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德媒警告:過於和諧,並非福音(圖)


5 T' u5 G7 b; |5 g% P8 Y5.39.217.76  g5 e! b" `: g2 ~  |6 \  V2 b2 u
默克爾今天(8月31日)結束了為期兩天的訪華之行回國。兩國政府均稱此行十分成功,德中“特殊關係”似乎再度獲得印證。不過,德語媒體在相關報道中均表現出謹慎態度。《日報》提醒道,在同中國這個遠東“新摯友”打交道時,不要忘了人權問題;《柏林日報》指出,德中過於和諧,殊非福音。) U& m# Y1 `+ i1 j8 D- R

# v. m( B4 r9 J. w6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日報》寫道:
) g( G5 C5 v( P, X' u9 N, X
6 z, t, Y. q0 X; r2 o) A' ~" G# s3 jtvb now,tvbnow,bttvb“人們忘了,默克爾曾在總理府接待達賴喇嘛,進行‘私人交流’,並因而激怒中國領導人。那是5年前。現在,這位德國總理每年都訪問中國,頻率之高甚至超過自稱是北京領導人之友的施羅德。施羅德幾乎公開承認過,他對經濟利益比對人權問題更感興趣。而柏林同北京這個威權政府間的關係還從未像現在這麼好過。···
: v0 _; v7 E8 f4 R" Y% h“默克爾這次訪華時不能忘了,要說依賴,那是雙方的。如果中國領導人表示願意談論歐元危機,並不是因為中方對歐洲人有特殊情誼,而是害怕自己的財產。因為,中國總值3.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歐元。一旦歐元崩盤,中國領導人也會損失巨額金錢。”
# |* [* \) ]( P. i/ Y0 L1 Stvb now,tvbnow,bttvb
- @' w0 X% f1 O3 k+ V, A《日報》提醒道,在爭取經濟利益時,不能忽略人權對話;而此輪德中政府磋商是應預定明年卸職的溫家寶的要求提前一年進行的,以便他還能參加。因此:5.39.217.763 J( B+ R4 W# S' \
6 \$ ?& o& C4 n1 ]
“默克爾本來可以在此行中為人權利用這一機會。但是,她未能這麼做。這可以歸因於危機時代變化了的框架條件,或者歸因於默克爾本人的變化。而達賴喇嘛對此又會作何感想?”
# }9 V, n/ U  u& h% W$ f$ s+ ^tvb now,tvbnow,bttvb/ }6 R( q/ ?5 I# W- ^. r
不能自我否定
9 ^3 h  x. i, A" `6 k0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U% F% f* j  [- L& O
《柏林日報》警告說,德中之間只求“和諧”並非好事:: k# _7 B  |' z; n; Y

. P% g& m6 ^& o6 @' w: M& i公仔箱論壇“高技術國家德國和增長市場中國並不只是作為經濟夥伴相互依賴。在政治上,兩國也需要對方。默克爾要在中國為信任歐元作宣傳,力圖說服北京,加大參與拯救力度符合中國利益。涉及敘利亞或伊朗,默克爾總理也將鼓勵中國,敢於脫離藏在俄羅斯身後的躲避立場,···”tvb now,tvbnow,bttvb- U: H9 R5 q& X3 d. V1 C( M, u

/ k7 O* ~  [) y7 P! P“政府磋商在禮儀安排上的轟轟烈烈並不是一種替代品,可以代替在衝突議題上採取鮮明立場。這些議題中就包括在華德國企業所受到的歧視,···包括中國對人權、法治或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的限制。默克爾本人從親身經歷中可以知道,北京的好感如何能在瞬間全然改變。2007年,第二次訪華之行后不久她在總理府接待了達賴喇嘛后,兩國關係曾數月處入冰凍期。而僅過了5年,(兩國)就在讚譽‘特殊關係’,這不能不讓人深思。毫無疑問,在一個夥伴關係中需要做出妥協,但從妥協到自我否認,界限何在?”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