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灰記客: 捐給貪官的「賑災」及趕走露宿者的「美化市容」公帑

灰記客: 捐給貪官的「賑災」及趕走露宿者的「美化市容」公帑
) s, o4 o- t. k* ]4 T
* o* j2 q+ j5 c- k2 ], Z

# r/ y8 v5 ~,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未談油麻地露宿者生活被公帑破壞之前,先講這家越來越要向中共宣誓效忠的特區政府如何亂用公帑。有鑑於五年前汶川地震,港人(包括香港政府)捐出的九十億,大部分都落在中共的腐敗官員以及靠重建發財的企業手中,而港府對捐款用途,全無監督權力(或港府官員與大陸官員官官相衛),這次蘆山地震,有人說一分錢也不要捐。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J7 Z. W$ ]0 l: L8 M% x) e

; e3 G. Z& \' U5.39.217.76當然,這個提法有點「極端」,這次地震雖然沒有五年前那麼嚴重,但天災造成的傷亡及破壞,依然影響著民眾的生活以及以後的生計。所以如何可直接幫助災民,需要多一點考慮,就是找可靠的機構捐款。曾採訪五年前汶川地震的前傳媒人呂秉權說,一些本港團體,依然默默耕耘幫助受災災民,苗圃就親身監督每一項捐助的工程(主要是學校),直接派人格價,找較可靠的工程公司做,為此而不惜用盡氣力與當地政府周旋。捐款者亦可找一些會直接採購物資到當地派發的團體捐款。
& [/ I! d0 Q+ y0 }
( s% }6 \* {( P7 N5.39.217.76但特區政府以公帑效忠中共的行為,港人卻有點「無可奈何」。無他,這個四不像的議會由親中共及買中共怕的建制議員把持,這種名義上是賑災,實際上是擦幫的撥款行動,少數的「泛民」阻止不了。不過,人力的黃毓民反對撥款的發言,卻大快人心,不但把那些「愛國賊」如王國興之「血濃於水」濫調大肆揶揄,也指著港府第二把交椅的林鄭說,不但不信任大陸官方賑,也不信任香港政府,所以反對撥款。其發言更被內地網站優酷配上字幕,點擊和支持率超過二十萬,證明內地人也知道大陸官員和企業在發「國難」財,支持拒給官方捐錢。
. N' G8 @( S* c5 b, Z& G
公仔箱論壇# L4 {4 _% U2 S, ~; _1 C
簡單而言,特區政府及保皇議員的所謂「血濃於水」的濫情掩蓋下的腐敗,已經逃不過越來越多中港的明眼人的清醒目光。也許這種捐款以表效忠的行為,在中共心目中相當重要,《人民日報》海版寫了一篇文章,「少數港人扺制賑災捐款,他們的理由站得住腳嗎?」,批評「少數」人別有用心反對捐款,甚至牽扯到反國教運動。足見中共除了「血濃於水」等民族主義濫調外,再沒有甚麼可以售賣。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d8 S9 |% ?5 }

' P- V7 [+ J*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港府捐款一億,實際上幫不了災民多少,只是「政治正確」的行為,《人民日報》卻批評反對捐款者把捐款「政治化」,更加證明港府此舉的政治效忠含義。
; m/ S: V: v) {2 M" w" n
公仔箱論壇8 m/ D+ l3 C1 o' |
換言之,港府是亂花公帑以達到特首、官員和保皇議員的政治目的,對大陸官員嚴重的貪污腐敗行為,視而不見。
1 X' L( f. w4 x& ~) w6 d

