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陵墓在揚州意外發現,引起廣泛關注,雖然此墓真偽尚有爭議,惟一反常態的是,這位亡國之君竟然受到不少網民稱讚,認為他本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明君,只可惜成王敗寇,那些強加在他身上的惡名,都是李唐王朝潑出的髒水。tvb now,tvbnow,bttvb9 G8 s2 }! U$ q6 u0 [/ G& C* q
) {9 M; b# Q# Y9 e* _公仔箱論壇煬帝是楊廣死後的謚號,「煬」字是唐高祖李淵封給他的,意思是去禮遠眾,逆天虐民,薄情寡義,離德荒國,總之是罪惡滔天。煬帝的罪名包括搶了父親的寵妃張麗華、弒君、害兄,尤其好大喜功,如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開發大運河,結果激起內亂,被部下宇文化及所殺。其實,隋朝初創,周境不寧,打仗難以避免,而開發大運河主要是便利南糧北運,充實國庫,大運河一千多年都是南北交通的大動脈,至今還在發揮作用。當然,開發大運河與修長城一樣,勞民傷財,民怨自是難免。
& S2 k* Z9 M$ F( _# ^& @
' L9 O/ n. u$ G, f' C% K唐王朝為了證明自身的正當性,不惜一切詆毀前朝統治,抹黑煬帝。儘管如此,仍然有不少人對煬帝作出正面評價,唐朝詩人皮日休詩云:「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如果煬帝不是乘龍舟遊幸揚州,他開發大運河的功勞,堪與大禹治水相提並論。5.39.217.76' k! Y% a" K0 H- b- s
: x# r% }: F7 Y) ?% Z3 `" j歷史都是後人寫的,是勝利者寫的,不可能客觀公正,歷朝歷代都是如此,現代亦如此。中共奪取江山後,亦是全面抹黑國民黨統治,譬如渲染四大家族的腐敗、國軍假抗日真反共等,幾分真,幾分假,大家都心照不宣。5 E P- U/ S' s3 u* z2 c1 X" ?
. c( j. ]! M$ d5 w" ~8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h/ o M0 Y4 a香桐仁 評論員
: z& n1 ?! R: G4 f( Q)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