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徐家健:「鬧爆文化」與傳媒競爭的後果前因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2-11-26 09:12 AM 編輯
; b4 Q0 V( |* D" S, G  V
& d  T, a7 J8 Y' R" r" ];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徐家健:「鬧爆文化」與傳媒競爭的後果前因
, o: q. m2 V6 r* ]$ c5 U, ^" `7 ?tvb now,tvbnow,bttvb
& k  Z$ v. w3 t( \8 G) H; o" ?
公仔箱論壇: S( J4 h: Q. f, W, R( x1 h
昨天跟一位在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工作的經濟學家晚膳,討論到「財政懸崖」(Fiscal Cliff)的問題,其中有同意有不同意;同意的,正如我上周所料,選舉結果並沒有減低因兩黨分歧而導致的政策風險,這談不上是什麼內幕消息吧?不同意的 是,我認為CBO及傳媒普遍誇大了財政懸崖的影響。財政懸崖除了加稅,亦會削減政府開支,這些開支的其中一部分,正是推高就業市場「隱性稅率」 (implicit tax rate)的元兇。姑勿論你是凱恩斯還是供應學派的信徒,要知道財政懸崖對整體經濟的影響,並非是一面倒的。
, G& \" n6 X3 x1 V' I1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u* ]+ D/ ]+ D4 p" W# m' j
美國首都Washington DC一向是一面倒票投民主黨的,為政府工作的人當然喜歡大政府,在CBO工作的朋友亦十分「凱恩斯」,幸好當天晚飯吃不出火藥味來。近年美國社會愈趨兩極化,香港讀者可從網上看看經濟學家Brad Delong和我老師莫里根(Casey Mulligan)的言論,莫里根曾在他的blog打趣地說:WhenProfessors Krugman and Delong came to agree with me, I immediately realized that I was likely wrong!如果老師是「兜口兜面」向兩位說出這番話,定會更有趣。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P3 x- W; S1 }
0 x, `# t+ v1 |( ^
互聯網的興起有否加劇了社會兩極分化?香港近年的所謂「鬧爆文化」,跟傳媒的運作又有什麼關係呢?' C# y; `6 {2 {4 F% X; r
公仔箱論壇$ N7 a/ a0 L- P$ w8 a
Web 2.0時代百花齊放5.39.217.76/ p  e; Q6 l; W1 Y
5.39.217.76( W5 W" Z& Q% k( S" b0 S! c; ]% A
互聯網對唱片及電影業的影響,同欄的天卓已剖析入微。在Web 2.0時代,人人都可以唱歌拍片放上網,實現了AndyWarhol所說的everyone will be world-famous for 15 minutes。「長尾效應」(long tail effect)是指各行各業隨着互聯網普及,生產及經銷成本大大降低,消費者於是較從前容易接觸到不被主流市場重視的小眾產品,繼而打破了傳統八成生意來自二成主流產品的「八二定律」(80/20 rule)。過往那八成的非主流的小眾品味,在互聯網普及下得以百花齊放。公仔箱論壇5 b% E. M9 u) q; M1 T

