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奶粉問題盡顯香港民粹中國官腔
* c9 I V Q* d |/ H/ [4 [" j2 [" ]; { I. r( O/ F' Z
tvb now,tvbnow,bttvb/ `# B2 l/ R; l
雖然正在北京舉行的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將在下周選出新一屆中國領導人,但是中港兩地網民、媒體最關注的並不是誰將主政中國五年,而是成為中港新衝突點的奶粉問題。兩地高官在傳媒追訪之下,爭相為奶粉問題解畫,一邊玩民粹,一邊耍官腔,根本無助問題解決。奶粉取代黨和國家領導人成為「兩會」主角,何其譏刺?
5 l5 h) U) U; P, B3 [4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 q! J9 \2 k) B- l9 J1 R公仔箱論壇炮轟香港規限奶粉出口的聲浪,席捲人大、政協會場,還頻現內地官方媒體。梁振英、林鄭月娥要三番五次出來解釋,顯然是感受到內地輿論的壓力。港府驟然以立法的方式規限奶粉出口,說得好聽是要照顧香港的媽媽,說到底是梁振英當選特首後行事無視行政程序、司法程序的作風的延續。tvb now,tvbnow,bttvb e: |; N- Q% y5 W
% d7 M s" G. c2 T' D- D
奶粉並不是稀缺物資,供應商一再表示可以源源不絕輸入香港,供港奶粉出現數量、價格問題只會是短期問題,港府還要急急出手立法規限,並且檢控一些誤墮法網的市民、遊客,自然會推升中港衝突的氣氛,也令人質疑:既然奶粉生意大有可為,港府為甚麼不是鼓勵商戶擴大經營,反而是立法規限?這豈是一向以自由貿易為榮的香港的做法?tvb now,tvbnow,bttvb+ D5 f ]) C( I' y" A" b0 m
0 m* p7 F; r' g" j; g' y: h! H梁振英一改過往港府議而不決的作風,凡事以雷霆手段處理,包括上任之前就叫停醫院接受雙非孕婦,希望拉升民望能立竿見影,但從官僚作風改走民粹路線,對解決政制、經濟等深層次問題毫無助益,到頭來豈會提高民望?在立例規管攜帶奶粉出境後,他又在北京解釋最高罰則通常不會執行,企圖舒緩內地輿論的批評,欲置香港法治聲譽於何地?: W N$ Z5 T; g+ k$ p7 B; g" k
3 i7 B9 P8 K. _8 k6 R% u! c, ]$ s與梁振英一幅為民做主的姿態大異其趣的是,內地高官在回應奶粉問題時大耍官腔。全國政協會議發言人、曾任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六年的呂新華早前宣稱國產奶粉99%合格,話音未落,國家質監總局副局長楊剛在指摘國人「盲目崇拜國外的奶粉」時,又透露「國內的乳製產品86%都是合格的,出口產品98%都是合格的」。幾天時間裏,合格率從99%降至86%,難怪有99%的民眾不相信政府公佈的數據、不相信政府的監管。tvb now,tvbnow,bttvb1 v7 C' B8 `% C7 T1 I9 ?" q5 G8 z
tvb now,tvbnow,bttvb4 q" H; L! v( x3 l3 [$ y
對於內地民眾來港搶購奶粉的原因,一般認為是質量問題和價錢問題。說到底,內地奶粉問題是信任問題,對政府監管的不信任導致對國產奶粉的不信任,對商家的不信任導致對直接進口到內地的奶粉的不信任。北京學者賈康表示,自2008年6月以來,內地對罐裝奶粉一直按5%的暫定稅率徵收關稅,對來自新西蘭的罐裝奶粉更按自由貿易協定實施零關稅。因此,中國當局的問題不在於徵收高關稅妨礙奶粉進口,而在於未盡到監管責任。內地高官越耍官腔,越是批評民眾崇洋、越是吹捧國產奶粉,只會越讓民眾失望。
) Y- W) L5 W: g5.39.217.76
0 }/ I9 t n8 [: ~5.39.217.76內地民眾寧願到香港購買奶粉,或者寧願購買水客由香港帶返內地的奶粉,是對香港監管制度的信任,是對香港商譽的信任。這本應成為香港的一個商機,但港府以簡單的民粹手法作為回應,不可避免地會增加中港衝突的觸發點。港府應盡早檢討相關政策,着眼於鼓勵商戶擴大進口、守法經營,而不是着眼於規限出口,影響為兒孫購買奶粉的市民、遊客。
; \8 n! ~+ y' ^0 _5 {& K5.39.217.76
5 ^( G( [8 b% @! o# z/ P& j* rtvb now,tvbnow,bttv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