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紀曉風: 生活方式與收入混為一談 曾俊華中產論誤傷港人心

紀曉風: 生活方式與收入混為一談   曾俊華中產論誤傷港人心# p( [2 d& {. Q; k/ U

: ]+ X" t5 S- I% l! b( C

0 @% K0 c9 _5 L7 E* j( z/ ~  T: d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本周三發表了沒有驚喜又了無新思維的《財政預算案》,本來幾乎毫無討論焦點,卻因曾俊華事後在記者會上一時口快,「失言」爆出一句「我都係中產」,被狠批不知民間疾苦,令他忽然間頓成箭靶。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 h9 R, x, O9 ]4 M$ _

3 K- ^1 R+ S) p) F# r7 L5.39.217.76「中產論」一出,網民紛紛拋出不同數據,諷刺曾俊華明明坐享高達400萬的年薪,卻自認跟年薪只是數十萬的市民同樣是「中產」族群。雖然他昨天「補鑊」,解釋自己是過中產生活,但恐怕已於事無補。
; K! y1 w) z3 p+ C
+ _- g; R6 E4 stvb now,tvbnow,bttvb追本溯源,「中產」一詞雖然大家耳熟能詳,惟衡量標準卻有各式各樣。由收入到生活,從學歷至職位,財爺究竟是否屬中產?老紀相信可以「有排拗」!至於公眾普遍的準則,就把家庭收入屬「中間階層」的一群定義作中產家庭。如以此推算,這些家庭月入就介乎1.5至5萬元。公仔箱論壇" P+ ?3 P5 O6 ^3 R( L3 [

9 J: P$ [; v- J& ~9 x4 p7 L2 ]其實,香港自八十年代起經濟起飛,當時一度被「推崇備至」的「四仔主義」,被視為是最基本的中產門檻,而當年家庭月入若有數萬元,想「達標」已是綽綽有餘。然而,時移勢易,成為「四仔」的成本急增,但港人收入卻未見同步倍升,故現時數之不盡的港人面對徒有「中產」收入,卻難以換得「中產」生活,故曾俊華的 「中產論」,便即時刺激「人人是中產」的港人神經。
7 _% O, w2 {) U3 k2 S
tvb now,tvbnow,bttvb3 m2 A( B& O9 b1 `
曾俊華昨早出席電台聯播節目,回應市民對預算案的意見時,對於自己前天以一句「我都係中 產」來回應自己了解「中產之苦」。他就重申自己是在中產家庭長大,而整個成長過程都是中產背景,大學畢業後與妻子又是專業人士,並由美國中產變成香港中產。他又指,中產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未必係在人工上來設限,其實係一個lifestyle,有啲文章話啲人飲咖啡係中產,有啲人鍾意睇法國電影,我自己平日都鍾意睇電影同飲吓茶,我相信同一般中產嘅生活冇咩大分別。」公仔箱論壇" a; Q4 W* Z9 t( [7 d  V9 {

