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授權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見面,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提出「兩岸各自的法律、體制都主張一個中國原則,都用一個中國架構來定位兩岸關係」。過去馬總統強調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只接受一中各表,但是吳伯雄並沒有在習近平面前以中華民國表述一中,反而直接承認台灣的法律與體制都是主張一個中國原則。這項宣示標誌馬總統堅持的「一中各表」政治防線開始空洞化。
9 R1 S/ ?) B4 @- Ltvb now,tvbnow,bttvb
8 o1 v4 o3 u1 r2 V: O c( E3 j; n" Ttvb now,tvbnow,bttvb從2008年5月以來,馬總統以模糊一中的「九二共識、各自表述」推動兩岸協商與互動,台灣強調「一中各表」,中國強調「一中原則」。雖然馬政府只能在台灣陳述「一中各表」,無法在兩岸場合陳述,但是馬政府並沒有公開接受一中原則或架構。在協助馬總統穩定政權及孤立民進黨的政治考量之下,北京沒有立即要求馬政府接受一個中國架構與原則,而且同意兩岸優先協商經濟議題。
' f, O0 d: B- Q5 }. r公仔箱論壇
: z6 v4 A6 c# }2 P! q( c5.39.217.760 j6 Q9 o5 x2 A" f) q
到了2008年12月31日,中國當時領導人胡錦濤開始強調兩岸在維護一個中國框架形成共同認知與一致立場,並要求兩岸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結束敵對狀態與達成和平協議。然而,面對2012年台灣總統選舉,馬政府始終迴避或拒絕中國的政治要求,中國也願意對馬政府採取寬容的態度。公仔箱論壇7 |. ~4 Y) d( t4 j% h* a
# q2 C# ?% B$ ]! o公仔箱論壇在順利協助馬總統連任之後,中國便不斷加大壓力向馬政府提出兩岸應該在一個中國原則與框架下推動政治協商,以鞏固中國對台政策的成果,及防止兩岸情勢逆轉。首先,中國內部開始反彈,對馬政府的經濟讓利並沒有獲得台灣適當的政治回報。最近中國決策體系甚至討論中國對台政策要與台灣選舉脫鉤,不能讓國民黨吃定北京,北京應該與國民黨及民進黨進行平行交往。公仔箱論壇9 L4 Q9 R4 b+ Q5 R
. L& A; G( ` X4 J公仔箱論壇其次,過去五年台灣民意趨勢與兩岸統一背道而馳,讓北京相當焦慮。根據政大選研中心的調查,台灣人認同指數(台灣人認同比例減去中國人認同比例)從2007年的38.3%增加到2012年的50.7%,增加速度比民進黨執政時期還快。台灣獨立指數(偏向與盡快獨立比例減去偏向與盡快統一比例)從2007年的9.6%提高到2008-2010年的12%,2012年維持在9.5%,而且永遠維持現狀的比例從 2007年的18.4%大幅提高到2012年的27.7%。
3 M' |$ [/ `0 l* ^$ v( y/ `公仔箱論壇
6 f- `( p2 f2 u2 jtvb now,tvbnow,bttvb由於目前馬總統的民意支持度實在太低,短期內民進黨並不存在調整兩岸政策的顯著壓力,只有謝長廷前院長所領導的派系願意在兩岸政策立場上與北京妥協。然而,謝長廷與北京之間的立場仍有顯著差距,而且民進黨在未來能否接受謝長廷的兩岸政策路線仍充滿變數。因此,儘管北京願意與謝長廷交往,但仍將大部分的精力與希望放在國民黨身上。
( _/ b- x% J0 T! N6 w) k
' N( w+ p" _, \2 J$ J q" U. F5.39.217.76在馬總統連任後,北京對馬總統的施壓便沒有間斷過。在第二任就任前,吳伯雄受馬總統所託,向北京提出「一國兩區」的說法回應北京的政治壓力。但是,可能因為國內的疑慮與反對,馬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將「一國兩區」改為「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這顯然不是北京滿意的一中框架版本。
5 z/ W1 F( ?) j- R, M# I% Q2 b公仔箱論壇
+ j0 a+ C+ @, i3 `+ u3 i' B5.39.217.76今年二月底,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在出發到北京見習近平前受到馬總統的接見,在北京提出:「兩岸各自的法律、體制都實施『一個中國原則』,台灣固然是中國的一部分,大陸也是中國的一部分,從而形『一中架構』下的兩岸關係,而不是國與國的關係。」雖然總統府否認馬總統委託連戰傳遞訊息給北京,但是對照吳伯雄在6月13日見習近平的講話幾乎一模一樣,顯示馬總統面對國內批判壓力而猶豫退縮。
3 D6 N- ~# a& K"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w1 A& {* v1 w. b- [4 m5 q公仔箱論壇在4月29日辜汪會談二十週年紀念會上,馬總統提出新三不政策:「不論國內國外都不會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台與台灣獨立」,以緩和北京要求台北接受一中原則與架構的壓力。馬總統多次表示兩岸政治對話與談判時機不成熟,但在6月3日竟表示兩岸協商互設辦事處便是開始進行政治協商,後來又說他不會反對兩岸民間的政治對話。這顯示馬總統不斷在回應北京的政治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