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月是兩岸「九二共識」形成的二十周年,兩岸分別舉辦了相關的學術研討會,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更在十八大政治報告裡將九二共識列入中共黨的正式文件中。 九二共識的基本內涵是「一中各表」,而其操作原則則是「擱置主權,先易後難,先經後政」。依循這個原則而來的認知態度則是:一、兩岸互不視對方為敵人,而是視為經濟夥伴;二、兩岸盡可能理解對方需求,尋求共同利益,共創雙贏。 總的來說,由九二共識所導引而來的兩岸互動模式,計有以下幾個重要元素:一、「先經後政」的實際操作,表現出化政為經的效果;二、「先易後難」的實際操作,表現出化難為易的效益;三、「擱置主權爭議」的實際操作,表現出互不否認治權和管理權,並且以尋求共同利益暫時替代雙方的主權立場作用。 一般認為,九二共識基本上只適用於支撐兩岸制度化經貿關係的運作,而無法適用於支撐兩岸制度化政治關係的運作;必須通過九二共識的升級版或另創一個新的兩岸政治共識,才能促使兩岸政治關係制度化。 另一種一般看法則認為,九二共識只通用於兩岸關係,而不通用於兩岸之外的領域。 九二共識的形成,一方面當然是在修補過去,扭轉兩岸關係基本的對抗性的格局;而另一方面應該是讓兩岸關係在破繭而出的同時,具有向前演化邁進的動能。因此,九二共識的形成,代表兩岸關係不能再往後看,而必須向前看,這就使九二共識的運作,不是內縮和內向的,而是具有往前從而往外的擴延可能性。 最特別的是,九二共識的形成,代表兩岸一起讓彼此的主權爭論暫時與實際的治權或管理權脫鉤,這就為兩岸解開過去難解的死結打開了一個突破口,從而也為兩岸關係未來的演化發展創造條件。 而且,九二共識的形成,是立基於兩岸的現實。兩岸的現實是兩岸的憲法的主權主張是互為重疊的,但雙方的實際治權或管轄權是分開的不相隸屬的。九二共識的內涵「一中各表」在反映這種兩岸現實的同時,也與我們憲法框架「一國兩區」相符合。 兩岸關係未來的二十年,或甚至更久更遠,必須通過九二共識,而不是跨越九二共識;如果未來要能夠形成新共識,也是由九二共識為基礎的邏輯延伸性的共識。因此,若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或朝更為積極良性的方向發展,就必須通過對九二共識的鞏固,並使其效益極大化,功能更為細緻化,才能獲得實現,抽離九二共識的鞏固維繫與深化,要談兩岸關係的未來,基本上是空洞的和抽象的。公仔箱論壇5 |2 A" s9 j( P" [7 Q! F6 {6 [5 c
tvb now,tvbnow,bttvb) w: _2 f* _- k! g)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A+ V% F$ I( T: x# H' u- h!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