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1-23 10:01 AM 編輯 tvb now,tvbnow,bttvb4 Z. {( h% {5 k" ?5 [( E+ [
5.39.217.76$ O% S$ s( e! p* O/ A, H2 P( a5 j ]
沈旭暉:解構馬里悲劇(二)——全球化激化分離主義立國夢
, b, @. G. n3 B9 p公仔箱論壇7 m! `1 y7 S# J6 o
公仔箱論壇6 H6 C+ D4 F5 }) d/ d% m$ W9 e+ M
究竟是什麼因素,令「非洲和諧之都」馬里變成恐怖活動天堂?微觀原因當然很多,像不少人談及的利比亞內戰令武器流入,但那些實在不是主因。反而以下四大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因素,才是「馬里模式」崩潰的關鍵,而且類似現象很可能在其他國家陸續出現。今天先談首項:全球化如何激化分離主義者的立國夢。tvb now,tvbnow,bttvb' h! ?' q: N; l: p
/ v% w- |, x) p0 u
冷戰後的「泛柏柏爾主義」
" p8 U) y! ~3 q( L! @! ?0 m% ^' |# |% Z, l) J
以往一個民族要爭取更大程度的自治或獨立建國,要麼有龐大跨國資源,例如猶太復國運動;要麼投靠大國成為附庸。馬里北部圖阿雷格族2012年起事前,在過去百年已先後4次爆發騷亂,但一直未成氣候,除了軍事力量不夠,也因為沒有大國當後台,又缺乏國際網絡支援,只能孤軍作戰。但冷戰結束後,不少國家、族群重新建構身分認同,各種互相排斥的國家主義、民族主義、宗教主義紛紛復興,例如興起激進伊斯蘭主義之餘,也有阿拉伯民族主義針鋒相對。
- c; I6 ^: d' n' r: G& m
- H1 F( R& n6 P;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馬里起事的圖阿雷格人,屬游牧民族柏柏爾人(Berber)的一支。他們主要生活在馬里、尼日爾、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布基納法索五國,被法國殖民前,原來就建立了鬆散的邦聯,而在撒哈拉沙漠,國界是不重要的,所以他們的向心力依然很強。但上述各國脫離法國殖民者獨立後,城市化過程令不少圖阿雷格人遠離根據地、走入社區,令其身分認同大為削弱。直到冷戰結束前後,泛突厥主義、泛亞美尼亞主義、泛庫爾德主義等紛紛興起,圖阿雷格人的母體柏柏爾人也通過塑造阿拉伯人為對手,興起「泛柏柏爾主義」,其起源可追溯至80年代的阿爾及利亞。受到這思潮鼓勵,圖阿雷格人之間的跨國合作愈來愈多,例如他們在1990至1995年起事,就是馬里、尼日爾兩國的圖阿雷格人同步進行,而富抗爭經驗的阿爾及利亞南部,也成了圖阿雷格人的訓練地之一。公仔箱論壇. s9 z6 u7 j: i) i( J5 ]
公仔箱論壇8 [. K0 h3 M4 {/ h X2 u& T5 D( i4 \
「西撒哈拉問題」捲入馬里
# G9 p6 x5 s# C8 Q& I) Y% r' ]; S
! D( F3 s; q; v$ E+ `! K8 L圖阿雷格人人數不多,近年居住地分散了,原本再不容易維繫身分認同。但互聯網的興起,卻及時解決了這問題,讓居住在撒哈拉沙漠各方的族人實時溝通。最典型的例子是兩名圖阿雷格青年被馬里政府以「叛國罪」下獄,卻迅速成為當地新生代的facebook英雄,獲聲援、被「like」無數,結果令圖阿雷格青年連成一線,就像茉莉花革命那樣。
7 `* H4 f( ?6 T" \( p
% J( E) {" q# o: j* Z1995年,柏柏爾人成立了自己的跨國組織「Amazigh World Congress」,作為強化身分認同、互相支援的機制,圖阿雷格人開始有北非其他柏柏爾人為奧援。圖阿雷格族單方面「立國」,摩洛哥政府宣布不予承認,但民間卻普遍同情這些遠房親戚。摩洛哥評論員Hassan Masiky認為政府應協助圖阿雷格人爭取較大權益,起碼要讓他們爭得自治,因為這對摩洛哥也有好處:只要國際社會承認了「馬里主權下的圖阿雷格自治模式」,摩洛哥多年前吞併西撒哈拉造成的「西撒問題」,也可用同樣方式解決。這些發展,都讓圖阿雷格人不像1962年馬里獨立後首次起事時那樣孤立。
7 }% [2 e3 } ^: r. F3 t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e' d0 t) E; k+ `9 e q
卡扎菲倒台與馬里:是果不是因
3 S; |! p2 s8 d( C% ]5 P4 G4 R% Z" N' Q$ u
不少評論認為,西方支持利比亞反對派推翻卡扎菲,令效忠卡扎菲政權的圖阿雷格僱傭兵拿覑先進武器返回馬里打內戰,是馬里亂局的導火線。其實這是倒果為因。以北馬里和圖阿雷格族為主要調研對象的《獨立報》專欄作家Andy Morgan,曾在去年發表一篇詳細的時局分析,介紹了一些圖阿雷格領導人,包括他認為最有遠見的老兵Ag Bahanga。此人在多次起事失敗後,明白到必須依靠跨國網絡的力量,於是流亡利比亞靜待時機,一看到利比亞反對派示威,就預見了卡扎菲的結局,立刻以上述意識形態,說服卡扎菲軍隊內的圖阿雷格人及早叛離,返回馬里追尋建國夢。換言之,圖阿雷格雇傭兵的離開,並非在卡扎菲覆亡後才開始,反而這是卡扎菲軍力下降的原因之一。要是沒有泛柏柏爾主義的散播、激化了圖阿雷格立國夢,僱傭兵也許會留在利比亞,或走到別的地方,成為一方軍閥而已。
5 F! P7 Q* [& c7 n& j- }& o公仔箱論壇
$ p9 R: |' z3 n: I0 X
( ^: N. k) H9 p Vtvb now,tvbnow,bttvb(五之二)5.39.217.76, H4 f, f# F" J( F. I
tvb now,tvbnow,bttvb2 d7 Y, Y& {; Y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國際關係研究月刊》總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