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耳鳴重聽人輕化 低頭族、耳機族要小心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8 j: W+ n# u7 d! x

0 Q+ `% @. o, P/ N! w: |( B, q
  每年七八月份是新兵入伍的旺季,依慣例新兵都會進行體檢,而聽力檢測屬新兵體檢的重要項目之一。據統計,新兵入伍聽力檢測不合核的阿兵哥,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正顯示聽力受損的年齡層已下降,耳鳴與重聽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 ?! R2 k) Z: O5.39.217.76低頭族成為高危險群tvb now,tvbnow,bttvb) o! H- W7 \4 U4 F2 e/ y
公仔箱論壇" H  V4 g+ f8 [4 {' x" g
  隨著科技的進步,智慧型手機、iPod、iPad 等3C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年輕人隨身使用這些高科技商品,酷愛掛上耳機享受即時影音的動感,每天超過二、三個小時以上。
4 B0 H/ q2 R* ]# u2 M: utvb now,tvbnow,bttvb  臨床發現,耳朵長時間接受大聲音量刺激,很容易導致聽力的退化。由於聲音就是一種物理能量,若耳朵長時間接收各種巨大噪音,或是瞬間巨響,聽覺器官有如受到猛力的撞擊,因而震傷內耳神經導致耳鳴,情況嚴重還可能造成聽力的退化,留下無法挽救的遺憾。
8 o8 w0 l- q( J* R" y* ]  如果感覺耳鳴愈來愈嚴重,看電視或聽耳機時音量愈開愈大才聽得清楚,就必須要有自我的警覺,盡快就醫檢查治療。尤其提醒耳機一族,聽音樂時要注意音量的控制,最好不要連續使用耳機超過一小時。即便是聽抒情音樂,高分貝音量一樣對聽覺具有殺傷力。' Y( W$ Z! a/ E: V
經年累月釀成重聽
. T3 l2 h  r) S, l# \) @
5.39.217.76* m+ D8 {* W6 _1 c) k* _  T
  事實上,只要聽力損失超過30分貝,就視為輕微聽力障礙;損失50分貝以上,則為聽力困難,甚至需要配戴助聽器;如果損失超過90分貝,就是所謂的全聾。除了成人突發性重聽容易被察覺外,一般人的重聽是經年累月發生的,所以當病人發覺自己重聽時,其實都已經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了。! D/ q' F) p9 l" x4 G; {1 p  y* ]8 P
  重聽大致可分為傳音性重聽與感音性重聽。前者是由於外耳或中耳發生病變,導致內耳接收到聲音時,感覺像是來自遠處,不夠大聲。像耳垢塞住外耳道或中耳道,鼓膜穿孔、增厚、結痂或後縮,中耳炎或耳骨硬化,外耳道或下頜顏面發育不全,聽小骨斷裂,發炎或分離等,都會造成傳音性重聽,只能仰賴助聽器的協助。至於感音性重聽則是因內耳發生病變,導致無法分析辨別聲音,失去敏感度。這種情況下,即使音量放大,也無法聽清楚聲音。
, G; h: S; d2 ^6 `  M9 A" L/ _1 Q6 B公仔箱論壇  重聽的發生原因極多,尤以長時間在噪音量大的環境下工作所產生的感音性重聽最為常見。也有些人耳朵及聽力中樞身經檢查並無異常,卻有聽力障礙,主要是由於過度疲勞、長期失眠、酗酒、發燒或感冒,以致自律神經失調,造成內耳循環受阻、血液供應不足,使得神經細胞壞死而萎縮所引起。# D) T2 C* H+ p4 _; Z% E2 P4 o7 X$ q
及早治療有效控制# N# K3 P+ A" T
0 F! U- c. e( e5 T
  治療上,輕微重聽可使用血管擴張劑,增加血液滲透作用,促進內耳神經健康。服用神經活化細胞增生,及腦神經細胞再生藥物,或補充鋅、硒、維生素E、C,對於重聽預防也有一定程度的幫助。重聽只要及早治療,都能獲得有效控制,惟病患需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與醫師配合,按時服藥,就有機會回到聽力健全的生活。5.39.217.76- M( m2 J* r" @* x
  保護聽力應從日常生活做起,避免接觸巨大聲響以及噪音的環境,非不得已身處吵雜環境如夜店等場所,最好每隔半小時到戶外透氣休息10分鐘,以防止噪音對聽力造成傷害。此外,嚴禁長期攝取過鹹的食物,並少吃高糖量、高膽固醇等垃圾食物。同時,應建立規律的生活,不熬夜、不吸菸,適時釋放身心壓力,如此才能有效預防聽力退化的發生。
' r. H4 `( R* T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現在不少人以為戴著耳機就是流行就是潮,殊不知這是在殘害自己的寶貝耳朵。聽音樂要適量適時,否則等到聽力受損再來懊惱為時已晚........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我都患有耳鸣,治了好长时间都没好。很苦恼的。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very helpful, thanks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之前我一直都用耳機在聽音樂,看到這篇報導,讓我頓悟,要好好保護我的耳朵。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