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1-20 11:48 AM 編輯
% [2 _7 P7 |5 t6 f& s; i公仔箱論壇4 t9 L M4 E' W0 c3 p: _2 a' z, Q
姚松炎: 朝令夕改,猛藥亂投的長遠房屋政策tvb now,tvbnow,bttvb" w r# r7 E$ Z* O+ @: k9 d
; e- R' O2 Z& stvb now,tvbnow,bttvb
& C/ N& q- c! _8 F- V特首的首份《施政報告》,劣評如潮,其中有關房屋政策,雖然着墨最多,卻被評為無心、無力,只講長遠願景,不見當下對策,市民在熱窩之上,難待遠水來救近火。
6 b' Z4 R. ~* z5 r& _& A2 z h& i2 V& N+ t% M u
然而,這份施政報告的房屋政策最令人擔憂的,不在於短期對策的不足,而在於長期對策的藥石亂投,用力過猛。所謂「治大國若烹小鮮」,治理房屋問題,最忌朝令夕改,時急時緩,更忌忽然猛火,矯枉過正。tvb now,tvbnow,bttvb% j, F- T6 _1 t$ J4 i
% B4 F% d; ~- G6 S) qtvb now,tvbnow,bttvb九七前 6場災難的教訓
2 S1 i. a, V8 |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2 B# ?( b2 k, e* L* s6 J9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j1 f% f- j8 o2 f

8 S; p6 ]! ]4 p' W- J3 v1 y
0 i, c5 U' h* V. k公仔箱論壇鑑古而知今,其實香港的樓市在過去50年,已經因為政府的朝令夕改、猛藥亂投,而曾經引發6次災難,實不宜重蹈覆轍。
! r5 R& w9 Z2 d+ c4 b: B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j2 E8 ?& j/ t2 w0 l3 q# ~* k0 r2 j
第一次災難源自1955年,當《建築物條例》全面修訂,取消多項重要的「發水」優惠,發展商群起反對,最後政府讓步,給予長達十年的寬限期,因而引發大批趕搭尾班車的發展項目,形成大量新建樓宇在這期間落成,60年代頭的私人住宅落成數量比50年代尾的急升三倍,從每年一萬個單位上升至三萬,比今天還要多。可惜時值大旱連年,發展商為趕政策死線,不惜以海水開石屎,導致今日滿城鹹水舊樓,造成安全隱患,釀成塌樓悲劇。tvb now,tvbnow,bttvb8 f3 n6 u- {+ a+ L! U
4 J$ K* v; E1 h4 A- C( @ f5.39.217.76第二次災難源於50至70年代,自從石硤尾山邊木屋大火,政府決心大規模興建公營房屋,而且必須在短時間內落成,以安置大批無家可歸的難民。可惜,正如前房屋署高官所言:「為求快速提供人們居所,犧牲了建屋質量,後遺症卻在幾十年後才浮現出來。」1980年4月葵芳鸷發生了首宗塌樓板事件,房屋署遂進行全面檢查,才發現公屋石屎強度嚴重不足,其中26幢更被確認為無法補救,必須拆卸。但情比想像中更為嚴重,終於在1987年,房委會議決,把所有建於1972年以前的公營房屋全部拆卸。因亂投峻藥所造成的浪費和危害,於此可見一斑。
. H% h$ M0 o9 t5.39.217.76
9 m$ `; {2 g' Q( Z }6 e1 ltvb now,tvbnow,bttvb頭兩次災難發生在突然大幅增加建屋量,而第三次災難卻因突然限制供應而來。事緣90年代《中英聯合聲明》之後,因中方恐防英方在回歸前把香港土地賤賣,因而制訂每年土地供應少於50公頃之限,但可惜港元已與美元掛鹇,又適值美國減息周期,令香港出現負利率,導致樓價瘋狂上升,直至1997年泡沫爆破,樓價下跌超過五成,全城負資產,無數小業主的家園被銀行強行拍賣,仍負一身債,最終走上自殺的絕路。* [5 w% ]' T: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9 j1 H5 W1 N0 ~
九七後 八萬五的不存在0 W9 p# w/ ?; \ Y- n9 |5 \
: O3 n5 J7 X Y
