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醫學美容集團發生駭人聽聞的美容針事故,受影響人數愈來愈多,揭發的問題也愈來愈嚴重。當局證實,總共有四十四人曾接受相關療程,當中四人出現敗血症,三人危殆。事實上,本港美容行業長期處於「無王管」的狀態,到底背後還有多少亂象,根本沒人說得準。# l! M0 e. q: n5 a7 C
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原來今次出事的美容針療程仍未完成臨床實驗,全球醫學界皆沒有採用。美容集團將這種未經醫學證實的技術應用於美容療程,本身就是一項「高危動作」,把消費者當成白老鼠;加上美容院將療程外判,期間涉及多個複雜的醫療及運送程序,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對顧客身體造成難以估計的傷害。今次事件中,很可能是因為中間環節出錯,造成大量細菌繁殖,顧客美容不成反招禍,甚至有生命危險。5.39.217.76# f" N1 J8 u }+ Q4 O$ r
* P" a; Z6 B5 Z) V7 A G,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傳統美容行業變成一個涉及美容院、化驗所及私營醫生的產業鏈,不但增加出事風險,亦造成責任上的灰色地帶。對於今次事故,當局與美容公司各執一詞。美容公司企圖撇清關係,聲稱療程是由獨立醫生於醫務中心進行,而顧客亦簽過免責聲明,清楚療程只是保健行為,不是醫療行為云云;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則認為,若涉及抽取一個人的血液,經處理後再透過靜脈注射方式注回該人體內,毫無疑問是醫學程序,必須由註冊醫生監督或親自進行,否則就可能涉及無牌行醫。
4 V$ l3 Y" I7 F5 P& I! utvb now,tvbnow,bttvb
% F+ J# {* R+ y. v# P- A1 vtvb now,tvbnow,bttvb到底今次事件是否違法,該由誰負責,尚待當局進一步調查,但港府對醫學美容的監管嚴重不足,法例出現明顯漏洞,則是不爭的事實。有業內人士反映,近年美容行業泥沙俱下,業者為了吸引顧客,手法千奇百怪,療程五花八門,濫用醫學儀器的情況極為普遍,甚至有不法之徒以美容師代替醫生和護士,完全不顧顧客安全。今年上半年,消委會已經收到近五百宗針對美容業的投訴,當中有人被不良經營手法誤導,亦有人接受療程之後受傷,美容變毀容,花錢買難受,整個行業可以說是亂象叢生。
/ U! G6 \/ ]. r6 v+ M/ M
; \7 A `1 A6 J" F' u5.39.217.76事實上,上述亂象並非始於今日。立法會議員梁家騮透露,醫學界早於十多年前已經要求當局立法規管從事醫療的美容公司,以免他們推廣失實或未經醫學證實的美容方法;他三年前更已草擬私人條例草案,規定從事醫療業務的公司過半數董事須為註冊醫生,詎料曾蔭權政府竟以該草案阻礙基層醫療發展為由予以拒絕,令人莫名其妙。說穿了,曾蔭權治港七年一事無成,只懂推諉卸責,所謂「阻礙基層醫療發展」無非是推卸責任的藉口,官僚懶惰、不願做事才是真正的原因。5.39.217.76, h/ N. u0 }2 \: e0 i1 q4 Z# o
9 m. q$ o8 F9 X! V9 t6 ~2 Ztvb now,tvbnow,bttvb醫學美容無王管,亂象叢生何足奇。既然新政府認識到美容業的問題所在,就應該盡快撥亂反正,對症下藥解決問題。事實上,美國及內地政府皆已訂立專門法例,全面規管美容行業,港府照辦煮碗根本不難,問題只在官員有沒有決心而已。
3 s% m; `( K( y8 }4 v* L) \! z: I6 d; A; Z: K
公仔箱論壇0 H2 J1 x) i) P
( h& K* O; L/ m5 ^) V
太陽報社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