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悟:立法會選舉輸的還有壹傳媒6 V8 \& X$ O7 i/ P9 _. t" K
' m! }5 ?( a$ F: j
2 g' e) d( _# Z+ v9 l+ B+ c公仔箱論壇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各個政黨都在檢討得失,民主黨無疑是最大輸家,輸掉議席也迷失軍心,可謂元氣大傷;公民黨雖能保住議席,但公眾認定該黨出選策略失誤,變相拖累泛民選情,陳淑莊及余若薇告別議會,令人黯然。現時泛民紛爭不斷,令人擔心未來四年能否合作抵抗建制派。
1 M' m* W% l; Y, y+ z% a- i! B公仔箱論壇5.39.217.76& C w& ~$ a O/ {7 w- [
筆者追隨民主黨多年,今屆終於拒絕含淚投票,忍痛選擇其他泛民,原因正是不滿該黨走入中聯辦、贊成政改方案,然後又杯葛五區補選,到政府推出遞補機制議案時,非但不肯支持拉布,反而在場外反拉布。事情至此,情何以堪,民主黨形同建制派B隊,擁躉只能以選票去表達不滿。tvb now,tvbnow,bttvb% E% X9 D: ^. K+ U4 K p,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H% j3 e8 l4 f0 M. B1 l
民主黨本錢幾近耗盡tvb now,tvbnow,bttvb: Q2 H$ \* j; O0 }3 p
3 c, L6 b' O' G( `# r, A9 k
民主黨一直戴着平反六四的光環,吃着2003年50萬人上街的老本,但到2012年本錢已幾近耗盡,若把同樣的情況套用到傳媒生態,這次選舉大敗的,其實還有壹傳媒。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0 o9 z3 i$ |7 \7 x
4 F3 u; Z# ~3 ~9 _壹傳媒的老闆黎智英一向旗幟鮮明反共,對平反六四立場堅定不移,旗下報刊在2003年鼓動市民認清惡法,締造50萬人上街的歷史,可惜今次這場選舉暴露了《蘋果日報》和《壹週刊》的號召已大不如前,其偏頗報道手法讓人誤以為民主黨仍有很多人支持,但實際是趕客,製造出來的幻象也是民主黨失敗因素之一。
' H% y8 b$ I$ X g( ^2 R5.39.217.76
5 Z5 T# q" e9 }/ r. U公仔箱論壇《蘋果》自1995年創刊至今,筆者是忠實讀者,一直佩服該報創刊時期能殺出血路。該報在政治新聞的立場贏得讀者市民信任,最亮麗是反對二十三條一役,早在2002年市民未醒覺惡法臨頭前,《蘋果》已開始大力報道,記得2002年12月首個反惡法大遊行,主辦單位原先只估計有5000人參加,結果來了6萬人,是香港回歸以來最大型遊行。筆者一直認為,2003年的《蘋果日報》是香港新聞歷史上對政治及民心計算精準及處理新聞最細緻的典範,更是新聞記者道德的彰顯,新聞系學生應該一讀。& R( G/ z# b% V& ?2 U* ]1 V
5.39.217.76# p" Z$ {6 L4 n: p0 p# K6 i
事情發展下去,《蘋果》和《壹週刊》大事報道二十三條,結合電台的兩張名嘴(鄭經翰與黃毓民)每天都鞭撻政府,加上沙士民怨沸騰,才造就了七一的50萬人上街的歷史。那年頭的《蘋果》就像今天的學民思潮,從零開始反惡法,一步一步令民眾覺醒。公仔箱論壇+ |. n- D6 W0 D0 U7 e9 q& L1 g4 [
8 n# H# M' ^6 p- m當時建制派政黨和高官都說,市民是受到傳媒「誤導」才反對二十三條,那正好說明壹傳媒帶領整場運動,從印製遊行海報到煽動性的標題,對讀者和市民來說都是十分新鮮,最重要是說出民心所想,才能引起共鳴。自後每年七一遊行都是民間焦點,《蘋果》亦被稱為「民主大報」。
