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輿論的焦點是《南方周末》和《炎黃春秋》遭遇的輿論打壓,尤其是《南方周末》編輯部的公開反抗。此外,溫家寶的改革形象也宣告終結。
7 Q4 K6 k7 S9 s- R8 J公仔箱論壇5.39.217.76; H3 ?7 j" Y& p2 R/ O1 |
《南方周末》抗議新聞審查事件日漸升級,海外媒體的報道和評論幾乎趕不及更新。《紐約時報》的最新報道指出,這是“一些中國新聞從業人員罕見地公開對抗一名高級審查者”。報道說,“近年來,中國媒體在某些類型的報道上越來越自由放任,比如對名人和體育明星的聳人聽聞的報道。然而,對政治問題的審查依然很嚴格(儘管政府官員通常聲稱不存在任何審查),這些限制日趨招致新聞采編人員和公眾的公開批評。”
; A0 b0 K$ o {% F' ~tvb now,tvbnow,bttvb
7 r* f7 M3 t. }" X, Z( E5.39.217.76報道引述香港中國傳媒研究計劃(China Media Project)的研究員班志遠(David Bandurski)的分析稱,判斷這是一起孤立事件還是顯示什麼趨勢還為時尚早,《南方周末》前記者的公開信就是向北京叫板,要求高層表態。“這封信是在說,攤牌吧,告訴我們你們對於開放究竟採取什麼立場。”
4 U/ M: P* I9 _4 |+ N3 a公仔箱論壇; c( l* I3 y! l( Y
左右開弓,腹背受敵?
: A8 X5 v+ c/ @' F. z7 L# l- T% A公仔箱論壇
, K j/ G* ]- g0 Z1 n# m5 H$ dtvb now,tvbnow,bttvb《紐約時報》的報道同時描述了北京《炎黃春秋》雜誌網站一度被關閉的情況。香港《蘋果日報》發表評論《左打右也打,習李新政的形象已蕩然無存》,更進一步談到此前“毛左”網站《烏有之鄉》被禁言。評論認為,“新年伊始,兩家在內地享有言論開放聲譽的媒體《南方周末》和《炎黃春秋》先後遭到當局嚴厲整肅,前者社論被閹割,後者網站被關閉,一南一北,遙相唿應,是當局打出的組合拳,擺明是一舉封殺自由派的輿論平台。如果說,去年4月《烏有之鄉》等網站被關,是打壓'毛左派',那麼今次兩份媒體被打,則是教訓自由派,套用中共的邏輯,就是左傾抬頭反左,右傾抬頭反右。習近平上台不久,重拾‘左打右也打’舊招,令新政形象蕩然無存。
/ h9 m. V) t/ ]0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0 D1 o6 `* b# j4 I! b) @公仔箱論壇評論認為,“事實上,以北京的政治標準衡量,《炎黃春秋》少有‘離經叛道’之作,但對中共而言,最可怕的是它旗下雲集一批包括太子黨在內的自由派人士,他們人在中共體制內做官,思想全盤西化,經常發表自由、民主、人權等‘普世價值’言論,使其網站淪為黨內異見人士的‘輿論平台’,與烏有之鄉並稱‘左右兩大山頭’。”評論說,“去年,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倒台後,北京順勢封掉了烏有之鄉,令毛左派大為不滿,這次習近平收拾《炎黃春秋》,沒甚麼借口,但也算是對毛左派的安撫。”tvb now,tvbnow,bttvb3 H5 K) I1 o7 a+ ?3 ~8 n0 B
公仔箱論壇9 _3 p9 o" b% P$ X- A2 J
總理跛腳,改革無望?
0 f, l; ]/ o, q% A公仔箱論壇
( |( H6 I; j- o8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香港《明報》的評論則談到一度被當作體制內改革標杆的溫家寶的形象。評論說,“溫家寶從中共十八大閉幕(11月中)算起,任期到3月中應該還有四個月,雖然是看守政府,還可以有很大的發揮,因為他還得負責起草和宣讀最後一份政府工作報告。然而,種種跡象顯示,他已經成為跛腳鴨總理。”
! B6 Q4 y3 B: a. B5 O8 k; t4 u
/ e1 ^* h5 i' m4 o;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雖然習近平和李克強對溫家寶的面子照顧有加,但是評論認為,溫家寶成為跛腳鴨總理的最明顯標誌是,他說了八年、去年還高調宣布會在年底推出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最後還是沒有如期完成,最大阻力相信還是來自國企,特別是壟斷性國企,這種情況“使得改革難上加難,而這些障礙,又不是一個跛腳鴨總理可以擺平的,故只能留待下一屆政府來處理”。此外,評論認為,另一個溫家寶難以推展的政策是房地產稅,“上海與重慶作為試點一年多以後,再也沒有新一批試點城市的公布”,“要借房地產稅來改善貧富懸殊,以及增加政府稅收,就因此而無法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