央讓國內企業來港,藉以填補空間,但相信情況將會是不一樣。事實上,近期的政治爭拗不僅令商界受影響,普羅大眾亦對於這些爭拗感到沮喪。我們應否相信港人注定要由外國來管治,以及在西方民主的魔咒下讓本港逐漸變得衰弱?tvb now,tvbnow,bttvb, o: q2 [3 K3 ^3 H* K5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i: I4 |9 L* O# M: \: p
英文《中國日報》昨日刊文解構李嘉誠投資動向。
+ y" B5 l% p3 s" ^8 n J- f5.39.217.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