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 e7 u* {7 \4 r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5月公布的最新資料指出,全球每3個成年人當中,就有1個罹患高血壓。以台灣地區而言,根據國民健康局統計,國內20歲以上民眾,平均約每4個人就有一個人患有高血壓,以此估計目前全國約有430萬位高血壓患者。而另一項針對高血壓患者抽樣調查發現,做好血壓控制的患者僅佔3成的比例。tvb now,tvbnow,bttvb8 t& s7 g7 `6 _1 @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林幸榮醫師表示,血壓長期居高不下,會引起動脈硬化病變,也會導致身體多處標的器官損傷,包括心臟肥大、蛋白尿、腎衰竭等。由於7成的初次心肌梗塞、8成的初次中風與9成的心臟衰竭等,都與高血壓有關,民眾千萬不可輕忽!
; q9 U. t8 M3 U0 T公仔箱論壇 根據一份2011年超過9,000名高血壓病患血壓控制行為調查顯示,高達7成2高血壓患者曾經忘記服藥、2成4患者曾經自行減藥、3成患者曾經自行停藥。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王宗道醫師表示,高血壓病患自行忘藥、減藥、停藥即是常見之「服藥順從性」問題,也是控壓的3大「藥」不得行為,且根據研究,高血壓患者若未按時服藥,血壓無法良好控制達標,會增加心肌梗塞風險15%、中風風險28%。公仔箱論壇7 e! R. R; @2 J
由於高血壓患者多伴隨有其他慢性疾病需長期同時服藥,服藥顆數與頻率增加,容易忘記或輕忽服藥;而擔心副作用也是患者未能按時服藥的疑慮之一。
5 I3 h' f3 g9 `/ N. p" O2 e, ?tvb now,tvbnow,bttvb
6 ]/ l8 o7 h& N& l! y2 i 目前已有新一代以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RB)類降血壓藥物,有別於傳統藥物的不良反應包含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CB)造成的下肢水腫、利尿劑以及β-型受體阻斷劑(β-blocker)可能造成的新生糖尿病風險及性功能障礙、血管收縮素反轉酶抑制劑(ACEI)引起的乾咳等副作用,能改善傳統藥物的不良反應,同時提升服藥順從性且達到血壓控制的目標。tvb now,tvbnow,bttvb9 H* v5 ~* S; [9 V& {
資深本土劇演員「鳥來嬤」吳敏,以親身經驗分享10幾年來罹患高血壓的心路歷程。鳥來嬤語重心長表示,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做好三大基本功,除了要改變生活型態,血壓要定期量與按時服藥都不可少。尤其居家生活中,一定要確實做到定期測量血壓,連續7天測量,每天早晚各量一次,每次血壓量2次,居家血壓目標值應達到收縮壓135(毫米汞柱)/舒張壓85(毫米汞柱)的範圍。養成測量血壓的好習慣,才能遠離相關併發症的風險,讓生活更安穩、生命有保障。
# W6 F9 k* M) T2 k; Y6 o3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