: U- ]2 h' V# Q9 s如果說以賑災為由動用公帑,如不去理解捐款的去向,表面的道理很多人會接受,但以公帑美化為由,驅趕有需要人士,則是徹頭徹尾的濫用公帑。
! R1 f3 W" z% ?( h)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l0 o0 P" T6 a' }油麻地駿發花園對出的行車天橋底,多年來都住著為數約二十名露宿者,有來有去,很少聽聞有任何「滋擾」問題,露宿者與街坊一向相安無事。要說露宿者與街坊的接觸,便是在附近果欄工作的人會拿賣不出水果給他們。而約三年前,灰記亦曾隨社工採訪露宿者,見天橋底自成一角,他們的居處由本板、紙皮組成,冬冷夏熱,但能有一處與世無爭的「安身之所」,他們也不再苛求。偶而有志願團體關懷一下,派發食物及日用品,和他們交談幾句,也算感受社會的一點溫暖。
- Y2 g7 l0 @2 c1 C& j8 [5.39.217.76
  r: k5 G7 E3 w) |3 @9 S3 u2 p4 w
想不到新一屆油尖旺區議會由民建聯的鍾港武擔任主席下,在其黨友楊子熙推波助瀾下,以駿發花園有居民投訴為由,要「清理」天橋底的露宿者,還要動用二百多萬公帑,圍上鐵絲網,然後在橋底周邊栽種盆栽,「美化」一個只有露宿者及採訪者,一般市民不會踏足的地方,然後要露宿者再次付出「流離失所」的代價。這是何等荒謬的事。這些議員的腦袋究竟用甚麼做,為了那不著邊際的市容,非要把一些社會「最不幸」的人趕盡殺絕不可。9 _! O' G2 m3 E$ n# x9 W0 s

7 ^0 a/ _: }" i, w) q公仔箱論壇露宿那裏的人不一定無家可歸,有些在新界有居所,但在市區工作,如果不想通宵坐在麥當勞,要花錢買食物及遭人白眼,便為唯有到天橋底露宿;有些住板間房的環境太擠迫惡劣,夏天酷熱難捱,住天橋底可能涼快一些;一些南亞裔人士更會走來探望這裏的露宿同胞,睡上一兩個晚上。總之,天橋底廢氣多,本不宜居住,但露宿者在種種原因下,選擇這些原本被社會遺忘的角落,不想再遭人白眼。但這些被社會遺忘的空間竟然也越來越被「關注」,被腦殘的議員利用公帑以美化之名破壞,真是何等諷剌。5.39.217.76" d' |; c" r% [. q) t

; ~) b! o% p- G( O% n: f8 e5.39.217.76一群關注露宿者命運人士,已經組織起來,在五月七日清場限期前行動。他們會與露宿者於五月四日(星期六)下午二時舉行示威,向這個社會的荒謬表達不滿。但願事件引起關注,令香港人反思空間、美化、居住、公帑運用….等問題。
- B: |8 I" O! `3 z) }) o9 ?; x/ X1 O( J. v; ^" H2 n  L8 A* r
1

