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風: 無綫搞體育台勢衝擊有線 電視市場獨沽一味
' ~7 K! n, E' v# u$ Q5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i* o9 H) i- e7 E; J4 ~5 u
tvb now,tvbnow,bttvb/ P) x% f% ]7 U- H' J L
! i! L. j( u- k+ V& X
. x! Q! o0 V6 Y* G( r; }5.39.217.76無綫早前宣布奪得明年世界盃的獨家轉播權後,外界本來已經猜測它會新增頻道播放。老紀近日就得知,無綫收費電視將會正式設立體育台,並會積極發展運動賽事節目吸引觀眾,儼然向有線和now TV「宣戰」。
+ X1 E9 f8 n3 h2 d7 o0 l5 Y
1 H8 s" g" B9 L' b- b公仔箱論壇不過,何解香港的收費電視總是以體育節目為主打?彷彿大型賽事就是爭取訂戶的唯一方法,背後何有原因?老紀仔細分析過台灣的個案,就發現原來與本港電視業的生態,以至港人的生活習慣有關。或許要扭轉這個情況,就先要從解決「無綫霸權」開始。
; k3 `! x8 _. z) Y8 \
1 n, _. M+ _6 i( z2 b6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無綫電視於今年5月宣布,已奪得明年巴西世界盃的獨家轉播權,屆時雖然會免費播放22場重要賽事,但假如觀眾想「原汁原味」收看全部64場賽事,則始終要訂閱其收費電視頻道——無綫網絡電視(TVB Network Vision)。
, [6 c0 Y# U0 q ~) ]0 o" B
4 {5 G8 R0 n4 m) Y& X+ n而老紀近日就收到可靠消息,指無綫網絡電視將會增設體育台,一來可以播放世界盃賽事,二來也藉此拓展收費電視的版圖。老紀問過無綫網絡電視行政總裁杜之克,他承認正在籌辦體育頻道,預期在今年10月左右正式開台,但就表示公司還在討論具體計劃,因此未能披露更多詳情。不過,他指出體育台並非只用來播放世界盃,而是會長期運作下去,希望豐富收費電視的內容,吸引更多觀眾。tvb now,tvbnow,bttvb8 T5 G8 n& ~) q9 `4 m
( q! x5 x% q' ~" G8 C5 u查無綫網絡電視雖然設有數十個自製及外國頻道,但其實一直沒有體育頻道。反觀同樣收費的有線電視就至少有8個體育及博彩頻道,now TV的本地及外國體育頻道更超過20個。似乎無綫就是看到自己在這方面明顯不足,所以才希望藉着世界盃的契機急起直追,把一批愛好體育的觀眾也「搶」過來。公仔箱論壇$ S: v0 m9 _; } {6 m+ a9 J
7 [6 D; {2 ?. U4 v* h5.39.217.76然而,無綫的思維其實亦折射出香港電視生態的一個奇異現象:收費電視「獨沽一味」以體育節目為主打,甚至不惜千方百計競投大型賽事的獨家播放權。例如無綫是次奪得世界盃播放權,高層就曾暗示成交價連製作費高達4億港元,集團總經理李寶安就表示,有人以8億起一個電視城,換言之無綫在2014世界盃的花費已相當於半個電視城的成本也!
; f( e! X4 _) f5 A& b- |* i/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r2 {3 W+ ]5 Z7 C: {) C( l老紀翻看有線電視的歷史,也發現有線早在1993年啟播時就設有體育台,並以直播大型運動賽事如英超及世界盃為招徠,為此花費大量金錢。今年3月就有傳媒報道,有線因為斥巨資投得英超及倫敦奧運會的播放權,令公司去年虧損擴大55%,至2.78億元。至於2003年啟播的now TV,初時的訂戶數目也不算理想,直至2006年傳以天價15.6億奪得三年的英超獨家播放權,以及在同年宣布取得歐聯和歐洲國家盃的直播權,才算「平地一聲雷」,電視台的知名度亦自此急升。由此可見,收費電視台增加客源的方法,似乎來來去去都是以運動賽事為主,以至現在無綫網絡電視要「反攻」另外兩個收費台,都是靠世界盃為主要武器,彷彿沒有了體育,所有收費電視就無以為繼。tvb now,tvbnow,bttvb. Q6 H: x$ R& I2 X9 t' y
公仔箱論壇. V- T q) X/ m
收費台「獨沽一味」依賴體育賽事公仔箱論壇9 _! c r; d6 m2 u, Y
0 p) c, Z$ W, h$ I2 @公仔箱論壇, P/ @& L# q3 J. ?
