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 _% V9 }4 A2 v#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R2 K! M+ m9 _7 g
“老農保”尷尬:每月僅幾元養老金
# N' R# e5 A `! q6 Y. d: S 0 Q9 z" [) p7 S% h* B4 R+ D+ l
5 A: n1 o) ]0 r8 V, Y4 }4 d$ }6 | 16年前,期望靠當年繳納的養老保險頤養天年的河南鄧州村民,最終卻無奈發現,16年後,他們每個月僅能領取兩元養老金。
" p' S/ E1 x2 y; o+ {4 s9 h 即使在當地,這錢不夠買壹份早餐。tvb now,tvbnow,bttvb I2 p( ]: p& R# y0 R0 E4 o
這份尷尬,勾起壹段“老農保”歷史,也引發如何科學設計社保體系,如何讓社保資金保值增值,如何讓農民放心繳納養老保險金的討論。
' q' x2 f8 X+ d8 }! [/ Otvb now,tvbnow,bttvb “老農保”方案tvb now,tvbnow,bttvb3 I0 j2 Y& X! Q9 J8 i
張高耘(化名)是其中繳納者之壹。幾天前,這位來自鄧州市湍河辦事處槐樹村的農民,拿到了鄧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稱“鄧州市人保局”)發給的2011年度的養老金,總共不到30元錢。8 P+ t% n4 w* \
“按月發,(金額)太少,麻煩,我們自己也不好意思發。”面對《第壹財經日報》記者的采訪,鄧州市人保局壹位負責人臉上露出尷尬的表情。
6 n2 U2 B8 k6 G7 i5 A公仔箱論壇 但記者發現,張高耘的臉上,露出的卻是失望。“10多年前,市裏讓交養老保險,說到了60歲,就可以憑證件按月領養老錢。當時我們心裏可高興了。”張高耘回憶說,當了壹輩子農民的他,之前聽得最多的是“養兒防老”,現在,政府要給他們養老,他們村80%的村民都積極響應,按縣裏的要求交了養老保險。: [( n5 X T2 P6 q* v7 y: g7 h( i
鄧州市人保局的官員告訴記者,張高耘口中的“養老保險”,俗稱“老農保”,是當時的民政部於1992年出臺的壹個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其重點保險對象,便是當時不由國家供應商品糧的農村人口。- n! p# z, F" J- S- l9 M) m8 s# R
根據該方案,村民們在繳納壹定年限的養老保險後,便可在60周歲以後按月領取養老金。
/ M0 ~& ?) c+ @: g5.39.217.76 位於河南南陽的鄧州市被選為“老農保”試點之壹。由鄧州市人保局提供的信息稱,當地共有41800名村民參加了“老農保”,繳費金額從幾十元到壹千多元不等,本息共計1025萬元。5.39.217.762 h6 }0 r0 x8 N% l) Q+ S2 X
實際上,最後國內多數地市均被納入“老農保”試點,包括河南、海南、安徽、山東等多個省份,位於河南洛陽的新安縣同樣被列入該試點。) l E* L! x; q8 F5 v( j
據新安縣民政局官員介紹,該縣共有1.2萬名村民參加了“老農保”,分別繳費100元到1萬元不等。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p' n) I* M: L: ^
增值失敗
4 |8 k, S7 l& F. [% ? c 如此龐大規模的養老保險該如何管理?按照當時民政部的設計,該保險實際上是壹種由農民個人繳費的自我儲蓄積累式養老基金。根據規定,這些基金不可用於直接投資。
6 I' a3 O( y; c$ h4 W 為了防止這些養老基金的貶值,當時的民政部規定,將這些基金購買國家財政發行的高利率債券和存入銀行,作為保值增值手段。
% j1 I2 M2 c6 N. K8 P, j" }公仔箱論壇 據新安縣民政局官員介紹,民政部門曾根據當時四大國有銀行的10.8%的年利率標準,將農民的養老保險的年復息確定為7.5%。以此計算的話,如果父母在壹個孩子剛出生時為其壹次性存入200元,無需加款,等到孩子60歲時,便可每月領取1000余元的養老金,且能連續領取10年。
& _, c- Z1 {/ k) W 當時,鄧州市將1000多萬養老基金全部存入了當地銀行,期望以後能指望靠基金利息,為鄧州農民奉上養老錢。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9 n. }9 n1 w+ Q
但令鄧州民政部門始料未及的是,此後十多年,央行連續九次降息,壹年期存款利息最低時只有1.78%,還增加了利息稅,最終導致“老農保”的積累利率遠高於存款利率,承諾根本無法兌現。
( ^* k+ `. Z# _+ s" s5.39.217.76 河南省民政廳不得不連續下調承諾標準,將養老保險年復利率從7.5%調整為2.25%。最終,到2011年,滿懷期待前去領取的張高耘驚訝發現,他每個月只能領取兩元左右的養老金。
* l1 G; S& M9 w; Q公仔箱論壇 而新安縣則選擇了另壹種方式,期望能將“死”的養老基金進行活的風險投資。
4 W P& X* o. S3 [tvb now,tvbnow,bttvb 1998年底,新安縣民政部門先是將收取的數千萬元養老基金存入當地壹家銀行,之後,又與該銀行合作,將該筆款項全部放貸給了當地壹家企業,用於該企業的運營,期望獲得更大收益。
1 y$ T7 [0 R R" }$ n5.39.217.76 結果,該企業卻連續數年虧損,而新安縣民政部門貸給該企業的養老基金貸款,也差點收不回來。5.39.217.769 h) q5 j; p: K! h$ Z4 @4 \& z
新安縣民政局局長張合獻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最終,由當地財政部門兜底,才勉強將當年農民上交的“老農保”,按照10多年前登記的本金金額,逐次退給了農民,不少農民甚至連利息也沒有拿到。
9 P. i" Z! z3 l3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個人賬戶的低效
7 C. D! ]4 T' a' l, otvb now,tvbnow,bttvb 記者查詢發現,“老農保”之貶值尷尬,並非鄧州、新安兩地獨有。在位於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的斜坡村,當地黃姓老人告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記者,他在1995年用三個月工資辦理的“老農保”,現在同樣每月只能領取兩元錢。tvb now,tvbnow,bttvb6 C' \$ f" A$ E7 A# k6 ]% I
而新華社的壹則報道稱,在黑龍江省每個月領取農村社會養老金的4萬余人中,每個月只能領到幾毛錢養老金的占到1/4,更有半數農民每月只能領到五六元錢。
/ K) P: n8 N8 P" V- H7 P& v 曾被無數農民寄予厚望的“老農保”,最終變成幾無價值的雞肋。
3 M, i2 \2 ^" k" X公仔箱論壇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保專家李珍對本報記者表示:關於“老農保”回報低這個事,說明是壹個失敗的案例,這個制度如今已經不存在,它證明了壹點,就是個人賬戶的低效或者說無效性。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Y5 d, k% ?+ Y: w/ @1 c
記者查詢得知,1999年,國務院已經下文停止了“老農保”,當時說是農村還不具備推行養老保險的條件。
: ~5 s0 R7 P& \3 v. y5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李珍對記者說,失敗的原因在於“老農保”完全是個人賬戶,沒有政府出資,當時采取的標準是每月交2元、4元、6元、8元,最高到12元。5.39.217.76# [' T2 s9 x& q$ ?