# T: v( }, {: X9 Z5 h究竟中產一詞,應是用來代表某一種收入水平,還是象徵某一種的生活風 格?在此老紀先要跟財爺正本清源。關於這個「中產」定義之爭,既然是因《財政預算案》而出現,明顯針對的是某一收入水平的市民,好能討論他們是否在新一份的《預算案》中受惠,又或是否獲稅務上的寬免等。總之就是跟錢銀收入有關,曾俊華忽然以電影與飲茶等中產生活方式,來為自己的「百萬富翁中產 (Middle Class Millionaire)」(林行止語)收入解嘲,如此轉移視線偷換概念,恐怕是在「搬龍門」。; {0 W3 k+ D: q; J+ l' Z. W& p0 T. K
tvb now,tvbnow,bttvb  T2 O2 W; O5 x' ^, q
而如果是否屬 中產是按收入計算,財爺年薪高達400萬元又是否屬中產階級?根據香港統計處的定義,中產住戶是指家庭收入在「中間階層」的一群。根據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2012年第四季)》的數據,在16個家庭月入群組中,最低的5個(0至14999元)及最高的5個(4.5萬至逾10萬元)所佔的 百分比相若,分別是22.7%及22.4%,而中間的55%群組便是中產一族,而他們的家庭收入就介乎1.5萬至5萬元間。tvb now,tvbnow,bttvb  Y4 r6 ?0 |' c* W(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N; v' M6 Y+ q- y# {; q/ |- S$ R
必須指出,如按 這個標準,中產一族會因整體家庭收入變化而變動,如以2011年第三季的數字,當時屬中產的家庭收入,是1萬至4萬元(佔總家庭數目55.1%);而如以2000年第二季數字計算,家庭月入介乎1萬至3萬元才是中產(佔總家庭數目49.4%)。總體來說,中產似乎就是「四四正正在中間的收入群」,而月入是有關收入群組十倍的財爺,仍自稱中產,自然令人感到匪夷所思。5 @7 h8 y9 y' E* g1 R. R) d
) i. I( a! j* d3 r$ h, l2 @
然而,中產的定義又豈是如此狹窄?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呂大樂曾撰寫《香港中產階級處境觀察》、《中產好痛》及《中產心事》等多本跟中產有關的書籍,他就曾對中產階級作出另一個的界定。5.39.217.766 C1 j9 {' j2 l
; b2 G! T9 P' G* u# ]! i
根據他的觀察及研究,認為收入並不能夠成為界定是否中產的起點,甚至「不是一個太有用的分類」,他過去在接受訪問時,便曾明言在香港,「月薪2萬到5萬港幣 完全可以排到中等收入群體了,但是這並不是等同於成了中產階級,還要看住的房子的房價、消費方式,是否住在體面的樓盤,是否有定期度假等」。由此可見,曾俊華說中產是一種lifestyle(生活方式),似乎亦非全錯(但也肯定非全對)。呂大樂教授認為,界定香港中產階級更重要的,其實是按職業群體來劃分,且強調這些人「是成功透過教育渠道和憑着學歷文憑而晉身」,而按照他這個標準,香港中產階級最多只會佔人口比例約兩成至三成,跟按收入界定的數字明顯 較少。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2 ~& m) V8 l
tvb now,tvbnow,bttvb  G! [6 T' Z3 d! Z; j7 T7 V* X
問題是,就算按生活方式來衡量,曾俊華眼中的看電影與飲茶,即使真的是中產生活方式,恐怕也非香港仔趨之若鶩的中產生活指標,而那就是八十年代香港經濟急速起飛時,流行於大學生之間被「推崇備至」的「四仔主義」。
0 L: D5 _: N6 `5 n0 b3 K# G5.39.217.76

/ u$ Y/ x! v: H, V# B所謂「四仔」,並不是指時下的「四級鹹片」,而是在七十至八十年代,用來形容當時大學生畢業後所追求的四件事,就是要有「屋仔」、「車仔」、「老婆仔」和「生仔」,這四仔既代表了成為中產的目標,更彷彿成了「成功」的代名詞(但其實「四仔」是略帶貶義,暗指大學生放棄理想,不理家事國事社會事)。
/ N& n' z& r+ L% t8 Z$ ptvb now,tvbnow,bttvb

( E+ }! t2 z  d- @9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然而,時至今天,就算指標不變,再以擁有「四仔」來評估是否中產,卻其實已談何容易?須知道,本港樓價在過去十多年間瘋狂上升,現時一個數百方呎的蚊型單位,動輒數百萬元,而就算遠至新界北地區,住宅物業呎價亦早已破萬元。故要置業擁有一間「屋仔」,幾乎成了天方夜譚。過去曾在《財政預算案》公布後,有醫 生及律師情侶曾致電電台「烽煙」節目,大嘆置業艱難,兩人的收入恐怕早超過中產水平,卻奈何跨不進中產門檻。老紀本周一曾訪問尹光,他也直言,七、八十年代置業遠較今天容易得多,現時未儲到首期,已被樓價升幅大幅拋離。
( B/ P9 E( M$ v9 a  M5.39.217.76

# O) h0 o! s* g( Ntvb now,tvbnow,bttvb事實上,只要屈指一算,這個中產「四仔夢」,以現時「物價」計算,成本可 謂非常高。單計置業與生育,折合隨時涉及近千萬元的「成本」(李麗珊曾大賣廣告指養大一個子女要400萬元)。既然如此,年薪才400萬元的曾俊華,放諸 今天也恐怕僅能應付矣。至於呂大樂教授認為中產「是成功透過教育渠道和憑着學歷文憑而晉身」的準則,隨着大學學位增加,大學畢業生早非「物以罕為貴」,透過大學畢業來取得晉身中產入場券之準則,明顯也是過時。* V: A5 U, r6 _

