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風:《環時》社評指港獨屬偽命題四點突顯京無意小事化大5 `$ @7 k: z" i# T, ^, S4 z3 |
v1 A' x; _( ytvb now,tvbnow,bttvb+ c2 u# @& ~9 K% a7 w2 W. P
「港獨」議題近日忽然成為政壇熱話,由港澳辦前副主任陳佐洱開始,到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到全國政協劉夢熊,一人幾句說得香港好像有大批「港 獨分子」,天天嚷着香港要獨立一般。當「港獨」議題猶如稻草人般被三位深紅背景人士大加鞭撻之時,一向立場也左的內地官方報章《環球時報》昨天卻以最高規格的「社評」層次,發表題為「『港獨』是地地道道的偽命題」的文章。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2 o0 ]* |- n0 N
% e- p0 h9 \6 v( v' N# {洋洋千字的社評,行文中如還港人清白,道出「港獨」議題四大分析,亦棉裏藏針提醒港人勿把「港獨」付諸行動。學者和時事評論員各有看法,而「共識」都是看來中央無意把港獨「小事化大」。
: C8 m$ O1 E2 e) N- l0 N5.39.217.765 H9 t" f- V/ A& }1 I0 Q7 n- V
解讀這篇社評,必先了解《環球時報》的背景。: d3 N' l. X8 V; O% m7 z
' a; d5 b: e2 [1 d9 `tvb now,tvbnow,bttvb《環球時報》是《人民日報》旗下的外圍報章,1993年創刊。由於以報道外國新聞為主,目標讀者亦為海外華人,所以報章在解讀北京外交政策上有一定權威。坊間 亦普遍認為,《環球時報》具軍方背景,而基於近日軍中調動有利於習近平,故老紀亦聽聞有人解讀文章為接近習近平觀點。: v* r! j' x# ?0 R, ~3 h5 d F
$ d0 M! W1 o- D9 e T! atvb now,tvbnow,bttvb姑勿論如何解讀,但從 報社以往社評,例如當王立軍案審結後,社評的標題是「王立軍案,正義是最後一個圖章」,又例如評論中國海軍東海艦隊在上月與海監及漁政部門舉行聯合海上演習時,該報社評是「中國海軍出來了,日越菲請適應」,可看出該報親軍方、親官方、親左派的思想立論。
$ }% Y. N8 \' @# T$ T公仔箱論壇
( _9 v/ d; x# D) V0 n2 P' A" H然而,同一方面,該報社評又有反省及善 意建議的態度,例如上月台灣「雙十節」時,該報社評為「美化當年國民黨政權是公然撒謊」,文章調子非常高,但也並非一味批評,文末也有有讚揚台灣及批判大陸的地方:「倒是國民黨政權的當年敗亡值得今天的執政者警醒。對歷史的這份敬畏之心應在今天的廟堂之上永駐。台灣有其令人尊敬之處……它探索民主的經驗和 教訓也會豐富整個中華社會的視野。」又可見該報也有較客觀及作為輿論監督的一面。
3 o1 Z8 Z& W% B+ y& g, u!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H/ g: D4 Q" y2 `/ z1 G說回昨天的社評本身。老紀從文本解讀出發,認為社評有四點值得注意。tvb now,tvbnow,bttvb) j" Z ~5 T+ R% I' y
8 n: R6 M+ U7 a9 p* X$ d
7 B7 Q3 u1 G8 T公仔箱論壇第一,是社評肯定港獨非港主流,而且只是少數人的意見,例如第一段就指「香港抗議者中出現少數揮舞當年港英旗幟……他們人數不多……」
5 `+ b: h! h' J公仔箱論壇% |; w* p6 A1 {8 P" q! [4 ~: \
& [/ U- |* H- c" N8 j1 n) G9 Ntvb now,tvbnow,bttvb第二,是社評認同港獨未有實質行為,「無論從政治、經濟、軍事各角度看,都毫無哪怕是成為一種有規模社會運動的可能性」,這正正指出港人的港獨傾向,即使真的有,也只屬言文層次,而未及運動層次,皆因「有規模社會運動」,其實可理解為「有組織的、為數眾多的集體行為」,而內地官方看來認為「港獨」未具如此發 展。: \) O6 d6 n8 y' r% i" ^
- I3 d4 N G: j9 b! O; d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f4 b, t5 n3 D2 b9 `9 P
