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加拿大廣播公司在新聞節目里播出了其駐北京記者對中國一家中介公司的暗訪,這家公司每年安排數百名中國婦女持旅遊簽證進入加拿大,在溫哥華和多倫多等待生育,半年後回國時,帶走一個有加拿大國籍的新生嬰兒。加拿大廣播公司說,人們以不同的理由入境加拿大,有人來觀光,有人來滑雪,現在還多了一批批特殊的中國人,她們來加拿大隻為生孩子。
/ Y: i& I/ Z' i; g. @1 [% i) I" \
2 y! T9 G. H7 \( x- @) k# V* Z公仔箱論壇儘管外國人來加拿大生育並非是新鮮事,但以往的韓國人、印度人、法屬非洲或拉美人似乎沒有像現在的中國人這麼大張旗鼓,來加拿大生育成為中國新興中產階級的一種時髦。搜狐網站剛剛結束一項名為“中國父母海外生子現狀調查”,結果發現60%的人選擇美國和加拿大,20%選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10%選擇香港。倍受中國孕婦青睞,使一些持陰謀論的加拿大人懷疑,這是中國政府暗中支持的一種特殊殖民政策,目的是大量繁殖具有親中國背景的加拿大公民。
& x% t! e8 x6 Y8 U V2 ytvb now,tvbnow,bttvb1 J5 Q+ E {7 @: ~. p6 a/ ]) X
這股生育熱不僅在溫哥華和多倫多催生了一批月子中心,國內也有不少中介大發其財,去年人民幣收費行情已達溫哥華生子18萬元,多倫多生子20萬元,行情居各國之首。為保證客戶們能順利入境加拿大海關,中介公司還培訓孕婦們過關技巧,叮囑她們“不要穿孕婦裝,要穿深色T恤或襯衫,斜背大背包擋住肚子,下半身穿長褲,手上勾件外套”等。
7 ?' V; T# k+ f; L/ l; y. [
' S% Y& W# i0 C2 J, x6 b3 G% f公仔箱論壇為招徠新客戶,他們還在國內網站上宣傳來加拿大生育的好處,如“寶寶出生即獲公民身份;年滿18歲,父母可申請依親。享有優越的社會福利,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寶寶享受加拿大義務教育,公立小學到高中完全免費;上大學擁有加拿大學生的名額資源,比自費留學生省上百萬人民幣”。甚至指加拿大比美國優越,因為“它允許雙重國籍,而美國為單一國籍,加拿大實施自由徵兵制度,熱愛和平保持中立,國外無戰事等”。3 J6 }/ A/ D; y/ j
4 D" C8 d: \% [# S/ M加拿大廣播公司認為這股來自中國的生育熱是因為人們要逃避一胎化政策以及獲得令國人垂涎的加拿大國籍和護照,而《南方周末》早在2010年9月就以“讓孩子換個活法!”這樣口號式的標題介紹中國人海外生子的熱潮,稱這股熱潮“已經從香港蔓延到美國、加拿大……就是為了給孩子一個不一樣的未來”。5.39.217.76) ~+ N# F- F7 C0 h5 ~8 P/ X
5 v* e, Y: d, U0 B9 f( ]' _# i2 H公仔箱論壇在最早受波及的香港,09年有四成的新生兒是來自大陸的雙非嬰兒,2010年其比例上升到五成,2012年4月,香港宣布公立醫院不再接受大陸孕婦,中國人便涌往美國和加拿大。此後一個月,加拿大政府表示“海外生子濫用了加拿大的慷慨,我們必須發出信息,那就是加拿大公民權不是獲得國家福利的敲門磚,而是對國家的承諾和義務”。聯邦移民部長肯尼表示“外國人的孩子一出生就自動獲得加拿大國籍的法律已經過時,因為在制定法律的1947年,大多數移民很少回原籍國,但今天交通既廉價又便捷,人們可以飛過來幾個星期,生完孩子又飛走,壓根就不想留下來做永久居民”。
" V0 J! T# O; ?* s+ U2 i8 Qtvb now,tvbnow,bttvb
, v6 k3 ^' o: M7 \9 R. v/ |2012年,肯尼建議在年底修改屬地主義國籍法,獲得一些民眾支持,但也招致了批評聲。多倫多移民律師麥克-尼熱(Michael Niren)指政府反應過度,形容“用修改法律去應對外國人生子問題簡直就是用原子彈去炸螞蟻,會阻礙真正的移民和破壞加拿大的傳統文化”。加拿大《國家郵報》指對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自由黨和保守黨過去屢次提出類似的提案,最後都不了了之。
/ }: I4 k# {3 S( g1 ?2 t5 o4 a0 T公仔箱論壇- D+ }- x- w- o: q$ b; u8 \6 A8 o: J" P
果不其然,日曆翻到了2013年,加拿大照舊是僅存的兩個實施屬地主義國籍法的發達國家之一,未能效仿在前一年元旦成功修改國籍法的新西蘭,要求父母雙方至少有一人擁有永久居民或公民的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