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2-11-13 07:56 AM 編輯
3 c9 e8 v V+ y4 Y# s5.39.217.762 x2 r& ? i" y
袁彌昌:港人思維版圖獨步全球tvb now,tvbnow,bttvb) z& O+ e6 O7 y! ?' [+ @
tvb now,tvbnow,bttvb" E; s9 {" w! W |8 A
/ h4 ^% u2 M( U4 s' e6 h$ x根據《經濟學人》的統計,香港今年上半年的外國直接投資(FDI)高達四百多億元,只排在中國和美國後面,明顯具備一定的天時地利;但近來的示威活動卻愈來愈多人揮舞港英時代的龍獅旗和米字旗,懷緬港英統治。
% Q4 U2 j7 a9 v8 q% L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3 @, K% t. m e2 c5 }; Y: m
當然,大家明白只有極少數人鼓吹港獨,香港亦絕無獨立的可能,可是這些人除了向中共抗議之外,歸根究底還是香港的根本優勢漸失,導致港人坐困愁城,失去昔日的驕傲,無奈之下,連米字旗也祭出來,視作唯一的驕傲。
9 f1 e$ ?! h# j; N; K5.39.217.76
: E7 W3 o" u. n% z" z b' A不過,香港真的優勢漸失,非要倚賴中央或靠自己發展科技才有出路嗎?事實上,港人一直都享有一種非常獨特的優勢,只是沒有察覺到而已。5.39.217.766 K1 P. I5 V3 v6 q3 h1 n9 y
# d% m, r l6 | S糅合中西 靈活權變3 T# |$ |( _2 x* [
5.39.217.761 L) `1 ?( J: ]
在Richard N. Nisbett所著的The Geography of Thought: How Asians and Westerners Think Differently...and Why(中譯《思維版圖》)一書中,講述康螢儀教授與她的研究團隊曾跟一些港大學生做過實驗,發現只要向香港人展示一些跟東方或西方有關的圖像,他們就會根據圖像以相關的東方或西方思維方式來思考。當然這種情況在一些美籍華裔人士之中也可找到,但論到長時間同時受到東西方文化影響和薰陶,香港的程度則遠比 世界其他地方為高。tvb now,tvbnow,bttvb2 e5 [2 E, ~/ ^2 h
& {3 p$ u. I4 g由此可見,港人這種思考優勢是一直存在的,可以直接利用的,而且在世界上是非常罕有的。當港人普遍認為香港的優勢主要源自西方的價值和制度,他們又有否想過港人做事靈活,其實很可能跟我們的中國思維方式有關呢?
+ c, q3 ^9 K0 m& `4 X5 \, L! r4 m& T; y) F% b) h8 h* O; E0 W) n
靈活者,權變也。權變乃中國思維方式的一大特徵,所謂「權,反經而合道者也」,懂得權變者雖違反常規和教條,但做法卻與「道」暗合,因而最終能脫穎而出,取得成功。
2 }8 S5 g+ {- V `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3 k6 u. a& n% y4 q
《孫子兵法》亦有言:「勢者,因利而制權也」,明顯權變也跟「勢」這個觀念息息相關,要懂得趨勢就利,才能達到權變的要求,所以才會出現孟子的「雖有智慧,不如乘勢」,最後再由曹仁超改為「有智慧不如趁勢」,作為一種不同於西方的投資智慧,並在香港和內地廣泛流傳。故此,香港在本身體制之外的優勢,很大程度是 基於西方的理性與中國的權變這兩種不同思維方式結合的產物的有機性結合。4 N: O2 i: m7 f& z/ ?. @% |
tvb now,tvbnow,bttvb1 W6 B0 k/ Z" k- P+ A5 ?