( m/ |; o' s- t) H. e7 ?3 }公仔箱論壇! Z# I. U/ Y$ @) J1 R \* b
然而,從2008選舉至今,《蘋果》跟民主黨一樣,做了不少讓讀者覺得失望的事,其中最大傷害的是2009年六四事件二十周年翌日,該報推出「雙頭版」,一邊是六四晚會,另一邊是獨家報道電盈主席李澤楷添丁。在忠實讀者眼中,報館把這兩宗事件放在等同位置,變相打破悼念六四是至高無上的「貞節牌坊」。往後每年六四晚會,總會聽到有人說,明天會不會又有某富豪名人再添丁,放上生果報頭版?有些事,讀者沒有忘記。5.39.217.76; W% A5 J6 u' c4 H5 W
. v3 l$ V( g& p4 `0 D"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蘋果》號召力漸褪色9 ~' j# _" A' E3 `
公仔箱論壇% \1 d1 ]$ F/ s5 V- a. J7 y% v
到了五區補選一役,誰都能看穿《蘋果》突然轉軚,補選只有57萬人投票,公投運動失敗了,較多網民把《蘋果》稱為「堆填區日報」,既是地理位置,亦是另有所指。
2 e* M7 w1 g7 U1 U0 |tvb now,tvbnow,bttvb
( C1 w% j- Q _8 y-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從六四雙頭版到補選變節,《蘋果》的號召力在泛民支持者眼中已日漸褪色,讀者開始以疑惑的眼光去讀報,不讓報紙的政治觀點牽着走,那種微妙的信任由報館親手破壞。
# j$ n4 f5 U3 S& G; r. V W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1 Q9 w7 h! I7 |- X3 t' E
外界常說建制派真幸福,因為鐵票是盲目的,才可以配票得如此精準;泛民從來得不到這種幸福,他們的支持者學識較高,擁有獨立思考,就算《蘋果》和《壹週刊》不斷為民主黨告急催票,老闆黎智英還走到數碼電台與鄭經翰主持節目,代民主黨拍心口保證不再走入中聯辦,但仍是換來聽眾致電痛罵。
$ n; P$ ~; k" u/ V- H1 X6 L+ M; ptvb now,tvbnow,bttvb
( a5 G% N# x/ Z8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選舉結果顯示壹傳媒輸掉光環,《蘋果》在選舉後頭版標題變成「泛民失策.負了選民」,反過來大肆指責民主黨和公民黨失誤,但在讀者眼中看來又是另一次變臉,而且來得有點無情無義。
7 j5 v- X8 |( ?& O: [8 r8 M5 e, r; ]4 Y' V
說到無情,另一個小枝節是《蘋果》在選舉前把風月版停刊,那其實是對讀者的另一次傷害。筆者不是馬迷,所以不會翻閱馬經,每次都連同風月版一同丟棄,但明白有一群讀者靠相關內容取樂,但報館以網絡盛行,風月版已沒人看為理由而刪掉,據說《蘋果》銷量只下跌二、三千份,影響輕微而「絕不回頭」。
, I) K3 D# l7 z0 x
8 f. `: l/ t6 D0 x" }1 |; V& ntvb now,tvbnow,bttvb那其實變相說,報館為某類讀者貼上「劣質」標籤,藉着刪掉內容把他們掃出門外。一份創刊時靠風月版打出名堂的報紙,到今天卻把支持者趕走,那種傷害不是每天看英文書、讀古文的人能想像到的。而那群讀者很多就是建制派的支持者,如今看風月版竟變成一種罪過,他們對《蘋果》大概也是「絕不回頭」。
( Y6 W$ i. E; J$ k4 O0 r" o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 E5 i6 v6 Z: C- W8 u! p6 a: j7 ]$ a x
