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罹患「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過世,讓這罕見的沉默殺手也因此受到關注,事實上,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新增胰臟神經內泌腫瘤病例約一百人,其中6成常在腫瘤長大、發生轉移後,才會出現症狀而意外發現,標靶藥物成為救命最後一線,健保局則從即日起,有條件給付,可延長生命約30個月。 公仔箱論壇- \: Y/ x* G+ s( D9 \4 p. R" J
4 ]3 P& L6 c: s5 h& I7 F1 H$ E公仔箱論壇健保局近日公告有條件給付第一個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標靶藥(sunitinib),只要是腫瘤無法切除,影像檢查病情在一年內明顯惡化,仍處於腫瘤細胞分化較好、分裂較慢階段的病患,皆可事先申請使用,但需每3個月評估一次,且不可合併化療、體抑制素及其他標靶藥物。
5 j( O( X6 g7 j# }/ a5.39.217.76
1 A6 m6 t d" m0 Q2 n5.39.217.76台灣榮總癌病治療中心科主任趙毅表示,神經內分泌細胞在人體的胸腔與腹腔中掌管了各種激素的分泌,如果細胞病變,就稱為神經內分泌腫瘤,好發於胰臟、胃腸道;依發生位置影響不同激素的分泌,進而產生不同症狀,發生在胰臟的即稱作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p-NET)。
* J% P$ l+ q( g% R% y; y; O/ i4 U公仔箱論壇
4 O8 m! V* C4 i) R在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當中,約有6成比例的病患,腫瘤細胞不會分泌激素,導致症狀不明顯,常因健檢或是腫瘤過大、轉移才意外被發現,有時甚至拖了數年才被診斷出來。
5 N9 z# `# f$ A9 Ftvb now,tvbnow,bttvb# _) o @4 P) ^) d0 O: r: i
趙毅說,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雖是罕見癌症,但近年來藉胰臟腫瘤病理切片診斷比率增加後,確診率有提高的跡象,除手術切除腫瘤外,口服標靶藥物因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生長,也是近年的首選。
& ]: ~; i; d; z) O& N( O
" R% i- M. G5 b6 O6 f& H4 n7 D公仔箱論壇根據2011年美國臨床癌症醫學會中發表的研究數據,趙毅指出,使用這種標靶藥物治療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中位整體存活期可達30.5個月;而在健保給付之下,病患可年省藥費約1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