評分次數

  • aa00

  
金針集 : 關於賑災不賑災 在乎透明不透明1 v, F0 n; N# R/ W

' ?/ {# Y9 ~# W' B  I: j) H公仔箱論壇: P" A% S( k; d4 `+ E: }3 }
公仔箱論壇% j) m* B3 Y( u% p, S8 g
官方報章《人民日報》海外版昨天刊登一篇具名的文章,題為《少數港人抵制賑災捐款,他們的理由站得住腳嗎?》,顧名思義,文章明顯針對近日本港社會對四川雅安地震捐款的「冷淡」。文章引用多篇建制派或親建制傳媒的評論,分析港人冷待捐款的原因,例如引用《文匯報》的評論指「反對派」要把賑災政治化,實質是「反國教」的延續。公仔箱論壇: s" ~4 C1 p: e3 l5 V
! X) ]; c3 {2 v0 X6 E3 E4 V9 i
* X- m1 s( U% E5 Q2 u* D. w
文章提出部分港人不捐款的兩大理由,一是「難以保證捐款全部到達受災民眾手中」;另一是有部分港人認為「內地現有錢了,港人不需要捐了。」針對這兩大原因,文章先以《南華早報》社論《不要讓懷疑阻礙抗震援助》(Don't let doubts halt quake aid)的內容,指立法會議員應以更嚴格措施對抗濫用善款,而不是拒絕捐贈。而第二個原因,文章就以2011年日本大地震時,港人也有捐款,以質疑:「日本很有錢,為何那時不提出異議?」
6 k" Y, X! v$ ^; U0 c5.39.217.76* k9 z3 k% C0 e( e5 ]# Y
筆者相信,港人依然是具善心,莫說是同一民族的中國人,就是南亞海嘯,甚至非洲饑荒兒童,港人依然願意慷慨解囊捐輸,要不然不能解釋為何鬧市大街中,慈善組織如奧比斯、無國界醫生等的募捐人員依然活躍。
+ c: @$ l5 H) stvb now,tvbnow,bttvb
" \4 M" U8 p! G" |% W6 }公仔箱論壇
; s; p  g* j$ P2 R" C, ?5.39.217.76港人擔心的是,捐款能否真正用於災民?+ }: M5 k) v  @& v2 B4 U; D8 P

5 e* d- ?0 H+ |' ^# e& B5.39.217.76筆者昨天發現有網民把議員黃毓民在討論四川撥款的財委會會議的發言,上載到內地視頻網站優酷,錄得45萬次點擊,不少內地網民更大讚香港議會清醒。與此同時,支持撥款的王國興議員的發言片段也上載到優酷,結果不足5000人次點擊。由此可見,對內地處理捐款不滿的,既有港人,也有內地人。黑色幽默一點說,暫時緩一緩四川捐款的意見,中港網民的意見可謂頗為一致。
# D) \$ }& |1 u5 l6 m; W  y/ l; H! U5 x
其實,《人民日報》的文章也為解構港人對捐款賑災的疑慮提供了答案。文章引用民建聯主席譚耀宗的說法,指「內地有關部門必須加強賑災款的監察和管理,提高賑災款運用的透明度。」當然,連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都說難以過問內地地方政府如何運用賑災款項,民建聯可以在監督上做幾多,可謂心照不宣,但譚所說的透明度,卻又真是問題核心所在。
% A  l* n- D. Y5 F
/ _$ D* ]+ q0 O# u; O! l# x$ C: w
須知透明度不是指有否存在監督,而部門自願「開誠布公」,把款額用途列得一清二楚。內地官場對此並不習慣,但事實上西方社會這已很普遍。美國的州政府,市民以至全球網民可隨時上網查核政府當年預算及各項開支,以至開支的單據、用途,全可在網上查核,並不會以「國家機密」為由,而不向外公開。$ y) b# c$ O' i
公仔箱論壇# q; ^" e, |0 Z3 O. K0 Z
筆者請教過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以及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他們都認為,今次四川地震引發的捐款風波,成因複雜,中港矛盾,以至內地人近年在本港言行,都影響市民判斷。但二人亦承認,如果內地機構能增加透明度,交代清楚善款用途,甚至可以讓港方核數師檢核賬目,那便能讓港人有更大信心捐款。
& }4 H! r" X: M7 m  `8 b
7 B( X: ~, I3 w5.39.217.76
, ^' _% E' f  w/ m+ N! G4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李平:歸咎政治化 官商迴避責任的捷徑
7 W2 f2 H% `+ k6 o' o2 j" J8 C. J+ o
* I/ s9 c+ ]- G% {; X& O7 l' g" w8 P

