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許知遠: 從邵陽到香港

許知遠: 從邵陽到香港 
0 I. ~1 e4 d3 e! T. F# [. g0 Otvb now,tvbnow,bttvb
1 `2 L; F2 L% m

6 h5 l* P1 u, g  _#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香港人把自己的反抗植入了李旺陽及「六四」等事件中,藉此獲得本地意義。tvb now,tvbnow,bttvb0 j; w& j+ M! h" r  Y! P& K- }2 [

5 M% Y/ Y1 S0 G( A; Ttvb now,tvbnow,bttvb在遊行隊伍中,李旺陽的形象隨處可見,他被印在T恤上、畫在展版上、在人們揮舞的小旗上、在報紙廣告上。他的面孔焦灼、憤怒、卻又滿是無奈,正像是蒙克版畫《吶喊》——他感到巨大的痛苦,卻不知該向誰訴說。
4 e5 j/ v9 D# u( E  I3 Z) ^5.39.217.76% L3 m+ N0 z0 C3 s) c
人們說,現代世界已聯結在一起。但隔閡似乎也在加深,這麼多信息湧到你眼前,你不可能全然了解與接受,於是人們更固執的局限在已知領域。審查似乎無效,卻仍在起作用,人們有了如此多的已知選擇,為何會費力去尋找未知之事?
. c5 [9 ~6 ]( w* ^+ Z

" n. W4 V& M8 p( ^3 r% z5.39.217.76到了香港,我才聽說李旺陽。這個在中國被遮蔽的名字,在香港無人不知,人們在遊行中喊叫他的名字,以他的名義徵集詩歌,在樓房的玻璃窗上張貼為他喊冤的標語。一個常年處於監禁的湖南邵陽市玻璃廠工人,幾乎獲得了劉曉波、艾未未、陳光誠式的象徵意義。5.39.217.76, i) _5 z- q5 {

! r2 @# `' e9 b- w- w8 j很有可能,他比這些更知名的異議者更直接地刺激到香港的神經。當香港有線新聞在六月二日播出了有關李旺陽的採訪時,一些香港人被他的遭遇的殘酷性驚呆了。在過去的二十三年裏,作為一名民運分子,除去牢獄之災與毆打,他還曾被囚於棺材式囚牢,在闊一米、長兩米、高一點六米的空間裏,他只能或坐或臥,沒有燈光和被褥,只有一個取飯洞、一個排洩洞,這樣的囚禁最短一個月,最長三個月,而他被關了不少於二十次。他的身體幾乎被摧毀,患有嚴重心臟病、甲狀腺亢進、左眼失明、頸椎及腰椎病、雙耳接近失聰,身高由一點八二米萎縮至一點七三米。香港記者也發現,他仍保持著驚人的生命力,他不僅沒有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還說出了「寧可殺頭,也不回頭」這樣的鏗鏘語句。但在採訪播出四天後,傳來了他死亡的消息,邵陽的警方認定他是自殺。& \& w, C- ~$ E3 Z6 B' Q. _

. D$ m; x, N# Z, b5.39.217.76這隨即在香港引發了一波情感的巨浪。一個外來者很難理解這個城市對於「六四」事件、民運分子的特別感情。當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門悲劇發生時,香港距離回歸中國不過八年。這城市的大部分居民,是因為逃避中國的動盪與殘酷而至此的,而今他們發現自己暫時獲得的安全、繁榮與自由又可能被葬送——他們該怎麼相信一個對自己人民開槍的政府?對於很多香港人來說,這是一個政治覺醒的時刻,他們不能再忽略中國的存在,他們的命運與中國困境緊密相關。
7 m. }( H$ G7 g9 Z, l( L. Q+ n3 f5.39.217.76

2 h" s# G- z7 x0 k( r. H二十三年來,六月四日夜晚的維多利亞公園總聚滿了悼念天安門悲劇的人群,令人驚嘆的是,它從未中斷過。人群的規模時大時小,它與記憶的深淺和社會焦慮程度直接相關。在九十年代初,悲劇記憶仍舊鮮明,對自身前途充滿不安,人們群情激盪,而在九十年代末,記憶開始淡化,回歸則比想像的更平靜,聚集的人群則開始減少。公仔箱論壇4 `# u. C6 y4 f# u. q

3 V2 v* m1 O7 `3 l0 U7 `tvb now,tvbnow,bttvb記憶會淡化,也會變形,在新的環境下,以新的面貌出現。過去幾年中,隨著中國大陸和香港融合的加速,一種新的焦慮感也隨之而來,香港擔心自己被一個崛起的中國所吞噬,喪失了獨特性。同時,中國的政治體制並未隨著經濟與社會發展而更開放,它反而收緊了控制。香港內部矛盾也不斷湧現,它與深層的政治與經濟結構相關,也是香港回歸正常化的不可避免的過程。政治熱情、本土精神、身份的尋求、社會運動、反抗意識,這些正常社會的需求在殖民體系中、在一個移民社會中,都被長久地壓抑,如今同時釋放出來,並且相互激發。而在多重的問題中,中國佔據著核心地位。它要尋求控制,而香港渴望自決,在這對抗中,人們也下意識把多重矛盾簡化成與中國的矛盾。
* m' v; n  f6 A/ s( w+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B/ h  X! S' F5 i( L! S* Q
於是,這些高度象徵性的事件與人物,不管是「六四」,還是艾未未與李旺陽,都在香港獲得了嶄新的意義——香港人把自己的反抗植入了這些人物與事件中,「六四」紀念獲得本地意義。
' w( U1 R" W9 u( L* R8 N! N8 c. H
公仔箱論壇9 ^9 n" x: ?' V7 J4 [! C: w
紀念的蠟燭也正傳到新一代人手中。這一代人沒看過從珠江飄來的武鬥至死的屍體,沒直接感受過天安門的衝擊,李旺陽式的故事則成為了他們了解中國黑暗面的捷徑。它象徵了中國的殘酷從未衰減,香港再不能置身其外。我在《蘋果日報》的頭版上,看到四位香港青年人的集體行動,他們試圖前往邵陽悼念,結果被當地的公安扣押。
1 ]8 f/ y: e9 N( T: |; X# d  G& A4 X

