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行止:有始亂終棄先例 亞小對美戒心重
" a- X- A3 k. u, q9 S- L% J2 P+ p
) K$ [3 w* @! T4 _8 f5.39.217.76+ \: c" d: g; M* h
一、奧巴馬總統周一(十九日)訪問緬甸六小時,以時間緊迫為由,不去新建成首都內比都(Naypyidaw.皇城)而於舊都仰光拜會 總統登盛和會見反對黨(全國民主聯盟)領袖昂山素姬,「會餘」還赴仰光大學發表演說,真是時間盡其用。雖然緬甸軍人集團仍緊緊控制國會和各政府部門,惟已有限度開放商貿、局部解除報禁以至在人權上對「普世價值」靠攏(選擇性地分批釋放了數以百計政治犯)。緬甸軍人政府總算對美國的「基本要求」作出一點讓 步,美國於是眼開眼閉,對緬甸釋出善意兼「善款」。據貝特專著(見十四日本欄)的「內幕分析」,早於奧巴馬上任伊始,基於區內六億人口這個大市場及扼控溝通中東—亞洲的海路,美國便「優化」傳統只注重東北亞的外交政策,把東南亞列入 「議程」;在該書第九章〈加強與東南亞聯繫〉,作者指出爭取極具地緣重要性及有豐富天然資源的緬甸「疏中親美」,便成奧巴馬政府「重返亞洲」不可或缺的一步棋……。公仔箱論壇. u* c6 M7 ~( m5 F v5 @2 R& n
5.39.217.761 U; M0 W' B* d* |+ x$ J) v+ q) P
從種種迹象看,美國這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績(有關論述請參考去年十二月六日本欄:〈爭取美國「回緬」 緬甸疏離中國〉,收《以港為鏡》),美國與過去被其拒諸門外的軍人統治國家「發展友好關係」,是二十一世紀的新思維、新策略;據說美國的緬甸事務特使、亞洲安保專家米切爾 (D. Mitchell)正在撰寫一本有關著作,闡釋這種有違傳統的外交政策。非常明顯,外交策略的改變,是站在普世價值冠冕堂皇的理由下進行,但骨子裏的目的 在圍堵、孤立中國,不言而喻;當然,與此同時,美國加強與有關國家的商業聯繫和軍事合作,以獲取有形和無形利益。以緬甸為例,多家美國跨國企業已經開始或正籌劃在緬甸開業,而向來「軍事靠中國」的緬甸,已答應明年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以美國和泰國為主的東南亞多國「金色眼鏡蛇」軍事演習。不難想像,下一步必然 是緬甸大購美國軍火……。7 l+ j% I7 s6 J8 Z# F
7 J; W L& j* j0 h7 {3 K據本報昨天報道,奧巴馬在仰光大學演講中,盛讚緬甸政府准許人民抗議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在大河 (Irrawaddy)上游興建耗資三十六億美元的密松水壩,「因為那違反人民意願」,美國總統顯然在煽風點火,中國萬寶礦業開採緬甸西北山區的銅礦,看 來真是凶多吉少;從近月來該區的群情看,此一中、緬互惠(也許只有緬甸統治階層受惠)的龐大計劃亦極可能功敗垂成,半途而廢,這不僅僅是該區人民亦是美國的勝利—據昨天《大河新聞》消息,此礦區的民眾抗議活動已升溫升級……。. u) A3 W) l/ H/ x# k# _
, E J7 b$ a7 I, w" E
( y5 x l0 ~. J o/ Q. o5.39.217.76二、採取「更寬鬆」外交政策既成新世紀的國策,難保美國不會在「可見的將來」派出北韓事務特使長駐平壤,亞洲亂上加亂,似不可免。
0 l" R w/ C9 N3 g. `0 p公仔箱論壇, C |9 T$ o" E5 ^