, d, m! o) V+ I8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說到底,其實隨着社會不再均貧而轉型,中產因而向下流,甚至因而消失,取而代之是M 型社會(M-Form Society)的出現,令富裕與貧窮各走極端,表面是成為中產的人愈來愈多,卻其實代表中產能享受的富裕與優閒生活卻反而消失,當曾俊華邊說自己是「中 產」,同時又真的能享受真的中產生活時,同樣是中產卻捱騾仔的市民,又焉能不怒火中燒呢?
) Q9 n8 E( @8 Y- n) V" V0 n$ y' c" U) ztvb now,tvbnow,bttvb  A. K6 s) P5 m$ V# A6 N' v# w' i/ C4 v/ h
中產源自小資 品味在於立異
. M! \* s4 ]" g. M! Y0 K

$ N# F; ~/ d/ q5 G% [: t財爺曾俊華以喝咖啡和法國電影來「定義」中產生活,隨即惹來八方瘋評。不過,話得說回頭,如果只以「收入」定義中產,又未免流於表面。因為,「中產」一詞出現時,說的已不只是經濟收入。
9 M1 C  ]( c# w! s" X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9 ?2 m9 W1 ]5 Q+ L
中產一詞原來已有168年歷史,最早出現於一本反對愛爾蘭紡織品入口法國的小冊子。中產(middle class)自此被定義為貴族之下、農民之上的新興階級。亦有論者認為,中產是資產階級(bourgeois)中的小資產階級(petit bourgeois),他們可能是小資本家而和普羅大眾(即無產階級proletariat)分別出來。公仔箱論壇# W. ^6 P$ ?6 R1 x-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X/ q& L& M2 E' C
馬克思從擁有「生產工具」來定義階 級,但到現代,階級分野已不只見諸收入、工資或資本,更有生活態度。美國社會學家C. Wright Mills在1951年撰寫White Collar: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es一書,當中對中產有四項形容:(1)依附龐大機構,專職管理與技術服務;(2)無固定私產;(3)靠知識和技術謀生,收入穩定而豐厚; (4)思想保守,生活機械單調,對革命缺乏熱情,但為維持其體面和其地位形象而拒絕庸俗和粗鄙的大眾趣味。
; W! x5 ?* ^3 e1 g, c, c" y5.39.217.764 K0 o3 X, u: [
同時期的美國學者,亦從觀察中產父母遠較基層父母緊張子女觀看哪些電視節目,因此指出「與眾不同的品味」(discriminating taste)是階級分野功能之一。可見早於60年前,對中產的理解已涉及生活品味和態度。
$ s8 Y: [) _) l) c) v. V7 C0 D2 F; g+ _0 n! ~4 d; a
所以,中產不只是會消費,而是訴諸不會和大眾一般方式的消費。以財爺舉例為例,中產喝的咖啡,不是六元有交易的便利店即沖咖啡,而是索價起碼四、五十元的咖啡座即磨咖啡;中產看的電影,不是每年4月香港電影金像獎宣布的得獎作品,而是法國5月藝術節推介的冷門好戲。tvb now,tvbnow,bttvb8 G4 ?0 I! t1 N& E! P: x' x

1 b! `5 U, [# A9 P. b( c/ a/ S有人曾以十項條件定義中產,當中不少條件都是關乎生活品味或方式,大家不妨按圖索驥對號入座:1. 有度假小屋或別墅;2. 有一輛看上去不錯的車; 3. 有豐富的夜生活,卻非去夜總會或者打麻將,而是去音樂會;4. 有外國身份,或至少在外國呆過三年以上; 5. 對時髦文化不感興趣,但對於古老文化卻非常感興趣,對各個國家的古文明有一定知識,特別是有古玩方面的知識;6. 知道各種禮儀,風格是美式的,但心裏卻崇拜歐洲; 7. 知道最新上演的歌劇和芭蕾舞劇;8. 談話中經常夾雜外語單詞,對方不懂再用中文解釋; 9. 衣着隨便,但不是普通的隨便,而是一種「刻意不經意」的隨便;10. 有田園情結、享受寂寞、孤獨自守、喝紅酒、聽爵士樂(人在香港,當然還可以加上看《信報》)。
/ Y0 }# k8 n9 P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q! C% W  |/ u9 B' ~4 w
公仔箱論壇9 P2 ]3 B9 e, X9 E$ z% Q9 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