當高登友都可以把范國威捧入立法會,為什麼《蘋果》聲嘶力竭地為民主黨和公民黨告急箍票,到頭來結果卻是敗得慘淡呢?若說人民力量和社民連等政黨因激進而得民心,為什麼工黨四位溫和的候選人都能當選呢?外界常說泛民需要新血,但梁國雄已56歲,黃毓民61歲,連何秀蘭也58歲了,為什麼他們沒有地區政績、沒有蛇齋糭餅都能入局?到底「因循」和「老化」是民主黨的死因,抑或是領導層與民眾脫節,掌握不到民情而不行了?以上問題既是民主黨的死結,也是壹傳媒必須面對的。
! j# [0 H. s* Z3 F+ ?$ ]! }9 ^/ Z9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C- y8 k* B: A" y! Q
重新振作未為晚也
- J( x: H6 o+ H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R$ n8 a& K+ d0 i
事實上,泛民的入局名單已說明,老化和因循不是失利的原因,正如梁國雄成為新界東票王,是因為他「一路走來、終始如一」,從來不會出賣選民。同樣地,若說老化因循是報館的危機,為什麼年屆76歲的李怡先生的文章還那麼鮮活?他的觀點明顯與《蘋果》的主流不同,卻敢於說出自己所想,最能得到大眾尊敬和認同。7 [+ F! z+ |# d( j
tvb now,tvbnow,bttvb+ ^. z0 n, N( V& ?1 g2 I& n9 @8 i
2003年七一以後,許多評論都說社會風氣改變了,加上互聯網盛行,很難再有民意領袖誕生,或者說傳媒很難再牽動社會運動。但見《信報》的評論文章仍受讀者追捧,林行止先生和練乙錚先生等人的文章產量不多,卻對社會有警示作用,數千字的長文點擊率數以萬計。
) e& @+ |0 ` j, m! ]: _5.39.217.76
3 P" Y2 Z$ [: y1 ~5.39.217.76且看學民思潮的中學生,赤手空拳就整個政府都動搖了,這個例子說明2003年可以,今天還是可以的。tvb now,tvbnow,bttvb* I: ~# f j* X1 k' ]# ~
7 h* I/ K8 V' @1 Z& J; B
由於市場中沒有同類立場的競爭對手,許多讀者(包括筆者)對壹傳媒的報刊都是含淚捧場,但已是邊看邊罵邊質疑。壹傳媒不妨回到2003年的原點,檢視到底缺少了什麼,只望重新振作,未為晚也。3 F: t& I; A0 d0 i. x8 f: s
" E& \3 ~9 H# d |* @
傳媒工作者謝謝李永達
' O" k# w3 T& @2 ]" b' Htvb now,tvbnow,bttvb8 V0 m3 |+ t$ n1 }& R" v1 `
民主黨慘敗,最令記者婉惜和不值的是李永達,皆因近年涉及地產霸權、地產商使詐、高官及特首僭建的新聞無日無之,跑房屋規劃線的記者都會求助於李永達,他在房屋議題上是做足功課的專家,令傳媒以至社會大眾受益匪淺,對監察權貴建功,算是有實績支持的議員,但市民未必容易察覺。) n0 D* M) a+ D9 u0 ^
+ D! C: a" A0 [) ?/ D! F% Z( ~- O1 Vtvb now,tvbnow,bttvb「高達」墮馬那刻,不少記者都同聲一哭,慘問:「以後房屋問題問邊嗰?」別人為他傷心,高達反而放得下,他落選後的發言落落大方,最重要是並沒有「擇善固執」,真心想檢討該黨跟中聯辦商談的路線是否背離群眾,並且承諾不會背棄民主黨。民主運動其實最需要跌到重來的精神,祝願李永達能捱過未來四年,繼續為社會發聲。
4 y5 l+ Q- g9 _7 r" Q k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1 o, D5 ?- S3 |2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