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歐洲] 英逾十萬人示威反緊縮政策

數以十萬計的群眾周六在倫敦和英國多個城市上街示威及集加遊行集會,抗議首相卡梅倫所領導的聯合政府為了降低財政赤字,硬推經濟緊縮政策,削減開支,影響民生。警方說,示威大致上在和平中進行,全日只是有兩人企圖搞事而被捕。
5 [2 m4 |$ W7 X1 F
( j/ ~* q5 \$ G,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示威者高舉各式各樣的橫額和標語牌,部分印上「反對削減開支」及「卡梅倫宰了英國」等語句。在野工黨黨魁文立彬也在集會中亮相,上台向群眾發表講話,猛烈抨擊卡梅倫的施政方針。! L- }6 [! {$ q( S, q0 G8 ]1 S! l

) ~: K  a; F' l5 l( }. R  在倫敦,遊行隊伍長達48公里(3哩),示威者經過市中心購物區多條繁忙的街道,也經過多家國際大企業例如麥當勞和星巴克的分店。警方沒有公布估計的遊行人數,主辦單位聲稱,有警員告訴他們,示威者多達10萬人。1 X1 o" U4 s3 f% k
5.39.217.76# D+ a2 n! ?  D7 V. w
  當示威者遊行經過首相府所在的唐寧街時,群眾報以噓聲。也有示威者在一間星巴克分店門外大叫:「交稅!」
2 P* [! B' I8 X/ X( P- G/ k
' [6 Y7 @% E) f& k+ L0 y5.39.217.76星巴克成為示威者的發洩對象,因為較早時有消息指,該集團繳交給英國政府的利得稅,14年來加起來只是860萬英鎊(僅超過1億港元)。
告老還鄉!

英國15萬人示威游行抗議政府緊縮政策

  國際在線報道(駐英國記者 張哲)英國工會組織20日組織大型示威游行,抗議英國政府的財政緊縮政策。這是2012年英國爆發的規模最大的示威游行活動。詳細情況我們連線了環球資訊廣播駐英國記者張哲。
' Y4 d& X* D.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4 u( f% v9 `3 S9 V" o; p. K3 e
  主持人:張哲,你好!先給我們介紹一下罷工的具體情況吧。
& i' |/ a, q5 P2 o6 Z8 W" N7 V" ntvb now,tvbnow,bttvb' p: l5 B' z. C/ p2 u# N& i/ S
  記者:這次罷工是由英國工會發起組織的,全國有15萬人參加了在倫敦、格拉斯哥、貝爾法斯特等城市舉行的示威游行,其中包括了來自消防、護士、教師工會的成員,鐵路工會領導人克勞在集會上講話時號召工會成員參與24小時大罷工。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Q- b4 R: v9 R: d$ m* p7 W

3 g5 d0 r$ ]. U8 t9 I! @" k- W  主持人:工黨在這次游行示威中起了什麼樣的作用?
; b  `, G7 Y9 F5.39.217.765.39.217.764 v( _$ L$ u: m( n: f
  記者:工黨領袖米利班德也參加了游行集會。他在集會現場發表講話,指責卡梅倫首相頑固地抱著失靈的政策不放,給富人免稅,而把稅負轉移到了普通百姓身上。他向集會群眾保証說,如果他當選下一任首相,將對銀行家的高額獎金征稅,修建10萬套新住房,並且把全民治療體系私營化。米利班德同時表示,他不會許諾說大家會過上舒適閒散的生活,在收入和工作問題上,工黨會進行不同的、更加公平的抉擇。聯合政府的緊縮政策走得太遠太快,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已經失敗。保守黨主席沙普斯對米利班德參加反緊縮游行表示了不滿,認為這種情況說明他不可能認真地解決赤字問題。政府發言人表示,工會組織這樣的抗議是不負責任、毫無意義的。
( R  w2 p2 N& }4 V: b2 Z0 e) h; i' R9 I' \- @9 _4 x) l% Z4 o4 R: L: F
  主持人:目前各黨支持率如何?
4 m# x! `& @* p: [( w公仔箱論壇5 s8 J: T. @+ [& Y
  記者:根據最新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工黨的支持率目前領先於聯合執政的保守黨。在上個月英國各大黨派都舉行了秋季年會,在政策上進一步明確了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結果顯示,工黨支持率上升了2個百分點,達到41%,而保守黨的支持率下降到了33%。兩者相差8個百分點。與保守黨聯合執政的自由民主黨支持率保持在10%沒有變動。如果這種結果維持到2015年舉行大選,工黨肯定能夠再次執政。
7 g6 S/ I; x: i5 V.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