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發展一日千里,粵港合作、經濟融合是大勢所趨,亦是香港避免邊緣化、推動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無奈中港矛盾日益惡化,港獨思潮方興未艾,為兩地合作平添陰霾和阻力,這不僅引起內地官員關注,也值得港人反思。
# B0 i+ `+ e/ [, E; a4 I2 [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強調要防範及遏制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維護國家主權,廣東省省長朱小丹亦指所謂內地「吃掉香港」、「赤化香港」的說法來自極少數人,都是不懷好意。他形容,香港與廣東是「親兄弟」,加強合作是兩地同胞的共同願望,符合雙方及國家根本利益,亦是大勢所趨。而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則指出,港獨思潮不成氣候,為香港長遠利益着想,大家應該少點爭拗、少點折騰,多點溝通、多點理解。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0 X$ ]- U( N2 I, j: Z
: t+ y, [+ b+ m( N' D
粵港是否「親兄弟」,見仁見智,但粵港合作是香港唯一出路,則是不爭的事實。很明顯,朱小丹的言論並非無的放矢,近年來,因雙非孕婦湧港產子、尖沙咀名店風波、擴大個人遊爭議、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內地水貨客等問題接二連三,對香港人的生活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部分政客趁機抽水,打出「反赤化」、「反殖民」等旗幟,甚至有人喊出「中國人滾回中國」、「香港獨立」等口號。「去中國化」思潮蔚然成風,進一步加深兩地居民的矛盾與誤解,阻礙融合發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9 _6 S: H# `* h
6 ?- j6 \% Y! S0 r9 }4 [% M a其實,中港居民的價值觀與生活習慣不同,因頻密往來而發生摩擦,並非甚麼大不了的事情,只要兩地政府正視問題,妥善解決,即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例如,回應港人對擴大個人遊的疑慮,內地當局已經擱置計劃;又如,針對港人質疑內地人炒高香港樓價,港府已向境外人士徵收買家印花稅,優先照顧本地需要。再說,有些問題源自香港自身,如名店風波是店方的做法不公道,雙非源頭在於終審法院對莊豐源案的判決,將所有問題上綱上線,歸咎內地一方,並不符合事實。有人藉此煽風點火,挑撥離間,顯然是別有用心。
% j2 I, v! I- n+ L3 O7 h& t0 |. y
5 L9 ~. f8 Y! _! a& Z4 A5.39.217.76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香港陷於內鬥內耗,一河之隔的廣東省則全力發展經濟,其國民生產總值在金融海嘯影響下逆流而上,由○八年的三萬億元激增至五萬三千億元人民幣,預計人均收入在今年將突破八千美元。在這種情況下,最令人擔心的其實不是香港被內地「吃掉」,而是香港閉關自守,自絕於人。實際上,廣東發展蒸蒸日上,經濟規模愈來愈大,愈來愈成熟,再過十年二十年,廣東未必有需要也未必願意再跟香港合作,到了那一天,香港不被邊緣化才怪。
" h. D8 k9 m" H8 J$ z$ g
9 H$ U+ t K7 l6 `0 a; c5.39.217.76總而言之,香港實行的是「一國兩制」,不管願意不願意,喜歡不喜歡,跟內地經濟合作是唯一的出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若「去中國化」思潮繼續發酵,中港矛盾繼續惡化,吃虧的始終是香港市民。1 i9 S* ]% U9 }' l- w
- |- q4 L4 m% f* b0 B3 z3 l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 d& [* V4 f) u# c
太陽報社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