第三,是社評無承認「港獨」出現,文中指港獨出現源自:「香港輿論近來開始稱他們是『港獨』,並有內地前官員接受港媒採訪,呼籲警惕 『港獨』。」內地眼中香港輿論,恐怕主力是《文匯報》、《大公報》、《香港商報》等「愛國報章」,而內地前官員又接受港媒採訪的,恐怕就只有月前出席新書發布會的港澳辦前副主任陳佐洱。耐人尋味的是,社評說完「港獨」的成因後,即指「但凡對香港地緣環境稍有了解的人都會相信,『港獨』是地地道道的偽命 題。」這兩句話,不少港人看在眼裏,都會相信是寫給陳前副主任看的吧。tvb now,tvbnow,bttvb; {" v; \, ^$ E0 m$ B. [
" g r p/ }" h% c1 k0 V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c. |3 r2 K K
第四,就是社評提倡內地應對這對分離想法有「包容」之心:「我們對香 港主流社會很有信心……我們願意相信,反愛國主義主張在香港的政治生態下總會有立錐之地,但它們的生存空間也決不會比立錐之地大很多。」相比起對台獨、藏獨、疆獨,所謂「港獨」問題在傾左的官媒眼中,也容許有「立錐之地」。. j0 `- r) C4 w
5.39.217.764 `5 N' y. b7 L* F9 N5 s& @
不過,讀者也應認識北京向來統戰策略是「打擊一小撮,團結大多數」, 對無意搞港獨或不認同港獨的市民,社評固然是釋出以上四大「善意」,但對於現階段雖只談口號的「港獨抗議者」,社評亦毫不客氣的警告他們,切勿把港獨付諸行動:「但香港喊『港獨的人如果往前走,上升為一種行動,他們早晚撞上法律的牆,並碰得頭破血流完全是可以預見的。」先不論從現行法例對港獨行為,其實可 以「擾亂公安」之名制裁,日後若23條立法,更明顯是收「頭破血流」之效。. K! N( R, J' {# l( @; _6 W
/ ]- Z& ^- p4 f6 s
以上皆為老紀從文本分析解讀《環時》社評,為進一步加深讀者對課題的理解,老紀請來學者和熟悉中國問題的時事評論員略抒意見,供讀者多方參考。tvb now,tvbnow,bttvb8 `7 ?6 |3 D5 U) D7 z+ g: x
tvb now,tvbnow,bttvb0 R- z# j+ o, [, C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偽命題」可以有兩個解讀,一是被指說港獨言論的人是少數人,故港獨不是個命題;另一解讀是,那些人根本沒有說港獨,而是陳佐洱說成港獨,故也不是個命題。他指以自己所知,中央高層內認為港獨仍然不是一個話題,「是有些人思維『好左』而無限上綱上線,文章就是表達中央的訊息,但沒有責怪 之意。」他認為,中央只需一個電話就可以要有關人等「收聲」,毋須用社評去應付,更談不上是對梁振英不滿。劉銳紹聲稱,好清楚中央對梁振英沒有意見,中央亦沒意遏止香港的左派勢力。劉銳紹更強調,文章並不溫和,下半段表達了香港社會若繼續將一些經濟民生議題政治化,中央會有動作。tvb now,tvbnow,bttvb' [! p1 b& [' u i6 ?) W
4 f, r' x2 n5 s9 N: s8 E
資深中國問 題專家林和立則認為,《環球時報》是中央級大報,讀者層面廣闊,尤其是以知識分子為對象,文章有一定份量。但他認為,儘管社評的用字較溫和,但他認為文章有如「此地無銀」式地講及北京是有留意「港獨」問題。林和立又認為,文章雖然指港獨未成氣候,但同時亦肯定有人搞港獨的事實,他認為北京日後依然會在「港 獨」問題做文章,藉以收緊對香港的政策。公仔箱論壇7 F& [1 n ~6 F; u, N7 C4 m
tvb now,tvbnow,bttvb+ O) J9 O; Y6 s: W4 ?0 h4 Q, c! j
熟悉內地問題的時事評論員潘小濤則指,《環球時報》社評在應對「反中」、「港獨」等議題的「藥方」 開得正確,例如指出只是少數人意見、港獨難成主流,也認為現階中央毋須「太多插手」。但他認為如果不是為政治目的,那社評主筆對當前中港矛盾的解讀卻是錯誤,「把香港人揮舞港英旗,當成是因為香港要向經濟起飛的中國拿利益,明顯並非事實。」不過,他認為《環球時報》近年正正因為「左傾」,如提倡民族主義、 對外強硬等立場而獲得內地某些人重視,所以不認為社評是為清除香港「左毒」而開路。5.39.217.76$ N% r, I% w! \5 q8 O0 o, x
( k+ Z# _7 V9 R& v3 c