1997年特區政府成立,但並沒有汲取前朝的教訓;當時泡沫還未爆破,樓市火熱朝天,首任特首銳意糾正因「50公頃限制」所帶來土地長期供應不足的弊病,決心大幅增加土地供應至每年興建八萬五千間房屋,公屋的建屋量由每年的三萬間急升至2001年的九萬間,足足上升了三倍。但急遽上升的建屋量,不過是長官意志的「大躍進」,最終難逃「假大空」的結局。2000至2001年間,相繼發現短樁公屋地盤,圓洲角一處更須把兩幢已建成的公屋拆卸,損失超過六億。前房委會高層向立法會議員指出:「突然高速增加至史無前例的建屋量,是引致樓宇質素出問題的主因之一。」3 z* f6 f: X5 @( [ B$ m( W
' A) K* o- s. C; ~5 T經歷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樓價下瀉長期不止,失業率居高不下,經濟陷入通縮和衰退的惡性循環。政府欲救水深火熱的市民,來一次政策急轉彎,原本大幅增加土地供應的「八萬五」政策,不但已經「不存在」,還剎停所有興建中或計劃興建的居屋工程,停止一切賣地及樓宇貸款資助計劃,更須賠償「私人參建居屋」的發展商,樓宇供應量因而急遽下跌至每年一萬間左右。但頭痛醫頭,解得了當時燃眉之急,卻種下今日供應不足,樓價暴漲的禍根。5.39.217.765 P! r% y4 s# y, n, F0 z6 Z3 H
; o- w3 _6 E0 v3 I5 J: }& g
SARS後 沒規劃就放行
) a/ P# j/ A( a) X- D Dtvb now,tvbnow,bttvb
$ R/ A5 N# a/ b# P1 J Z$ D* [% C5 b* L$ t& S
加上2003年SARS一疫,香港經濟陷入谷底,政府走投無路,竟急就章,推出投資移民計劃,開放國內旅客來港「自由行」,發展醫療和教育國際產業等等,但供應配套完全跟不上,甚至根本沒有規劃準備就放行,結果引來大量熱錢來港炒起樓市,大量旅客每日來港掃貨,導致本地資源緊促,繼而推高物價,引起族群衝突;最終政府要出招限制內地人來港分娩,取消置業移民申請,推出「港人港地」限制非本地人士來港置業,又推行「境外印花稅」,懲罰非本地物業買家,實行「閉關銷港」。
1 K% ~/ P; c5 m4 Z' @7 y. A! h5.39.217.765.39.217.76% H; w, }) ?/ P4 z3 {0 F7 s" `8 @
可笑是,經過了這麼多次教訓,政府仍然沒有學乖;建築工程本身就需要長時間規劃和興建,對千變萬化的市場,實難以靈活適應;加上政府的穩健作風,房屋政策必然嚴重滯後,過去二十年的數據清楚顯示,政府的房屋政策屢屢滯後於市況,往往是在樓價上升的時候才減少供應,又在樓價開始下跌時才增加供給,形成「落井下石」現象。
- U! y' P5 r s. f( B; N4 N' d+ Q, e9 L3 }
遠水如何救近火?
- N3 q/ G6 {$ z( \* t1 U7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4 z0 c- x/ k4 {: \/ U: V
正如今次《施政報告》一樣,為糾正過去多年低供應量的問題,再一次突然大幅增加長遠土地供應,公屋量亦會以倍數(長遠)增長至每年建屋三萬間,遠景宏圖,短期對策欠奉;但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本周發出的警告,香港樓市泡沫已位高勢危,隨時爆破,這些所謂長遠措施,很可能再一次與市背道而馳,變成刺破泡沫的幫兇,到時市逆轉,莫說增加供應,剎停供應唯恐不及,下任特首怎會繼續執行「超錯」政策?那豈不又是朝令夕改?tvb now,tvbnow,bttvb9 a. x' S" b6 L1 }0 W$ ?
e& F8 P1 V) t X其實房屋規劃,必須具備前瞻性,平衡發展及持續可行等原則,最忌好大喜功,朝令夕改,頭痛醫頭,顧此失彼。短期的市場波動,只需以短期對策解決,絕不可長期施行峻藥,傷及真元。短期的樓宇需求增長,大可以中轉屋或臨屋解決,快速靈活應對。長遠的房屋政策,必須根據原則規範,固本培元,不急不緩,不寒不燥;使各屆政府依從,無朝秦暮楚之弊。公仔箱論壇8 l0 e5 i1 n x! q
5.39.217.76$ |# q" m- O+ |. O: U T
姚松炎 房地產專家
) d0 _. o8 ~3 C: J- M, ?