: a/ O) S  P3 z) g6 ^0 z' r" l公仔箱論壇在中共港澳事務話事人張德江警告香港不要凡事政治化後,香港親共輿論及官場、商界如奉綸音,碼頭工潮、拒絕盲捐、預算案拉布儼然成了三大政治化事件而遭圍剿,大商家和港府看來勝算在握,甚至日後可以扯虎皮做大旗,一遇反對聲浪就扣上政治化的帽子,以此作為擋箭牌及迴避責任的捷徑。tvb now,tvbnow,bttvb% m' l  K4 N, s  p! ^6 e
公仔箱論壇1 M; V: R& M( @& F  ~3 t
昨日是五一勞動節,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工潮也踏入第35日。和黃港口集團董事總經理馬德富在多份報章撰文,表示期望透過坦誠的談判解決工潮。但是,他一邊聲稱「政治化而誇張失實的裝腔作勢卻從來是無助化解問題的」,另一邊又攻擊職工盟和李卓人更重視從工潮中「獲得一己的政治籌碼」。尤有甚者,他力撐外判商的靈活高效,隻字不提工人的薪酬、福利問題,完全迴避和黃集團的責任,恰恰是把工潮政治化。
" \, L5 a. z- m, ]+ l# M
) k' f9 g5 [* ]5 l+ Utvb now,tvbnow,bttvb在港府就雅安地震向四川省政府捐款一億元問題上,批評抗捐運動政治化的聲音,已從本港的親共媒體,延伸到中共喉舌《人民日報》。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周五再審議港府撥款申請時,建制派勢必響應中共官方號召,力保撥款獲得通過,不再理會拒絕盲捐的民意,不再理會捐款使用監管的責任問題。  H! M3 M" B/ `9 @  o4 E
. Q/ i9 j- J7 M
至於預算案拉布問題,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早前在網誌批評拉布是傷人傷己的「七傷拳」,又指拉布議員已達到向政府和社會表達其訴求的目的,呼籲議員停止拉布。曾俊華是以社會未有共識迴避政府是否應承擔推行全民退休保障的責任,而北京更把預算案拉布視為香港反對派旨在癱瘓港府運作的大事件,與佔領中環旨在癱瘓金融運作、碼頭工潮旨在癱瘓經貿運作,都是必須強硬反擊的事件。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來說,問題不在於剪不剪布,只在於剪布的方式。
& b  T8 b" `; l. \- R5 ?+ B)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A' y8 s! i; U) N8 G* w' r" ]顯而易見的是,指摘碼頭工潮、拒絕盲捐、預算案拉布政治化,本身就是政治化的舉動,本身就是轉移公眾視線的政治手法。需要指出的是,中共在香港主導的去政治化聲浪,旨在拖延、迴避政制改革問題,結果只會助長港府迴避在工潮、捐款、退休保障等問題上的責任,無助於香港逐步解決政治、經濟、社會的深層次矛盾,只會令香港重蹈內地迴避政改的覆轍。
) j$ }$ @7 I4 G" G5 c1 p7 C4 p公仔箱論壇5.39.217.76: ~6 L" ^7 P3 G9 d
內地推行改革開放30多年,官員貪腐、貧富分化、司法不公等問題越演越烈,主要原因就在於當局一直迴避政治改革。中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喬新生曾撰文指中國的去政治化已走向極端,色情「黃段子」流行就是因為人們需要藉此表達政治意見、逃避等級森嚴的現實社會,「中國執政當局試圖通過去政治化,迴避中國改革中存在的政治問題,但卻在無形之中催生了中國的色情文化」。
, z( p) u5 T& l) u2 F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h3 C6 ~8 y' b1 X$ p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去年底曾強調,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對內地、對香港來說,無論是民主選舉,還是經濟轉型,都涉及政治利益、經濟利益的再分配,政治化是繞不開的議題,只有迎難而上,才能走出危坐火山口的困局。令人訝異的是,相隔不到五個月,中共高層在香港問題上就主張去政治化,是失去政治勇氣和智慧,還是另有隱情?中港兩地是不是要再次失去政改機會?
1 K- P! F; ^/ m5 u5.39.217.76
9 H2 Q5 a4 i0 X) A: b8 p( }公仔箱論壇4 e! D2 G2 s- D% H, r/ U% y' r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