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7-22 10:49 AM 編輯 6 e1 y3 z/ \/ N/ |' y$ r0 Y6 W% P tvb now,tvbnow,bttvb$ |4 s1 g% `5 }6 n5 r' V
 丘亦生: 和黃售百佳的三個趣公仔箱論壇; X! |, `& E* h% S
 
 , J1 h6 h( _& ~; ~, Q6 ^& U! c
 ! _5 c  G8 A- z- `2 ?: n
  . f5 g% g9 l9 f, l3 ?& z! ]5.39.217.768 E" i! o+ x  b; }
 和黃(013)有意賣百佳,在港人眼中的關注度,完全 KO 了中國邁向利率自由化的新猷,始終梗有一間係左近,感覺上自然更為貼身,但我對整件事,依然滿腹疑團。
 8 a! U) F+ l7 L# X9 @# s1 E" M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U. x0 j1 U" v( i5 B* E( m1 R) q
 是次消息的曝光,堪稱耐人尋味。道瓊斯的新聞在不尋常的周五晚發佈,讓市場有時間消化,甚至讓公司可以於周六發出聲明證實,令股價不致於在不明朗下波動。
 # \$ D+ k" I) j2 I1 G4 _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 P* f' M5 ^)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E# T# Z7 Y+ f/ v' h, r# U# U
 做刁多密實 緣何咁快通天
 ' `1 z5 G' c& N8 W) U,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 U8 w4 c3 i4 g同時,以過去和黃做刁的密實,很少在這麼初步的階段便通天,往往是交易接近完成或公佈階段才曝光。據報道,和黃是 6 月決定沽售百佳,繼而委託投行協助,8 月中公司才完成自己的盡職審查,潛在買家稍後才會收到詳情。即是現在還在招親,未到相睇,遑論談婚論嫁的階段。
 ( J/ K! e, l) v5.39.217.76和黃 8 月初便會公佈中期業績,如此時機,又是否另有深意?5.39.217.76( o5 {& L- o( m/ O& [2 N3 {
 
 & {, t/ ~% X! p) X1 Z( I/ @5 Z5.39.217.76另一個耐人尋味的是,不少傳媒力數百佳業績缺乏增長,視之為出售的原因。零售業是否無得做?我認為見仁見智,《經濟學人》上一期做了一個零售專輯,提到網上購物越來越普及,令很多商舖或連鎖店很難捱,但這股風暫時仍未吹到香港,一來冷藏食品及新鮮濕貨,不易透過網上購物,再者香港太細太方便,網上購物很難取代超市,要擔心不如擔心豐澤。況且,時下流行大數據如何革命零售業,超市搜集的消費數據,加上其他零售業務、電訊網絡的龐大資訊,照計可以惹來投資者憧憬其大數據概念,「唔打得都睇得」。如今竟然對外說這是雞肋,那叫買家如何開價才不會做蠢仔呢?
 + a# J, q0 |1 I; v. b3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F- C/ X- [$ E& @2 V) Y. d
 這幾天以來,最多人揣測的是,此舉為長和撤出香港的部署,反映出李嘉誠對於香港營商環境及仇富情緒的不滿,甚至有不少扯到與現政府的疏離關係。我好奇,如果這觀點成立,為甚麼是百佳,而非近期政府擬收回 3G 頻譜而令和黃管理層相當不滿的電訊業務?為何又不是因大罷工令公司形象插水的貨櫃碼頭業務?和黃 3 月時還增持 8 號貨櫃碼頭至 100% 權益。
 1 p4 a# r! I, |. [) g1 K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q, T3 h# n! z9 R2 L0 V
 tvb now,tvbnow,bttvb" q* |/ F0 Y6 l" \0 m
 香港商業風險 不比外國高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7 W; [7 p0 l8 d/ v
 ( J2 I+ |5 V. R: |
 商人做生意,如果怕麻煩,希望耳根清靜一點,而把有利可圖的生意機會拱手讓予他人,恐怕股東聽到會好驚,這亦非和黃過去的作風。tvb now,tvbnow,bttvb, _3 M+ K  m, y8 B! M
 
 , P+ A9 n7 I6 C' k3 `1 R8 D和黃過去在海外,也絕非一帆風順,很多生意都要過政治一關。好像去年中《星期日泰晤士報 》(Sunday Times)便曾報道,和黃董事總經理霍建寧曾到唐寧街首相府,當面警告首相卡梅倫,和黃會停止投資在英國,甚至撤出當地市場。事緣和黃擔心英國4G 頻譜的拍賣機制,會對當地最大的經營商如Vodafone、O2等更有利,和黃其後罕有地發聲明否認撤資傳聞,但消息已在當地被廣泛報道。公仔箱論壇: U2 v  W; z, y
 
 ( y* w; m- F) n5 M" g) v& U: O) G和黃在意大利的電訊業務重組,也是在一波三折情況下食白果,公司早於 2010 年已經跟意大利電訊傾合作,當時計劃把 3 意大利出售,結果未能落實,直到今年初又改為洽談兩者合併,也於本月初無疾而終,市場人士便歸咎於「太多監管、財務及政治的障礙」。
 - }) `$ J1 I5 |. A$ o" [tvb now,tvbnow,bttvb
 9 h9 ]9 [0 p! J! `+ n這類例子其實並不在小數,和黃的聯營赫斯基能源也遭遇過工會抗議,公司收購奧地利「橙」時,也曾招惹反壟斷調查,甚至和黃最無敵一役——千億賣「橙」予德國公司 Mannesmann,其後也有手尾跟,因為 Mannesmann 之後被 Vodafone 收購,搞出一個管理層花紅風波,被當地司法部門窮追猛打,甚至要霍建寧到當地出庭應訊。5 k. M9 ]6 E8 p( D5 H
 tvb now,tvbnow,bttvb, P, _9 C4 M4 L* g: n& O  j
 所以我不同意,香港的商業風險會比外國為高。相比起某些地方,可以一個政策,叫你血本無歸,上訴無門。這些小罵小吵,既然不動搖合約精神的根本,只是小菜一碟。
 - Y4 v1 {( z8 W+ J5 n6 F9 q  S- v5 S& h& h( s3 S- k7 r. s+ R( F
 公仔箱論壇' f. g( W7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