當時正好中國處在第壹次通貨膨脹中,銀行壹年期利率很高,所以壹算這個賬還是不錯的,個人賬戶按8%計息,將來領取退休金時壹個月能領50~60元。這在當時是不低的數字,壹個大學教授當時月薪也不過兩三百元。6 u) s- h8 h/ g( i" i( U
但李珍表示,這只是壹個簡單粗糙的算法。個人賬戶的錢能在多大程度上養老,壹方面取決於利息,壹方面取決於同期的收入增長。從上世紀90年代到現在,利息在不斷降低,但收入卻在不斷增長,這導致當時那筆錢根本起不到養老的作用。: Q# L9 [- a- h6 l2 e6 l4 x$ \: O; |
當利息下調時,發現當初許諾的8%計息根本達不到,所以1999年就停止了這個方案。0 l: v5 Z6 F* X N
養老金貶值擔憂公仔箱論壇2 w4 q4 J; p% G. o
16年間,“老農保”不斷貶值之現實,正將壹個曾經模糊的疑問日漸清晰——眼下,公眾同樣正在按月繳納的養老保險,能夠保證他們期冀不遠的將來,靠每月領取養老金安度晚年嗎?
# u/ e4 m) F/ r+ p. o B# o5.39.217.76 6月30日,在2012年上海陸家嘴金融論壇上,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陳文輝表示,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存在比較大的養老金缺口。而且近十年來基本養老保險的財政補貼已超過1萬億元。tvb now,tvbnow,bttvb4 \; v: Y# ?/ i9 x) |( E" N& i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吳玉韶也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說,雖然目前養老金仍有結余,但從我國的養老制度看,未來確實可能會出現養老金的缺口問題。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o5 I1 @# p( X- S% W
但與此同時,本報記者采訪發現,關於養老金的保值增值求解,仍無答案。
% T/ e1 V9 s! Z1 Z4 u5 v% j! l8 htvb now,tvbnow,bttvb 鄧州市人保局壹位要求匿名的官員表示,無論是之前的“老農保”,還是現在的“新農保”,他們能做的僅是將農民上交的養老基金經由當地財政部門,存入當地銀行賬戶,不足部分,就由當地財政部門兜底。
, [! B' s3 Z% Z: _ 東北財經大學教授惠恩才同樣撰文指出,個人賬戶資金的保值增值是新農保制度的最大“軟肋”。目前,1年期存款利率平均為3.25%,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平均為7.5%,1年期存款利率遠遠跟不上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的幅度。這將最終造成,倘若2009年1月存入100元,按1年期存款利率以復利的形式計算,到2014年1月實際上已貶值26.22%,只剩下91.12元了。4 V- M1 V8 ?7 j0 W6 C: r* Z
李珍認為,就目前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來說,個人賬戶是低效的,應該取消。
) a$ S# D. Q4 c+ r% ~ 取消原因,李珍認為主要有幾點考慮:第壹,假設農民手裏有壹筆錢,要考慮是現在的效用大還是未來的效用大。以“老農保”為例,當時1992年,2元錢還是能買不少東西的,現在的2元錢,可能連壹斤蔬菜都買不到。
F& ?5 U7 ?1 q) m9 A. K0 l! } 第二,這筆錢如何投資的問題,如果不投資,以目前利息,這筆錢必然會貶值;而投資的話,賺了還好說,萬壹虧了,誰來承擔責任?& {3 O2 m9 c6 U- H( P) \5 k/ L
第三,個人賬戶的管理成本巨大。以“新農保”為例,現在很多農民在參加“新農保”時選擇的是最低檔,壹年交100元錢,15年才交1500元,這1500元錢,15年的管理成本是多少?這個賬是非常不經濟的。/ ]- R) H" s% ]% y; E4 {
所以,在李珍看來,個人賬戶的存在實際上導致了巨大的福利損失,應該加以改變。
" q* e5 |" P, r; A O* Utvb now,tvbnow,bttvb 取消個人賬戶,建立農村普惠式的老年收入保障制度,由政府為農村老年人提供基本養老金,這是壹條可行的路。李珍說,根據她的測算,這種方式更加經濟,也更受農民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