與中國大做生意的東南亞諸國已陸續加強與美國軍事和貿易聯繫,迄今為止,仍與中國關係密切的似乎只有柬埔寨,但看情形不久後亦會和美國稱兄道弟;剛剛訪問該國的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已同意派出一組美國特種部隊教官訓練該國的反恐部隊(柬埔寨何來恐怖組織?!),看來兩國很快會有進一步軍事合作;值得注意的是,鐵腕統治該國二十餘年的首相洪森,有二名兒子在美國接受軍事訓練……;奧巴馬在緬甸時公開呼籲洪森「走緬甸的路」即向美國靠攏,如此「坦率」,看來「幕後 工作」已有成果。
5 f1 Y' K ^! j" f5.39.217.76公仔箱論壇$ h( D/ S* F( u% M5 P( F7 }0 q4 W
在未完成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兵的現在,近日中東因敍利亞「內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交火而大亂,這種亂局反映在暗示中東將烽火連天的「阿拉伯冬天」是目前的「潮語」上。顯而易見,所有這些「亂」,美國均牽涉其中,那意味美國「無暇東顧」,不過,美國並未因此對「重返亞洲」的行 動稍有鬆懈(美國實在極度擔心中國迅速崛起至她無法控制的地步),而是把部分圍堵(美其名曰「保障區內安定繁榮」)中國的工作外判給澳洲。在吉拉德治下,澳洲已全心全意重投美國陣營,兩國剛達成的協議,令美國在澳洲駐軍將由目前的四百多名增加至二○一四年的二千五百餘人,澳洲還同意讓美國在其北部地區設立 「間諜衛星追蹤站」;目前兩國未達成協議的是澳洲不准放寬美國艦隻進入其海域的數量與次數,但此事不難解決,以澳洲「討價」的條件是美艦在澳洲船塢維修的「商業合約」—美國防部嚴格規定美艦只能在海外進行例行維修,所有「大修」均須在美國國境進行;不過,涉及經濟利益的事,是沒有不能解決的。& e3 k8 w& ?/ w" q1 t) |9 _
) m* J3 ` x4 ^雖然近月來中國與俄國達成多項互惠的經濟協議,令兩國關係空前密切(普京當選後設「遠東發展部」〔Ministry forFar East Development〕,致力開拓遠東商機,中國當然是首選的「夥伴」),北方暫保平安(眾所周知,與我國有四千多里共同邊界的北極熊並非可靠盟友),但從南韓到澳洲諸國相繼為美國「收買」,而此中的日本、菲律賓和越南,有美國撐腰,隨時會「鋌而走險」,令區內局勢隨時發生突變。這種形勢,對中國的經濟 建設,當然大為不利……。5.39.217.76& E. Q9 _+ z. d+ K; F; W2 Z4 w& |
! W4 `$ j# o$ _+ C# @- g亞洲「諸小」對中國怕得要死,皆因歷史因素及國人未富先驕、財大氣粗的傲慢態度有以致之(大家應該記得本欄年前所寫李光耀的有關看法),這使美國「重返亞洲」的策略成效不小。不過,有背棄越南吳廷琰政府的前科,亞洲「諸小」很難與美國推心置腹,因為受國內民意的牽 動,美國執政者很易拋棄「盟友」以爭取選票……。這種情勢不僅令亞洲「諸小」和美國勾搭的同時,不會抽掉通往中國的橋樑,奧巴馬踏進緬甸國門前夕,該國陸軍總司令正率團參觀珠海的國防展覽,另一軍事代表團則在西安訪問,便是緬甸腳踏中美二船即無意與中國決絕的安排。另一方面,這種情勢亦為北京的外交活動留 下更大空間,除與因此不會絕對倒向美國的亞洲鄰國大做生意之外,應通過實際行動,剔除讓這些國家有受中國文化、經濟和軍事「主宰」的隱憂;與此同時,中國也許可動員一切力量(發揮「軟實力」),於美國國會山莊進行游說並和眾多政治中立的美國民間組織建立友好關係,那對中國有利,不在話下。不過,這種工作能 否成功,先決條件是中國得認同美國主導的「普世價值」。北京願意這樣做嗎?大家不妨留意事態的發展。5.39.217.76: c$ y" u' n" \7 Y$ a$ L6 X
, Q8 H$ X: J/ Z9 ]" J9 m3 j" E4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