自言自己並非「中國專家」,但從文本分析的科技大學社會 科學部副教授成名則認同,社評反映整體上中央無意把所謂港獨爭議「小事化大」,一則港獨非主流,二則香港沒有團體操作「港獨」。他和潘小濤一樣,也認為社評反映內地某些人對中港矛盾的分析「真係無知」,「說香港人因為妒忌而揮動港英旗,是把矛盾過分簡單化。這不是收入問題,而是一國兩制被破壞、基本法精神 被摧毀,以及核心價值被衝擊。」他亦認為,社評有意強調中國經濟對香港影響,藉此說服港人無能力捍衞核心價值。
2 c' U2 o& M/ Z/ X) i6 q) s& F公仔箱論壇5 M" r; i: Q: x8 B7 R! u9 s$ w: B
《環時》社評:「港獨」是地地道道的偽命題(摘要) tvb now,tvbnow,bttvb g% e7 U- f4 f1 d5 }. y V
3 } z0 p6 ?7 y f公仔箱論壇以下為《環球時報》昨天社評的摘要。
7 ?9 N# K" W, r3 w3 E1 P0 _' F0 T4 n" ~# ^' S
今年以來,香港抗議者中出現少量揮舞當年港英旗幟的人吸引了輿論注意。他們人數不多,觀點激進,最常喊的口號包括「我們是香港人,中國人滾回中國」等。香港輿論近來開始稱他們是「港獨」,並有內地前官員接受港媒採訪,呼籲警惕「港獨」。公仔箱論壇% D g/ w' H/ B9 |- ?& r$ m
! e' c: t* y6 W8 s4 ?3 h* `5.39.217.76但凡對香港地緣環境稍有了解的人都會相信,「港獨」是地地道道的偽命題,無論從政治、經濟、軍事各角度看,都毫無哪怕是成為一種有規模社會運動 的可能性。當前被認為同「港獨」有關的激進分子亦對媒體表示,他們實際追求的目標是香港的「真正自治」,「不被中央政府干預」,談「港獨」只是一種口號。5.39.217.76. q# X$ h) U6 _/ H) d/ l
& I" t' g. c& |2 P; K
……內地沒有手段可以阻止這些苗頭,但香港喊「港獨」的人如果往前走,上升為一種行動,他們早晚撞上法律的牆,並碰得頭破血流完全是可以預見的。
5 x, `2 w. V. Y% v! r# ]# atvb now,tvbnow,bttvb
+ K1 _% Z) M: Y……我們願意相信,反愛國主義主張在香港的政治生態下總會有立錐之地,但它們的生存空間也決不會比立錐之地大很多。
5 ?" C& m7 ~# {( ?( A2 R
1 Z$ x7 J8 r( P+ s0 r2 k當前的「港獨」更多屬於抗議人士的「想像力」,是他們刻意標新立異擺出的一個「POSE」……打港英旗幟喊「港獨」口號,與在街市上裸奔的人心態其實差不多。
9 J1 [$ @/ ^9 k2 P$ b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Z' N" a6 s$ y
……香港這幾年示威規模比港英時期大很多,原因之一是今天的內地比當年的英國更不適應、也更在意這些示威。激進人士們實際在向內地「撒嬌」,以對抗方式套取自己的利益。公仔箱論壇* s `- j& y* _# }
w/ N0 X+ U2 }( k3 A
……我們只需放手讓香港自由發展,從長遠看不捲入其內部的利益調配,重要關頭能幫就幫香港全社會一把,但也不做過分,給香港的經濟優惠應適可而止,不讓香港社會對內地的依賴走過頭。$ S% u5 b/ S, l# r$ h2 n
5.39.217.763 f% h! Z* F+ \
……由於香港脫離中國的可能性是「絕對的零」,我們應有充分的自信面對香港未來的任何「不確定性」。
$ \, X! O8 Z# W, G' B8 g% S: }- i; [,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 R% G. D# j& X }# _( z- T' R/ q少數香港人鼓動敵視內地的情緒,根本原因是內地近年發展迅速,香港人對內地的優越感在流失。港英時代沒有比今天好的社會成就,一些人懷念的是那時香港與內地的落差。
5 e' c# }' `2 V, b0 `; otvb now,tvbnow,bttvb
. R: Q: j. T( i5.39.217.76……愛國主義在香港有雄厚根基,中國的不斷崛起應是夯實這個根基的過程,只有內地的巨大錯誤或者大得出奇的外力才可能使這樣的過程逆轉。歷史不會有那麼多意外,我們應放輕鬆些。相信香港的好運,以及國家的好運。tvb now,tvbnow,bttvb1 p! N6 O- e# s0 Y& D! [" d
, a' e e3 N# {/ R9 {5.39.217.76
/ x6 G; P, m# r/ `) d$ d; D; J% v- B5.39.217.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