" H+ z! f0 A- z公仔箱論壇【明報專訊】姚松炎是大齡大學生,一九八三年首次高考因病失敗,工作十多年後,儲夠錢,憑着超人意志重讀再赴考,成功入學,後來更成為教授,「沒理由不讓自己多個機會去嘗試。你可以話不認命,而我要證明自己是可以的。」身為過來人的他在大學時負責收生,每每遇上表現優秀的學生因出身IVE或high dip而未能升讀大學,都令他握腕,「他面試好好,之前在A Level失手而已,今次表現這麼好,何以不給他機會呢?」公仔箱論壇% u& P u2 v w+ j. J
, \* p T$ R1 a* utvb now,tvbnow,bttvb鑽研房產也可抗爭) J k6 d {) W2 v.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6 T* N1 m, }8 Z' _+ R% |
上個月,他離開大學,放棄眾人眼中的夢想職業。本地學者做本地研究不受大學歡迎,他自立門戶,創立房產發展研究中心。寫blog數年,他發現自己在房產界的獨特位置。現存業界上只有幾類人,一是發展商大班,只憑經驗、無數據無理論;第二是只談論無研究的專業人士,「整個行業沒有學術研究支持,我們想在討論這些議題時有多點數據和科學證據,用科學方法驗證」,他所關注的是如何用科學方法做經濟命題的研究,「學術研究是有真憑實據,不會有立場,就這個證據分析,只講道理」所學所教都是專業知識,然而直至現刻,他依舊毫不妥協地堅持一句話——「世上沒絕對的對錯,只有怎去說服別人,證明你的答案比別人好,這個就是科學精神。」研究中心沒有金主支持,只有一位研究員,就是他自己,他笑說往後可能「冚旗」,「未必賺到錢,但在社會上有它的角色」。
1 h9 C$ d3 N7 J1 P V% U4 n) c- t" G3 w0 ?0 L; B
助人買樓 自主小單位5.39.217.768 G0 c$ z* |( R3 o0 B
公仔箱論壇+ l9 N0 g& s4 c$ f/ x
他經常在專欄準確預測樓市起跌,然而他本和家人只自住一個三十多年樓齡的小單位,「03年買,好平的!」「人很多時覺得有幾千萬的家就是終極理想,但有了那個居處,卻會很空虛,因為每個人都把房子當成投資保值的工具,因此就沒有社區參與,沒歸屬沒感情,留在那兒行屍走肉」有樓在手,也是朝不保夕的;聯繫匯率一日存在,天天承受樓價的起伏波動,「最尾多數輸,因為你讓聯繫匯率玩你。」聯繫匯率的波動跟實質經濟無關,難以預測,一如賭博,「買樓可保值,其實是說現在這時空:美國經濟差,香港經濟好,買樓就可抗通脹」;一旦時差逆轉,結實的幾千萬,可稍瞬蒸發。我們最要保的「值」,不由外圍大市影響,深存心中,「簡約主義生活不用太多錢,有社區關懷,健康生活,有文化有歷史,生活會提升很多,即使沒有樓。」tvb now,tvbnow,bttvb! ]9 u+ |- N" y
4 X' {4 T; }( Q# P% ~
他是少數認同新一代為土地抗爭的六十後,「愈來愈多人把香港當作自己的根,那應被看成是很正面的,不應當作負面。人們緊張自己的地方,因為把她當成家鄉。」不少人覺得刻下的香港亂得使人發慌,但姚松炎說來坦然篤定,「這種衝突是非常有價值的,是成長一個非常重要的踏腳石,沒有這混亂是無法成長的。」所謂浪費發展時機資源,其實價值超然,「我們能重新檢視什麼是我們珍惜的,不願意放棄的原則。」- n! s, ^* B- b5 h3 F0 Z5 c% o" I
" k$ J6 o$ f: n/ U9 `tvb now,tvbnow,bttv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