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社評:絕食難阻政策上馬 香港教育蒙上陰霾
, E; A3 P* @' Z, `6 U# P6 c5.39.217.76( \/ j- |2 K. m1 x o% T
+ G3 O- d5 p+ {( W' Q+ l0 f$ A5 p
反對國民教育科大聯盟昨天繼續在政府總部集會,要求政府撤回該科。這場由抗議、遊行到反對者走上絕食悲壯之途的公民運動,並未令梁振英政府收回成 命,以釋除各方對「洗腦教育」的疑慮。特區政府這種違背社會主流意見的管治,不僅進一步破壞與市民的關係、削弱社會的團結合作基礎,更令香港的教育事業發展蒙上一層陰霾。tvb now,tvbnow,bttvb; G- u+ R% Z$ F7 J" b
tvb now,tvbnow,bttvb0 B+ z( T- o1 Y8 O! u, T6 T
從「七.二九反洗腦大遊行」,九萬人走上街頭,反對推行國民教育科目,到上周學生、教師和家長相繼加入絕食行列,但政府迄今仍然寸步不讓。
& G1 m/ A4 L# V7 b公仔箱論壇% F' G) z% e; O: n5 ^
教育局回應學生絕食,以國教科委員會工作將展開,呼籲大家以冷靜及持平態度向委員會提出意見,輕描淡寫,低估家長對子女遭「洗腦」毒害的憂慮和憤怒。特首梁振英更向反對團體指出,「應該以事論事、實事求是,如果認為指引有問題的話,應指出哪一個部分有問題?」堅持推進國民教育政策不變。公仔箱論壇: `+ i0 i( `& Q8 ^3 E! y9 E
o7 w! R6 U( k; |# `- E可以看到,政府在管治上回應公眾訴求、不滿和群體衝突的機制,已有脫離現實之勢。隨着政府拒絕押後推行計劃,不再進行公眾諮詢,一意孤行,導致這項公共政策在形成和落實過程中失去市民信任,也喪失了政策施行的社會共識基礎。
6 x# d& P8 A9 f2 jtvb now,tvbnow,bttvb
9 K, F% h) Y7 ?昨天,反對國民教育聯盟原本要求政府在下午五時前回應撤回國民教育科的訴求,但政府不為所動;聯盟再把回應期限延至七時,並要求特首梁振英臨場,與反對團體對話,但特首也不作回應。
; V6 l$ ]& v; q3 \4 L)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o, w8 o5 l, {. w! ] \2 r
政務司司長晚上召開記者會,除了重複國民教育「非洗腦」的德性教育宗旨外,力圖把目前反對政策的視線從「撤回」轉移到所謂「教與學」的方法問題上,迴避民意民情。然而,扭曲焦點的理據無法令人信服。# m; Q+ Y4 k9 W#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2 f' @2 g8 H6 {6 E0 ]
很明顯,政府一意孤行,不僅進一步破壞社會內部的團結和合作基礎,也令國民教育政策所牽涉的行為主體,包括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各方,開始出現教與學的衝突和矛盾。
: O4 h9 d. s3 [- m% m5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R3 T$ x3 M3 V+ @* wtvb now,tvbnow,bttvb昨天開課日,那些推展國民教育科目的學校,有學生對科目內容講授表示擔心、教師對學校表示教材要「保密」的指引感到費解、家長對學校的「洗腦」疑慮難釋,反映在這種充滿爭拗情況下,即使強行落實計劃,但各行為主體的矛盾和衝突不休;更令人惴惴不安的是,此舉大大破壞教師和家長對學校的信任關係,損害香港的教 育事業,後患無窮。
: K/ X9 u) Y, h& M#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s# w( N% q6 B' F, z3 Y4 p# H2 @目前,政府堅持推展計劃,並強調教材由學校編制,當局提供的參考教材亦會交給國民教育委員會審議,故不存在政府「洗腦」問題。然而,由《中國模式國家專題教學手冊》針刺家長的神經末梢,觸發這場「洗腦風波」,政府的政策動機、教育目標和事件處理手法已然失去公眾信任。tvb now,tvbnow,bttvb- |# q8 `& u6 j5 z3 \
9 G; w! ]% r) {$ J% s- W
事到如今,面對教育團體各持份者的反對聲音;社會要求押後施行計劃的意見;教師、學生和家長的反對吶喊,政府應該先擱置推行國民教育科的計劃,再向社會公開諮詢,在理性基礎上議論達成共識,以此作為未來行動的基礎。公仔箱論壇* T3 i! X/ f5 Y7 z
5.39.217.76) T* A5 A: q9 z Q
這場國民教育「洗腦風波」,撇開香港內部進一步分裂不論,從教育事業的角度看,亦為學校、教師、家長與學生四方的關係製造猜疑,破壞相互信任關係,對香港教育事業發展帶來負面作用。5.39.217.76/ Y1 C t0 Z. c2 ^ q
! j# r( w, z# z4 ^# N0 c9 O) r可以說,由掌管教育的問責官員,到特首梁振英領導的整體管治團隊,在這場風波中推行政策的政治智慧和能力拙劣,這些批評或許過於苛嚴,但政府有效回應公民訴求和不滿的機制,與香港社會的主流民意、價值和取向出現扞格,影響社會秩序的穩定運行,卻清楚敲響了警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