* q9 i1 J- f7 S. Q/ q/ }從邵陽到香港,一種新的命運共同體似乎正在誕生。倘若你想繼續在香港享有自由,獲得渴望已久的民主,你就無法迴避中國內部的掙扎與困境。
區家麟:旺陽冤案、國民教育 真相難求
1 q+ b1 R. [( j, n1 u$ U7 X" |" ]3 X: i& ]* j& J. _+ r4 k+ e1 U7 Z
$ r& p9 q2 c2 x8 ^/ q
繼「胡錦濤」成為新浪微博不能發布的「敏感詞」後,網民發現,「真相」二字也不能搜尋。若你在微博搜尋器裏輸入「真相」,搜尋結果會告訴你:「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真相』搜索結果未予顯示。」直至近日,「真相」才解封。
, [( Z% y8 z: h2 X: C( K/ Ptvb now,tvbnow,bttvb

% M- i" D& N6 s3 ]9 j* P- v4 Itvb now,tvbnow,bttvb壟斷管理粉飾 旺陽案真相
+ X9 Q- u: v' O

9 W6 j/ H0 G3 p7 Y6 O, w國家機器壟斷「真相」,恐懼大家知道「真相」,嚴格管理「真相」,粉飾一番才給你「真相」。李旺陽離奇死亡的驗屍報告,又是否真相?
- w0 t: T& S2 E) I5 m$ ctvb now,tvbnow,bttvb

( ?& q5 ~, b* C: v不信者恒不信,法醫與公安都說,依法辦事,然而國家主席胡錦濤對司法界的「三個至上」指導,開宗明義要求司法機關工作,「黨的事業至上」排首位;參與驗屍的法醫專家叢斌亦曾明言法醫的政治要求,「忠於黨」始終排於「熱愛人民」、「不要為權勢所動搖」、「維護國家公平正義」之前,法為黨服務,如何足信?
+ [$ m. G3 z-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1 N+ Y9 |# Y4 n
信者則恒信,如葉國謙謂「很難質疑」驗屍報告,亦確如是,調查過程不公開不透明,旁人難以證偽,但「很難質疑」卻又「接受報告」,則道理難明。一如羅范椒芬評論六四,由於六四「未定性」,所以「不知平反甚麼」。有權勢者發落的就是「真相」,他們對當權者無條件信任。
$ j& P  _5 X4 F1 t* B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2 }. G8 V% B- \& O7 ~公仔箱論壇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信任,神州大地,黨國一體,驗屍報告以專業詞彙充作權威,但沒有獨立的專家,不可能出現具公信力的調查。我們如何在紛亂的說法中理出一個頭緒?歷史學家EdwardCarr解說甚麼是「歷史事實」,正是「一團爭議性事實中的核心詮釋」(A hard core of interpretation surrounded by a pulp of disputable facts.)事實盡管有爭議,總有眾人公認的「核心詮釋」。何況在李旺陽死亡事件中,有些事實無可爭議:李旺陽因言被入罪,坐牢約20年間,健康惡化, 死得不明不白,無論如何,他是被國家機器迫死的;事件後,他的親友被失蹤、調查無獨立或民間人士參與、媒體被阻止報道。退一萬步來說,縱使李旺陽自殺,也不能掩飾管治機器的罪惡。tvb now,tvbnow,bttvb* D! w% X3 F. n/ p) v( B

4 ?5 f2 C& c% p2 q8 j: y(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國民教育 偏頗如驗屍報告9 a, A" k" ^9 f& l
0 S: [% U$ N( B2 j* x& X1 u8 T0 N6 b
然而,善詭辯者則愛搬出大量深奧的技術語言,魚目混珠,企圖用觀點取代事實。如最近的國民教育爭議,愛國教師們以「北京共識」為「中國模式」教材,刻意突出那是西方學者所倡議的理論,以增「洋味」添公信力,實則僅是極具爭議的觀點,並未成為眾人公認的核心詮釋。真正的國民教育教材,應該把各種客觀的爭議性 事實羅列,嘗試從這些事實及數據,推論出站得住腳的核心詮釋,並讓學生討論是否合理。黨八股只有觀點,毋須根據,結果假大空橫行,遺害幾代人。+ p6 t- S2 j' [% d
' f; P4 e6 O- T. H4 ^0 O' ]  O
國民教育手冊的「中國模式」與李旺陽的驗屍報告,有點類似,同樣是一堆偏頗兼缺乏說服力的觀點。國家機器有錢有權,壟絡知識分子與專業人士,生產各式各樣的「觀點」,意圖以觀點淹沒真相,妄想謊言重複千遍就變成事實,監控部門千方百計操縱真相,這就是真相。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