要同時具備這兩種思維方式的難度,事實上是遠超我們早已掌握這種能 力的港人所能想像的。最基本的問題就是中國與西方邏輯體系上的重大差異:在中國的思想傳統中,有時候是可以同時聲稱某事物在同一方面既是又不是的(例如「無為而無不為」),即對於任何命題A,A和非-A(有如矛和盾)是能同時在場的,而這一點已打破西方邏輯中的「同一律」(law of identity,即A = A),以及「無矛盾律」(law of contradiction)這兩條西方核心思維規律。
; W1 i, O1 g+ g! a, T: o1 `tvb now,tvbnow,bttvb) i; C8 p" R/ p. n! L4 l
換句話說,這是西方人極難跨越的思想和文化鴻溝,但港人卻能無師自通,把兩者調和,繼而運用,這是殊不簡單的。
0 l" M0 Y2 E( ^0 B) D*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k" L+ Q4 i9 s8 v9 d0 c
西方思維 着重邏輯
- ]/ a2 z2 C- {; W; N$ B' _5.39.217.76
V5 O4 a* p! g1 D1 s公仔箱論壇另一方面,西方思想的一個重大缺陷是刻意把事物模型化——建構一個理想形式,甚至想要把不能模型化的事物也模型化,導致現實和其模型之間的斷裂無法填補,有時候他們還不得不把此一理論的缺失再加以理論化。這問題使西方思想幾乎對所有與行動和事物演變有關的事情也無能為力,以致西方軍事與管理理論中大多只能把 注意力放在技術和組織上面,反而對戰略和行動這些方面從來沒有任何重大建樹。
6 l( Y$ a% j8 j Q: G- r公仔箱論壇
]6 A5 s9 l! T. Q, Q3 g公仔箱論壇由於西方這種把形式與內容分割的做法,再加上他們堅持做法須合乎西方邏輯,結果產生許多學術上的無稽之談。& M- P" Z7 ]$ a8 d
& P& l" P* b: e筆者想藉此指出的是,香港人從來也沒有把自己的思考優勢,以及它能夠補足西方思想盲點的特性,轉化為香港真正的優勢。正如張炳良教授在其〈教育樞紐應連接東西方〉(刊2012年6月6日《明報》)一文中指出,香港的大學只沉迷於表面的院校排名和量化評鑑遊戲,他呼籲「作為東西交滙的教育樞紐,香港的高等院校 應要發揮貫串東方與西方文明和學問的作用;國際排名本身並非至為重要,關鍵的是能否滙通東西、創建新知識和新思維,既向東方傳播西學,也向西方引介東學傳統,整理或再造亞洲文化與思想的體系,以期對全球文明作出貢獻」。
, }4 R& p4 ]/ I0 N. y; e; `5 ?5.39.217.76
( `4 T1 F9 a7 h- }0 X) utvb now,tvbnow,bttvb試想想,如果香港的高等院校把這種思考優勢加以研究和整理,再運用在管理、投資、策略這些範疇上面,那香港便能夠有自己的一家之言,毋須整天拾西方人牙慧;長遠而言,香港還可藉此成為人才和知識出口「國」,擺脫現時嚴重依賴資金流入,以及過分側重金融和地產等產業的困局。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Z3 ~$ m ?0 `9 z
1 p* ~4 P& W! R0 F確立定位 自成優勢5 l* U; B8 @6 Y6 A. ?* G
公仔箱論壇, T, H9 y6 t1 P
不過,港人的思考「雙核心」優勢是有時間性的,如不好好發展的話,可能會於十至二十年內消失,這與回歸前全盤西化、回歸後卻急轉彎一面倒向中國化有極大關係。這種「一面倒」政策正逐步侵蝕港人這種在世上屬於罕有的特質。5.39.217.76 W, r" }5 W. K: L4 c/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v" P: _/ |
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在目前這個轉換期裏,港人的西學不行,國學也不行,可以預見不久就連原本在思想上為東西方接軌,以及擔當中國與國際的橋樑的這些基本條件也滿足不到,這樣想不淪為中國的一個普通城市也不成。& m: j8 z% D2 h2 a/ ?
- z9 Y4 V! _0 g5.39.217.76所以,如果港人不願看到中港融合逐步演變成香港受內地同化的話,那麼就該拿出點實力來。假如香港真的只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沒有重大作為,一方面盼望中央送大禮,另一方面只看重香港現有體制和硬件上的優勢,自己沒有一點本事的話,那麼受內地同化便實屬必然,沒有什麼好惋惜的了。故此,香港在與大陸的博 弈中,必須知己知彼,重新確立自己的定位和優勢,以及具備在國人面前足以自傲的板斧,否則根本不存在任何叫內地反過來跟隨我們這一套的可能性。
/ k9 S" }6 R; }1 J( \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i0 M# R! @, p! ?7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