究竟要如何解讀這個現象?外地的例子或許值得參考。以台灣為例,查現時除了有台視、華視、中視、民視和公視5個免費電視台外,還有東森、緯來、衛視、TVBS、八大、中天、年代及三立8間具市場地位的有線收費電視,其他大大小小的收費電視台更超過100間,整個電視業發展得相當蓬勃。台灣工業銀行一份在2011年發表、簡介當地電視業的文件指出,台灣的收費電視普及率達85%。至於台灣通訊傳播委員會的資料則顯示,2010年共有508萬戶家庭訂閱有線電視,佔794萬全國總戶數的64%。
; d6 p2 W# ]* M5.39.217.76
8 V+ }( L' C. E; G5.39.217.76事實上,許多受歡迎的綜藝節目如《康熙來了》、《娛樂百分百》及《小燕之夜》都是收費電視台的節目,比較多人看的東森新聞、TVBS新聞也屬於收費節目。換言之,台灣人其實早就培養出收看收費電視的習慣,即使沒有體育賽事作招徠,單憑一連串綜藝、時事、劇集和音樂節目,已經可以吸引觀眾訂購。老紀就問過幾位台灣朋友,他們都表示收費電視台每月只需約120至150港元,基本上每個家庭都會買。1 D1 b9 D6 H1 H. @* U: L
& ?2 f& t+ s1 g# _3 Y
相比之下,香港人明顯較少訂閱收費電視,起碼距離「每個家庭都會買」還差得很遠。反之,無綫卻早就成為「電視霸權」,一方面近乎完全壟斷免費電視業,另一方面也同時「隔空」影響收費電視的發展。例如在台灣,不同頻道的收視率相對比較平均。根據上述台灣工業銀行的文件,最多人看的三立電視台,收視率只佔17%,第二的東森電視亦只有16.6%,競爭者之間的地位較為平均,不會造成霸權。
+ h; \) {9 Y( s6 |- {' e! _5.39.217.76
: @# B3 R1 h' u2 w' N6 B' d7 w. n: N$ |公仔箱論壇反觀無綫卻早已成為大部分家庭的唯一電視選擇,由此造成的霸權現象,令到無綫不斷邁向財雄勢大,慢慢把收費電視的王牌節目也吸納過來,自然令到收費台更加難做。例如旅遊節目本來是收費電視的王牌節目,黃翠如和洪永城正是在有線和now TV成名,但無綫「一句唔該」就把二人吸納至免費台,猶如斷了收費台一臂。又例如蘇施黃及「肥媽」Maria Cordero的食家地位,以至蘇民峰、麥玲玲的玄學家地位,其實最早也是在有線電視建立出來的,可惜後來又是被無綫吸納。
. _2 O1 W' C3 J
, ]8 L. o" y @* o: J n v4 b5.39.217.76其他諸如音樂及綜藝節目,由於無綫壟斷了大部分藝人的「出鏡權」,有些歌手甚至曾經不可以在有線說廣東話,因此收費台自然也會在這方面積弱。再加上港人生活繁忙,平時看電視的時間已經較少,更加不願付費訂閱收費台。種種原因之下,就迫得收費台只能以體育節目作唯一主打,一來對電視台的發展而言並不健康,另一方面也減少觀眾收看精采收費節目的機會,可謂「雙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