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欄﹕「小人物」與「年輕人」
- M% e- s1 z6 y+ y6 s文阿果
( U! j, r% L8 Y( C4 J. F0 v+ f5.39.217.76
8 y7 M, h9 @- f; F3 T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J, k" n1 @0 ?上星期日,電視台推出新節目《星夢傳奇》,挑選旗下藝員踏上舞台,在全港觀眾面前比試歌喉。節目播出後,一如所料,身邊電視迷朋友火速分成三派﹕有的(又)聲淚俱下,控訴無(又)抄襲內地的《我是歌手》,踐踏創意,不思進取;有的雙手掩耳,痛斥無搞歌唱比賽,是繼讓黃宗澤獲「勁歌優秀選」後,又一折磨港人,損害聽覺之舉;第三派朋友跟前兩派不同,正能量滿瀉,聲線異常響亮,無不高呼﹕「鄭俊弘,我認得你!」
* y* [7 D$ j+ Y5.39.217.76. y6 z5 s, C7 `
鄭俊弘究竟何許人也?這個問題,周日之前無人回答;節目播出後,全港媒體蜂擁搶答——鄭今年29歲,加入無已有十年,其間拍過四十多齣劇集,一直載浮載沉。這個星期,他卻因在節目上翻唱陳奕迅《時代曲》,獲得評判推崇(「不要當演員,乾脆唱歌吧!」),博得群眾掌聲(網民開設「鄭俊弘我認得你」專頁),然後報章大字標明「只要堅持,總有出頭天!」,雜誌放大他「月薪六千捱半年」的辛酸。又一個小人物的發故事。" U# {$ z' d$ O2 g
5.39.217.763 c! d) c O6 u1 U' B2 T
# v1 H. x3 m; a- r2 p公仔箱論壇將小人物推上大舞台' _. S. S3 l/ L, F% D: t# a
, v! h4 g( }$ U+ J; y1 |+ M小人物的故事,緣何動聽?雜誌寫,鄭俊弘音樂底子不錯(8歲學聲樂),17歲參加新秀歌唱比賽獲獎,卻遇上唱片公司大地震,唯有轉當藝員。其間曾經歷半年無工開,考慮過轉行當警察,最後決定咬緊牙關熬下去,直到今天……小人物小故事,有高低起伏,有個人情緒,有教育意義,自然受歡迎。這些年來,社會階級停滯不前(甚至集體下流),香港人心情欠佳,遇見逆流而上、出人頭地的小人物,拍掌叫好,理所當然。電視台眼見此舉大收旺場,於是花盡心思,在「花旦」、「小生」的暢銷生產線以外,另闢蹊徑,將「小人物」(如「蘇基」)加工製造,推出市面。捧紅鄭俊弘的《星夢傳奇》,無疑是這思維下的文化產品。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1 E- ^ }% R" H+ w
公仔箱論壇) X1 C$ O" R9 o) B" _) A
為了與眾不同,我自小支持歪星,追捧綠葉(曾因在地鐵遇上余子明而徹夜難眠)。然而這一次,對於電視台刻意製造的「小人物」,我眉頭皺起,腦海有問號。
5 X" g* C6 h5 E5 Z& {- C
; x% Y v- ]& @$ [「小人物」為何會是小人物?三年前,《南方都市報》派人深入電視城,進行「TVB電視人生存狀態調查」,結果發現衣香鬢影的花旦小生身後,有許多像鄭俊弘一樣,有心有力卻苦無機會的基層藝員。這些藝人,有的出身藝訓班,有的深諳藝術,卻沒有底薪,每亮相一次,只獲得數百元報酬。在不能接其他電視台工作的情下,只得望天打卦,靜待機會,或如「蘇基」古明華轉行兼職,到配音組甚至更無關痛癢的崗位工作。5.39.217.765 p6 J) ?6 h( b; }
/ |& b' q# n3 K/ {
/ L# O- b& H a6 G' S肯捱自有出頭天?5.39.217.76* t+ T6 p8 a, F% }# i
tvb now,tvbnow,bttvb6 L. e6 b1 B" Q
這些年來,電視觀眾發現,公仔箱裏出現的臉孔,來來去去還是那幾個人。做侍應的,做兵丁的,有沒有可能往上流動?官方的說法是,只要肯捱肯努力,自然有奇蹟發生,得以熬出頭來。話說完了,制度依然如鐵板,原封不動,然後偶爾推出《星夢傳奇》這樣的節目,捧出兩三個鄭俊弘,電視台大事宣傳自己怎樣為「小人物」提供機會,追尋夢想,至於其他藝人繼續販賣青春,在台邊一角覓其理想。節目播出後,有擅長唱歌的四線藝員大吐苦水,埋怨自己沒簽經理人合約,連參賽的機會也沒有,正好反映電視台愛講的「小人物故事」,充其量是一道幌子。
