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強 香港工商專聯會會長 資深時事評論員
4 B7 r- _& t3 ^# H" v: C* q/ x& K7 J7 E公仔箱論壇
& H5 J, B( t) a l e% }: A" P; u3 X特首梁振英早前表示,希望通過經濟持續高速發展,較好地解決包括貧窮、房屋、老年社會等長期積存的深層次問題。據報道,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未必會全部重提包括教育、醫療等六大優勢產業,但就會在施政報告中強調創意產業的發展。的確,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創造更多物質財富,才能為解決長期積存的深層次問題提供動力和基礎。因此施政報告強調繼續支持佔本地生產總值58%的四大傳統支柱產業的重要性外,強調創意產業的發展具有遠見,而發展創意產業必須實施人才戰略。
2 J' p5 J1 b; Y0 I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 Q( c+ n! e! d2 d6 K `
筆者在1月4日文匯報撰寫《施政報告應對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提出可行性政策措施》一文,指出至今特區政府仍沒有一套全面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施政報告應在交出處理住屋、長者貧窮、退休保障等問題的步驟和時間表的同時,提出實質性的政策推動香港新興產業發展,其中尤其是對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提出可行性的政策措施。據報道梁振英會在施政報告中強調創意產業的發展,若報道屬實,與筆者的期待相符合,令本人頗感欣慰。相對上述文章,本文集中論述發展創意產業應實施人才戰略的問題。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i& G( y$ j$ O- _
& e" c }5 j9 B5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缺乏引進創意人才持續性政策方案
: h \+ j7 X8 S& I0 }! f Z' ytvb now,tvbnow,bttvb) b# @/ O4 j3 v, F2 u" [) A3 _! ^
目前,香港創意產業從業員有20萬人,生意總值佔全港GDP的4.5%,但仍然遠低於北京、上海、廣州的8%至12%。以文化產業所創造的增加值來比較,香港也是4個城市中最低的。面對香港文化創意產業已經落後於內地主要城市的形勢,施政報告強調創意產業的發展可謂非常及時,但創意產業的發展,必須實施人才戰略。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d3 z1 R7 }6 ?# D& q
tvb now,tvbnow,bttvb! r& P" B8 A" `2 F$ {
目前香港在創意產業人才引進方面,仍然缺乏持續性的政策方案。一方面香港人仍然熱衷於金融銀行業的工作,對於第三產業的其他工種基本興趣不大;另一方面,政府大力推動的新開發高技術產業及文化創意產業則處於政策方向階段,至今仍未看到比較成功的產業轉型定位及企業案例。香港其實並不缺乏人才,只是由於香港本身存在的問題,如高樓價、高物價,特別是香港至今仍未看到比較成功的創意產業轉型定位及企業案例,令文化創意產業人才來了又走了。因此,政府應花大力氣創造和維護好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環境,將精力放在「留住人」方面,要進一步優化「優才計劃」。
6 v- _9 A5 {, m1 ~, z0 a: P
, L- h) ~! n8 X香港對於吸引內地及海外人才並不積極 5.39.217.764 K" V V" ]7 Z2 Y0 o
tvb now,tvbnow,bttvb. I7 H) o/ D* x( b, X0 x
入境處數字顯示,自2006年推出優秀人才入境計劃至今,共接獲8000多份申請,已批准2400多名各行各業的優才來港,其中七成八來自內地,包括奧運金牌得主或知名藝人,其次來自美國及澳洲等地。表面上,優才計劃6年來已為香港招攬不少內地及海外各種人才,實際上平均每年僅批准約400人,連原定每年1000個名額的半數也達不到。已吸納的優才之中,以金融及會計背景最多,資訊科技及電訊居次,至於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則較少。 3 K. ~ u. r6 Z% y2 ?# X; \* U
' A& M& a8 M. i# z2 F
值得留意的是,有兩成多獲批的優才來港後退出計劃,入境處解釋這批優才有更好的工作安排,這恰恰顯示香港的就業環境和條件未能留住人才。此外,香港對於吸引內地及海外人才並不積極,不少人認為引進人才等於搶港人飯碗,以至於在延攬人才落後於形勢。 G5 A g% b* l2 N6 V! A3 \8 Z, L- K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B* H& ?0 d e2 [/ z
借鑒新加坡引進人才的成功經驗 0 H: U6 Z* i- v9 p0 v! }" `, Z
7 g0 R) c$ {! ?
相比起來,香港在引進人才方面落後於新加坡等競爭對手。新加坡經濟能夠快速發展騰飛,主要得益於新加坡積極實施「人才立國,人才治國」的人才強國戰略,它的一些經驗值得香港參考、借鑒。
( v( A+ w2 T, F9 v, E公仔箱論壇
: n0 ?7 r5 e) |/ Q6 S6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為了鼓勵企業招納外國優秀人才,新加坡政府規定企業在招聘、培訓外來人才方面的支出,以及為外來人才提供高薪和住房等福利待遇的支出,可以享受減免稅。為了留住人才,新加坡政府近幾年每年都批准約3萬名外國人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並允許部分外籍專業人士成為新加坡公民。目前,新加坡全國508萬人口中,約100多萬是在獅城長期工作和生活的外國人,其中相當多是擁有專業技術特長的外國專才和企業管理人才。此外,新加坡人力部統一對人才引進進行全面協調和管理,人力部下屬的「聯繫新加坡」在澳洲、中國內地、歐洲、印度和北美等地設立辦事處,專門為希望到新加坡留學和工作的外國人及海外新加坡人提供各種諮詢服務,同時也積極為求才若渴的新加坡企業和希望到新加坡工作的海外人才牽線搭橋。
* r7 u( ]* z( d7 y% C" m4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p- n3 g, b6 I' f
借鑒新加坡引進人才的成功經驗,香港在人才轉型上有待進一步深化提高。在專才引進方面必須有政策上的補充,包括利用海外專才短時間補香港創新型人才的不足,為補創新型產業人才缺乏,在提供強大的人才補足、培訓、教育及當地語系化各方面,定下明確的政策指標及形成可執行的方案。
: B% t1 S6 Q( H' j: G' P- p
( c! O! @6 W' X/ b3 q5.39.217.76「讓最優秀的人管理香港」
, l6 d* Z) n/ }. b' s4 K
6 [7 d1 q7 n2 L+ R( j+ Btvb now,tvbnow,bttvb「讓最優秀的人管理國家」、「人才立國,精英治國」,是新加坡多年來秉承的思想。新加坡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人才的選拔使用方面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對人才的管理方面加強跟蹤服務,強化監督;對違犯法律法規者實行嚴刑峻法,促進了人才的健康成長,造就了大批潔身自愛的管治精英。 3 G+ ^; f2 |1 E( u; E$ W& o2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 c2 n3 c0 C7 m8 O
借鑒新加坡「讓最優秀的人管理國家」的成功經驗,香港也應針對新一屆政府管治團隊人才不足的狀態,努力「讓最優秀的人管理香港」。新政府用人應樹立正確用人導向:一是要樹立正確的用人觀念,不拘一格選人才;二是要公開選拔與善於發現和錄用現有的人才相結合,因為有的人才不一定願意公開招考;三是要合理使用人才,努力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因人而異,量才適用。須知管治班子人才不足,將極大地限制包括創意產業在內的本港各項產業的發展,並使政府施政坎坷難行。 6 X: B- w4 s9 Q9 d+ v*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