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鍾倫納﹕美國兩黨僵局化的開端

鍾倫納﹕美國兩黨僵局化的開端tvb now,tvbnow,bttvb7 N9 q3 T' w) t8 A(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6 W3 F6 b1 O7 l- O

( B( h0 H& V" R( ~  [# D; s# |# x5.39.217.76美國近年對財政異見的處理,被形象化地喻為駛向懸崖。無論最後是否落崖,抵達懸崖前的失控,已經直接抑制了投資和就業。作為自由經濟的旗手,美國許多政商學界精英和民眾都主張政府避免過度介入經濟事務,可這趟財政危機,竟然很大程度上源自政黨的運作!本文從這實例分析:在相對平穩的兩黨民主制下,怎樣開擧了動搖舉國前途的僵局(關於美國兩黨制的特色,請參《明報》2012/11/8拙文)。
, d9 h) g; H7 M2 l! E/ Htvb now,tvbnow,bttvb

4 `; K1 x0 {& J" P  G5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美國行政和立法分立,但僵局不多也不長。一個原因是職位每幾年便改選,另一原因是政壇風氣務實,慣於妥協交易。但近年由於多數黨不斷改劃選區,鞏固本黨當選機會,區外助選款額也愈來愈大,議員即使不連任,亦易由同黨接替,派系立場和應變方式逐漸硬化,助長了兩黨間蔓衍的敵我意識,方便了個別政客挾私心,逞意氣,罔顧國家和本黨利益。
( S7 V$ t$ ?) y' o- utvb now,tvbnow,bttvb

1 m2 ]# z& z& Z0 F- s動搖舉國前途的僵局5.39.217.766 I* j6 B" g9 s! W$ u  |; |% n. S

7 l* Q( ~) ~6 g+ Z6 Ftvb now,tvbnow,bttvb20世紀下半期,民主黨由麻省開明派和得州保守派結盟的領導層,雄霸了眾議院40年,有建樹,也醞釀特權和縱容貪腐。奧尼爾議長成了歷史上撥動最多公款以推動福利的領袖,他有本領跟列根這位靠抨擊大政府起家的總統協商出多項國策。兩黨間歧見不斷,卻也能不斷消弭,直至到共和黨員金里奇(Newt Gingrich)冒起。" k6 B! e1 S7 L$ |
tvb now,tvbnow,bttvb% ?3 D( l/ Z. A& ~# I$ E6 ~
金里奇不甘長期雌伏於民主黨下,乘整治國會特權的機會,不顧自己也犯多條類似條款,扯下民主黨籍的眾議院議長。成了少數黨黨魁後,蓄意把共和黨激進化,鼓動黨員學他那樣大量採用敵我化字眼,稱對方為「激烈、病態和叛徒」,以「機會、勇氣和紀律」來描述本黨。1994年他們在眾議院大選中奪回多數席位,降低資本得益稅、大幅改革福利(規定獲助者要工作、提高申請糧食券條件、減低新移民福利、縮短受助時間、削減聯邦福利支出、讓各州自行決定是否按聯邦標準提供福利等)、壓縮聯邦在公共健康/教育/環保方面的支出、限制財政部動用聯邦信託金以避免借貸危機的權力、限制死囚上訴,甚至關閉了聲譽稱著的科技評估室,改用利益群體提供的資訊。5.39.217.76  s7 a8 C$ m' _6 K% Y  m3 I
tvb now,tvbnow,bttvb' D- D5 O( H3 i6 \% ^
克林頓總統抗拒這些改革,眾議院在金里奇堅持下,不惜導致大部分聯邦機構關門28天,引起眾怒,共和黨高層動員他下台不果,直至1998年大選後喪失多個議席,才能逼他下台。他把離職理由說成是「不願繼續帶領一群『食肉獸』」,此後仍強調堅持原則才是共和黨的勝望。這時黨魁已難用共同綱領來駕馭各派,他翻雲覆雨的激烈手段,也深深毒害了兩黨制的關係。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 q' q% X! j

+ u, D( _9 w) P, n& O把兩黨運作的軌道  駁上懸崖之路
3 }) Z- r" W- t! Y

5 Y" G' }( ]5 N5 T0 Otvb now,tvbnow,bttvb單憑金里奇個人野心,不足以糾集這股逆流。由於二戰後美國經濟獨領風騷,有大量資源攤分予窮人,民主黨尤其善用福利來開闢票源。甘迺迪的當選、偉大社會和民權法案等種種教育、醫療、交通、老人和都市政策,把全民生活抬上空前水平:廉租屋冷暖氣俱備、中小學費全免,未婚生子的單親戶可多年獲取生活費和醫藥費。比以往烏托邦思潮中的理想情,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意外之一,是相當多少女未念完中學便懷孕,生父無能或不願負責而離家,家庭受破壞,帶來種種治安和經濟問題,社會上積累起普遍反感。共和黨不單維護富人利益,它削減開支以壓縮窮人福利的主張,也吸引到大量中等收入的納稅人,但它不但擴張軍費、還不斷要減稅(購屋利息、子女教育、醫療開支、慈善捐款等)。兩黨一面攻擊對方「鯨吞」或「蠶食」,一面各增開支,結果是無論誰當政,聯邦支出都不斷增加。這是目前幾乎所有民主制度都走上的共同道路,希臘和南歐的經驗已經證明:舉國借債的情不能持續。tvb now,tvbnow,bttvb3 x9 X" x) r+ [$ @, S

( S% o- Q/ j/ a! o- Q9 s兩黨都看到這種情無法持續,卻為了選票和競選經費而無法自拔。數年前,民間怒意終於匯成廣泛的反開支浪潮,激進者以美洲殖民地因反對英皇重稅把茶葉倒下海的事件作號召,打「茶葉黨」的旗幟從政,跟右翼政客匯流。他們擴張了共和黨的席位後,逼令共和黨推行激進的減稅政策,推動起比金里奇更強制性的措施,直接把兩黨運作的軌道駁上懸崖之路。
6 A1 F4 A1 \* H$ ]8 v7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公仔箱論壇. G% U# f4 ?, {$ K
5.39.217.76) R& C* E7 a$ g- x* B, K6 R, K' v) s
作者現居於美國俄亥俄州,曾任教授、研究員和行政主管,個人網址是:TomLChung.com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