: g' Q$ r: D- k* e+ n公仔箱論壇不過,當年芝大法律 學者Cass Sunstein認為,互聯網帶來的百花齊放,對政治或有不良影響。引用Sunstein的說法:「People restrict themselves to their own points of view?liberals watching and reading mostly or only liberals; moderates, moderates;conservatives, conservatives; Neo-Nazis, Neo-Nazis.【註1】」其大意是互聯網帶來的選擇,令各人只看或關心與自己想法一致的東西,社會於是變得兩極分化。如網民對經濟分析有興趣,「自 由主義者」(liberals)只會瀏覽delong.typepad.com,只有「保守派人士」(conservatives)才會到 caseymulligan.blogspot.com。
+ \% e& N7 x/ S3 O# B" @- V! r"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W0 T8 ?# D1 ^% }* U- Z' d
網絡導致群體兩極化?
( O" r! q& K8 R5.39.217.76
* }, K' Y3 Q7 I在最近芝大商學院Matthew Gentzkow和Jesse Shapiro發表的實證研究中指出,Sunstein所憂慮的「互聯網導致群體兩極化」是杞人憂天:美國網友的消費模式,並不是完全各自歸邊。一般網民 在網上接收到的資訊,比讀報和人與人之間的日常接觸,都更多元化。網上和非網上的言論主流,都是質素高和走中間路線的居多。愈是多花時間上網的「網精」,愈是喜歡到不同網站接收資訊;至於偶爾上網的人,則多瀏覽主流網站。這樣的消費模式並非新鮮事,跟聽音樂看電影的習慣一樣,大眾主流始終是主流;小眾「發 燒友」還是什麼音樂都聽、什麼電影都看的【註2】。
* w0 O2 }. Q( Q) ~% k8 [
$ o0 c0 B& L# M. g$ H% q公仔箱論壇想深一層,要「鬧爆」先得到「對家」的網頁看看有什麼「抵鬧」。我不得不同意凱恩斯的名 言:Practical men, who believe themselves to be quite exempt from any intellectual influences, are usually the slaves of some defunct economist。寫文章,不怕你鬧,只怕你不看,看完同意與否,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tvb now,tvbnow,bttvb' d; u. [- t& Z( U/ r# i' s; d
5.39.217.761 J3 I/ }  g/ u( M& n
傳媒壟斷的副作用
0 e/ b# l: o; w) N- a2 h" S" W

+ O" O6 i4 ^: n; z" [;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我不是說社會沒有分化,美國有,香港亦有。說過了,大選結果顯示美國今天的分化跟人口的組成有關,互聯網和其他傳統媒體一樣,只反映了社會的不同意見。但香港的情況可能有點不同,網上的「鬧爆文化」,似乎不如受發牌監管的廣播傳媒般和諧。這是互聯網惹的禍嗎?
' o0 b( H( D$ w; p6 h# B% Q. k4 N5.39.217.76

, ^2 d# Y: P" {tvb now,tvbnow,bttvb香港跟美國的情況當然不同,但不同的並非因為美國沒有「高登仔」或「人網精」,而是廣播傳媒在美國競爭較激烈。香港網民高度關注無綫電視《新聞透視》早前一集「鬧爆文化」,又嚴厲批評亞視直播的《關注香港未來》,而剛巧兩家都是受發牌監管的廣播傳媒。8 d6 T* c4 t5 [  i/ X; v( m  B! t
5 h+ n2 U: x1 B7 T& S) H
天卓上周已解釋過壟斷免費電視的禍害,港式的網上「鬧爆文化」,不是因為向下沉淪式競爭(race to the bottom);相反,「鬧爆文化」正正是在廣播傳媒缺乏競爭下孕育出來的。公仔箱論壇: C" \' T3 j4 Q; @* V
3 D9 ]! T) l- p1 o

' t2 O6 m8 ?8 c6 o#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註1:Sunstein,Cass. Republic.com Princeton, NJ: Princeton0 E5 n) y' f# ?0 c
University Press, 2001.

3 j$ J# H# U% Y. T. A3 T2 Z& Atvb now,tvbnow,bttvb
5 ?' z9 Y" @5 N$ X; Q, S3 \# u3 C
註 2:Gentzkow,Matthew AND Jesse M. Shapiro. ”Ideological Segragation Online and Offlin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26, 2011: 1799-1839.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w2 n: A! J0 x# u

1 C+ e% C5 B2 B& y) [公仔箱論壇

$ i( {9 C  n6 H壞文化與市場競爭的經濟分析.五之一
$ X+ ~- P; r* ?6 q* V% L公仔箱論壇

, ~! j4 a+ g- X4 u# o5.39.217.76- X$ Y  y# R+ s; q; C$ Z' N

- a8 k* P- l& {) x7 J4 W2 K1 Etvb now,tvbnow,bttvb作者為克萊姆森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