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馬來西亞] [转帖] 羅漢洲:“典當”一詞不恰當 [复制链接]

本帖最後由 civicboy1969 於 2012-8-1 10:17 PM 編輯
& z# a- W4 N8 ?8 [' A- y公仔箱論壇
  a& v4 N7 e* C! J! t3 ?; F7 g- D公仔箱論壇

) V7 }+ O" O; ~& }: h) ~6 L, _, O' A4 o; a7 O5 ]" L; c
tvb now,tvbnow,bttvb7 _5 O/ r; s5 g) S6 x4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Y( ?, G' H( k% Q1 M+ j- g

9 r! C4 D4 [0 i% |tvb now,tvbnow,bttvb
" s$ O- \- m& }/ ^1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馬六甲一些華小董事兼馬華基層領袖說,董總應收回“馬華典當華教利益”的指責,因為“典當”一詞用得不恰當,馬華沒有典當華教,反而一直努力爭取華教權利。
0 _- a! z8 Z" R8 f. w* K* e- W公仔箱論壇 老實說,我也認為“典當”一詞不恰當。
* t8 L( H; m( etvb now,tvbnow,bttvb 按權威詞典解釋,“典當”的意思是拿物品作抵押,向當店換錢。換言之,拿東西去典當,可以得到金錢的回報,典當物品可得到一些好處,假如政治人物典當華教權利,他們就得到好處,如高官厚祿或工商利益。
' W4 @/ `% ^: W/ R5 y& _ 但典當物品之后,在某段期限內可以用錢贖回物品。公仔箱論壇7 J, ]- `- U5 }' j! A
再多錢都贖不回來5 w, s2 H) O: K$ ?( N- ^
 然而,我們在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失去的華教權利卻是贖不回來的,再多錢都贖不回來,可見我們在那幾年間失去的華教權利並非給“典當”,因為不能贖回來就不符“典當”的定義,應該說“賣掉”才正確。
, M3 H: s) L( b+ r5.39.217.76 華教原本有什么權利?在殖民地時代,只要我們有錢就可隨意設立華文中小學,大園坵的英國老闆也建華文小學給華裔工人的孩子唸書,不是建英校強迫華人念英文,殖民地政府不會不批准我們建立華文中小學,不但會批准,而且還津貼華文中小學,陸庭諭老先生說華文中學生每月都有4元津貼。5.39.217.76% E: B* ]& m" m$ i4 A2 i2 n; o5 E8 M
 這些華教原有的權利都在1960年前后那幾年失去了,斷送這些權利的人當然得到高官厚祿,或各種工商執照的回報。但由于這些華教權利是一去不回頭,再也贖不回來的,所以說馬華不是“典當”華教,而是……馬六甲那幾位華小董事兼馬華基層領袖說得很對。tvb now,tvbnow,bttvb3 }+ C3 o/ a  [' k+ \" D, e
 必須知道的是,假如當年沒有斷送華教權利,今天當然無須努力爭取,可見過巫統說過要為馬來文教育爭取這樣,爭取那樣的嗎?沒有,因為巫統從來就不曾典當或賣掉馬來文教育。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7 u( M4 J5 \2 ?9 |
+ @/ Q$ \6 F( |0 d
tvb now,tvbnow,bttvb  F  b' O) m8 ?  @4 h  i+ n

$ \- R. H# H& R' ~9 G公仔箱論壇
0 m6 l4 g6 O0 w/ Z% T: t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