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新經濟團隊陸續到位,各界也期盼能在老幹新枝搭配下,能開創出新的局面。不過眼前立即要解決的,有兩件大事,一是即將復談的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一是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協商,這將成為新內閣的第一個試金石。其中兩岸協議即將完成,但TIFA卻才要開始,是真正的考驗所在。 TIFA是台美處理、解決雙邊經貿議題的平台,目前台美之間雖還有其他個別議題的溝通管道,但是TIFA將是台美之間唯一的高層級、跨部會的正式協商機制,同時也是我國爭取美國支持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的重要途徑,因此有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壓力。 TIFA的層次距離自由貿易協定(FTA)雖還很遠,但其之所以能作為台美FTA及TPP的起點,主要有兩個功能:首先,在於藉此啟動如投保協定、檢驗標準調和及電子商務合作等個別議題談判,強化雙方經貿關係,堆砌未來FTA的基石;其次,在於逐步解決當前台美雙方關切的經貿障礙,以取得加入TPP的入場券。 然而,台美的情勢卻不對等。對於我國而言,TIFA的目標在於推動台美FTA。但對於美方而言,台美FTA並非優先選項,因此將更注重貿易障礙的消除。所以簡單的說,我國消除障礙的程度及力道,正是美方評估、檢驗我國自由化決心的考題,更是TIFA能否回復成為常態性對話機制的關鍵。 按照台美貿易障礙的性質,有些是期待雙方能在世貿組織(WTO)承諾的基礎上,進一步自由化的項目,有些則是屬於落實WTO義務的議題。對於前者,除非我國自願在現階段檢討改革,否則將會是未來啟動台美FTA或TPP後的談判議題,彈性較大。但對於後者,因涉及既定義務的滿足,美方要求起來自認為理直氣壯,也會是主要的壓力來源。也由於這些問題無法拖到未來加入FTA或TPP後再談,必須先予以化解後,方可能創造取得談判資格的條件,才會被稱為TPP的入場券。 在美方所關切的「入場券」型的貿易障礙中,大概以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進口最具爭議性,也很可能是TIFA復談後最困難的一題。在WTO的規範下,肉類產品中的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最高殘留值,原則上應該依據國際標準,但若是進口國因飲食習慣等原因,要訂出比國際標準更嚴格的限制,則必須建立在充分的科學證據上。 去年初引發爭議的美牛事件,其實是美豬的前哨戰。在美牛一案中,政府最後依據學界論證及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所訂的殘留值,訂出開放標準。然而Codex的國際標準,實際上也包含了豬肉及雞、鴨等家禽,所以過去許多萊克多巴胺安全無虞的論述,也一樣適用在豬肉上。更何況已經接受牛肉的國際標準後,未來要對豬肉差別待遇,所需要的科學證據就要更充分。 國產牛的產量僅佔國人消費的七%,而且市場區隔明顯(國產牛多屬溫體供應),因此開放美牛並不至於影響國內養殖業。但即便如此,還是引起很大的爭議。豬肉是國人最主要肉類產品,國產豬的產量可滿足九十%的需求;美豬(特別是內臟及豬腳)價格遠低於國產,一旦擴大進口,影響不是美牛可以比擬,激烈反彈已可預見。何況在政府「牛豬分離」的政策下,話已說死,都增加解題的難度。 因應之道有三:一、TIFA既是「架構協定」,希望萊劑豬肉不列「早收清單」;先將「架構」搭起,延後處理此一議題,這對雙方應皆是上策。二、國人飲食習慣異於西方,萊劑美牛雖開放,但滿街皆見「本店使用澳紐牛肉」的告示,或可據此向美國力爭。三、美豬其實原本即可進口,只是不得含有萊劑,因此還有用其他開放議題以交換美方不再拿此做文章的空間。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提升國產豬的品質及行銷,因為未來台美FTA或TPP皆將朝向更加開放的境界邁進,即使暫時有緩衝期,豬肉的門禁恐怕最終還是必須打開,因此強化競爭力,才是養豬產業長期發展的不二法門,最終或許仍須以「本店使用本土豬肉」的告示來解決問題。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0 {: u" h; R% ~+ ]! p
$ u3 f# `- {! w) p
; x- p) w9 E& Z, a9 h9 E0 `8 G; Etvb now,tvbnow,bttvb【2013/02/06 聯合報】
: Y+ s4 o! X5 m/ a6 d' ]5.39.217.76' |- z9 X, U+ A
1 _% o1 [1 Q" N/ g2 }公仔箱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