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丘亦生: 奶粉都要量化寬鬆

丘亦生: 奶粉都要量化寬鬆: \; V% B( H' {3 f1 t. D( _4 Y4 [1 B5 e

8 e; q4 V5 A, [公仔箱論壇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B# c% |' O+ G0 X5 i: ]
港爸港媽近日為了撲奶粉而苦不堪言,奶粉荒更好似沙士一樣,擴散至澳紐、德國甚至荷蘭,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對於奶粉商來說,卻是天大喜訊。我很好奇,既然奶粉這樣短缺,而且價錢直線上升,為何供應遲遲未能調節,來過奶粉的量化寬鬆?
2 ?. J: K. c2 u1 _5.39.217.76

7 H" T3 c. u% Q3 f- k4 {「中國每分鐘都有嬰兒出生,無疑是一個增長迅速的市場。」雀巢行政總裁Paul Bulcke去年宣布以天價收購輝瑞的嬰兒食品業務時表示。
; F- [, f3 u3 W2 ]
! |+ S) Z4 i7 ?: m+ [  A- |' H8 K
這也難怪,內地的嬰兒食品市場2011年達到60億美元的規模,有美資行更預期3年後會倍增至120億美元。比高增長更妙的是,奶粉市場是少數內地地頭蟲無法主導的板塊。任你再減價再促銷,家長一想起三聚氰胺,便二話不說,全部轉投外國品牌。
$ ~3 p- v1 \2 Z4 @1 c' D! Z
公仔箱論壇5 }  _: L; ^" D5 W
大奶粉商顯然不會錯失先機,行業的併購也圍著這個故事打轉。去年雀巢以20EBITDA(未扣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的119億美元作價,擊退美贊臣與達能合組的財團,成功收購大藥廠輝瑞旗下包括惠氏等品牌的嬰兒食品業務。當日雀巢公布交易的記者會上,管理層便提及20次中國,認為有關業務,未來5年將有逾45%的增長來自中國。
! ~- r8 K2 q5 g  k( G
tvb now,tvbnow,bttvb- b( c+ e( d& l  r% g3 w' e
中國故事重要的理由,更在於與歐美的此消彼長,歐美經濟轉弱,發達國家的出生率又低,早幾年令不少奶粉商頭痛不已,荷蘭牛欄牌(Royal Numico)便曾想過轉型至維他命等健康食品業務,以抵銷奶粉生意的萎縮,亦有奶粉商如美贊臣等不甘認輸,在經營手法上推陳出新,創造新需求。不過,隨著內地對外國牌子奶粉趨之若鶩,這些苦惱都已一掃而空。奶粉生意估值節節上升,以致引發去年輝瑞奶粉業務的爭奪戰。
8 `1 M: Q0 ]5 A' {, H( {0 H

+ U  M0 b+ Y: [" E  J$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現時看來,奶粉商似乎落後於形勢,未能因應需求大增,及早增產、調整分銷渠道,甚至投資建廠。在市場機制下,缺貨情況一時存在當然可能,但持續出現便不尋常。
5 n. }* ~3 J" O  [4 K' y; f7 V- i公仔箱論壇

- B) Z- ]6 _# U公仔箱論壇我翻了一些資料,仍未見有合理的解釋,但奶粉市場確實有其獨特性,或會阻礙其調整。tvb now,tvbnow,bttvb9 t7 J+ k6 a& Z  Y8 J1 a" H1 v

1 A; [# q7 t. Ltvb now,tvbnow,bttvb奶粉是客戶忠誠度很高的產品,買家(父母)與用家(BB)又不是同一人,而只要BB不扭計,父母輕易不會轉奶粉,以免引發健康問題,在這前提之上,奶粉是缺乏需求彈性的產品,不容易因為價格調整而搶客或失客。因此,即使面對缺貨、炒買,父母都不願轉牌子,這令到缺貨不易透過競爭解決。我還思疑,內地仍有若干扶植本土行業措施,或限制外資奶粉商未能在當地大舉增加供應。4 o. ^# r6 T7 ^& u9 K! W$ J- T/ O6 J8 Z9 j
% r; H- t% {% k; g, @* e* ?
目前的情況是,水貨客權充調節者的角色,把奶粉當作iPhone來倒賣,將內地奶粉的稀缺,出口至世界各地,尤其是香港。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U7 G# N5 U: ~( S8 ^: \* Q
5.39.217.76, }- Q$ Q% I5 j. X; M" R' C
中國現時年增1600萬名嬰兒,威力已如廝強勁,其界外效應已為香港帶來醫療、教育、福利等種種壓力,目前內地要求放棄一孩政策以抗衡人口老化的叫喊聲越來越響,如果真有這麼一天……
$ _" X8 r% C( ^- U)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U( n7 x( x" u; g1 O- F3 W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