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春要在哪裡上EMBA最能學到新東西,其實只有他最清楚;畢竟,那是他自己的人生。諷刺的是,教育部竟還在那裡大談將「不承認」吳寶春在新加坡大學的學歷,殊不知,這暴露的只是自己「文憑至上」迷思的淺薄。 先前入學規範太苛,致錯失招攬專家人才的機會,教育部已經輸了一回合;如今修改規章,卻仍滿腦子學分、時數、文憑的「學歷主義」傲慢,更反證吳寶春選擇到新加坡念書是正確的。他在乎的是知識,你講究的卻是文憑,這豈非雞同鴨講! 許多民眾對於教育部破例修改規定而仍留不住吳寶春,似乎頗為介意。但換個角度想,若他不走出去看看世界,十年廿年後,「台灣第一麵包師」也許仍只是個在那裡做昂貴麵包的本土師傅;但若有外界的刺激和歷練,吳寶春也許有機會更上層樓,追求蛻變。麵包師也要提升競爭力,這是吳寶春在贏得世界大獎前即已了然於胸的心念,他知道自己的潛力還沒發揮到盡頭。 如果不抬起頭來眺望遠方,只是把眼光放在島內,就很容易讓人忘掉競爭力這回事。台灣近年競爭力下降,主要原因就是目光短淺,只會在島內的格局中你爭我奪;不僅政府和企業效能下滑,年輕世代對外競爭力不足已掩藏不住。事實上,除了教育官員滿腦子文憑迷思,從外界──尤其是網民對吳寶春事件的反應看,亦充斥著對職業及學歷的歧視,滿口冷嘲熱諷,卻不知所云,這才可悲。 一個想念書的麵包師,就讓他安安靜靜念書吧。至於他不敢通行的「破例」小門,若能留給像阿基師之類的專業人士享用,依然是美事一樁! ( P- Q9 ~; ~ p, R# h
5.39.217.76. X1 k2 V3 x$ I& M6 a2 Q4 N9 d1 z
【2013/05/31 聯合報】公仔箱論壇# O9 d2 T8 \! U# p; M& J8 r
5.39.217.76+ ?! c% M$ t2 N) ^8 l2 D
7 f5 W, z& a!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