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擴 容 分 流 解 北 區 學 額 擠 塞

數年前本港準媽媽抱怨內地孕婦「搶佔」醫院產科位,當年誕生的雙非嬰,現在到了讀小學的年紀,輪到北區家長不滿他們爭奪區內小一學位。當局如果不理順學位供求,導致大量北區小學生要到老遠的地方上學,恐會加深社會利益矛盾。
! a. \5 g3 E& j) v( f+ b
! n; s6 {* ]% w5 Z+ u$ r9 M$ d* Q北區學額供不應求,以上水校網最為嚴重。小一入學統一派位前日截止申請,上水區收到一千六百張申請表,區內學額卻只有六百多個,加上附近的粉嶺、大埔及沙頭角借調來的學額,總數亦只得八百多個,換言之會有七百多人向隅,可能被派往相當遠的學校。
: H; ?- R7 V5 n! P$ P
) o- {% u. [4 C6 T0 c9 r+ v5.39.217.76繼當年本地孕婦成功爭取公立醫院優先照顧後,現在北區家長爭取官津小一派位優先照顧。特首梁振英施政準則是將有限資源優先照顧 港人,北區家長希望落實到小一派位。, E. W) X/ p: u& `3 f+ e: R

- n$ J; ]4 ?' `8 Q優待居民或惹法律爭議
/ a! H/ {2 r9 _. s  v5.39.217.76
( [( r0 I+ j8 I, j公仔箱論壇不過,雙非童的身分與父母不同。梁振英可以果斷叫停內地婦來港產子配額,原因是他們不是港人,而成功在港誕生的雙非童,法律上同屬港人身分,要是小一派位優先照顧北區居民,雙非童便被貶成「二等公民」,政府不能不考慮這一做法會否形成歧視,受到司法覆核挑戰,爭議曠日持久,可能引發更大爭議。
$ @3 S8 D) G/ S, K1 Rtvb now,tvbnow,bttvb/ x' x. S1 o: q" d( U
北區學額不足,派位落空的申請人,有北區居民也有住在深圳的雙非童。他們當中部分可能改入區內直資和私立小學,部分卻要往老遠的地方上課。如果當局能夠在區內提供足夠的學額,可解這些年幼學童每天長途跋涉上學之苦。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m3 o8 G6 m7 A  b$ w, [
9 W8 p4 F1 Y2 s6 U: v; u
今年開始雙非孕婦產子實施長期零配額,大量雙非童湧港入讀小一的情況,六年後就會結束。如果當局在區內大量建校,一來趕不及應付學校落成前的急增需求,二來建成後不數年學額又會大量過剩引發殺校危機,當局因此眼於短期供應措施來化解矛盾。公仔箱論壇6 b! i9 |% m$ z& q# E8 _" }) z

" p* l* }% q1 @" E改善過關善用屯元學額公仔箱論壇. v0 l$ j  V7 c1 @2 \) R2 U7 s7 e

3 N! {" j! L) w4 L( s& J)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些短期措施,包括在附近地區借調學額、重開空置課室、部分小學加建課室、部分小學增加每班小一人數。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估計,可以趕及應付新學年的需求。不過,當局還須為日後更多雙非童學位需求籌謀。
# f; a) M6 o9 D. ?/ w& @公仔箱論壇
9 O+ d' e' @6 F6 {+ F5.39.217.76今年湧港報讀小一的雙非童,大多在二○○七年出生,當年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尚未到達高潮,其後激增到每年都有逾三萬個雙非嬰誕生。政府統計處的抽樣訪問顯示,約有半數雙非家長打算送子女來港讀小學,北區日後面對的學額壓力更大。
, j2 n* t( e$ @* B
; m2 J# K) H' a' A- @2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北區成為居於深圳的雙非童家長首選,主要考慮是節省交通時間,過關銜接上保母車方便,連住在深圳西部的家長也送子女來北區。其實,深圳西部家長本可送子女去屯門、元朗就讀,這兩區的小學水平比起北區毫不遜色,港府宜與內地商討,在港深西部通道提供過關配套,方便雙非童到屯元區上學,做好分流,疏導北區學額和過關擠塞的問題。
* ^7 x5 d. G8 U8 i$ U2 O5.39.217.76公仔箱論壇# A! a( p, m5 f+ _2 j: Q* E
星島日報社論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