& O4 H: c1 i7 i$ j0 G# | w6 J: r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W! }8 `- h) q; K
這星期化身幌子的,除了「小人物」,還有「年輕人」。- M' _; }/ F, G2 H! v0 z
+ j5 K4 O2 f" e: I0 h上星期日,發展局長陳茂波(又)發表網誌,以「為年青一代,建造新一代新市鎮」為題,呼籲各界支持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最後方案;幾日後,特首梁振英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一邊力挺發展計劃,一邊強調﹕「今日20歲的年輕人,10年後成家立室,養兒育女,到時居住單位主要來自新界東北新市鎮;今日的初中學生,他們20年後的家會在新界北,今日的幼稚園小朋友,他們30年後的家會在填海新區。」我自問年輕(跟譚校長同齡),聽見高官反複提及「年輕人」,我專心聆聽。然後,眉頭又皺,問號又現。tvb now,tvbnow,bttvb, h7 Y8 s6 Y# |( E! {
9 G9 e# L" C c7 P$ }- R0 w+ W5 O# y8 h$ T5 h0 r# o
爬不上這道社會階梯
5 X8 j$ \4 \4 R, W
8 t+ v; H/ G; E0 Ctvb now,tvbnow,bttvb年輕人需要的是什麼?最近幾年,我聽過許多年輕朋友埋怨說,樓價太貴,負擔不起,於是結不了婚,做不成人。這些苦水,梁振英應該也見識不少。但與此同時,我聽過更多年輕人說,社會缺乏流動,機會貧乏,下一代香港人,毫無希望,不如移民。對此,高官的說法繼續是「只要肯努力,自然會熬出頭來」;但我們眼見的是,這一代人讀完書,進完修,O完T,那道社會階梯照舊擁擠不堪,爬不上去。這個年頭,香港的年輕人跟電視台的小人物,處境其實相差無幾。5.39.217.76) H5 A2 u2 I/ \. B
+ ?7 I; k; [7 F自去年起,「為了年輕人想」,一直成為政府推行政策的重要宣傳策略,梁接英甚至曾在施政報告中表明,若然反對土地發展,「將來蒙受惡果的只會是今天的青年人」。然而作為即將蒙惡果的年輕人,我們必須要問,究竟所謂的「年輕人」是否就只得官員口中的一個模樣?當然不。上星期日,我們看見同為年輕人的卓佳佳,情理兼備,力陳現時政府發展方案如何荒謬。年輕人,從來不只是陳茂波、梁振英口中那一種;我們當然希望早日買樓、成家立室,但同時也期望社會平衡、階層流動、法治長存;上樓是「年輕人」的夢想,但公義、公平,又何嘗不是?公仔箱論壇' c8 z, m) ?7 \/ \
5.39.217.768 z; m9 ^, \7 ^ X- G! Y: C7 ^& e
我們可以預期,《星夢傳奇》結束後,鄭俊弘等「小人物」將會在電視台追捧下,乘勢冒起,成為一時熱話,但曾經與他處境相同的一眾綠葉配角,仍舊懷才不遇,繼續浪費十年;至於政府吹捧(計劃時所需)的「年輕人」,十年後大概仍然被壓在底層,無法動彈。新界東北一旦發展,到時遷入居住的,是「年輕人」?還是雙非富豪?
, C3 u) U. f+ W2 r( xtvb now,tvbnow,bttvb
. |, _: W8 V! h; ~
) L, ~" \; G# W; w5 b% f* B0 R1 p3 ntvb now,tvbnow,bttvb眉繼續皺。
! e, U% [4 q2 Y0 j: Vtvb now,tvbnow,bttvb
3 z( u' _; q/ B4 ~% H7 ]& r) u, otvb now,tvbnow,bttv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