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日本去年3.11地震海嘯後發生福島核災,國會「福島核事故調查委員會」昨日終於發表最後調查報告,總結事故並非純粹天災,而是「可防避的明顯人禍」,是「日本製造」的災難。報告以嚴厲措辭批評政府、監管人員及核電機構「共同失職」,相關人員「傲慢無知」,罔顧核設施安全標準,缺乏保護人命及社會的責任意識,推斷肇事核電站「處於無法保證可抵禦地震或海嘯的脆弱狀態」,並指日本核能業出現制度性問題。報告結果可能影響日本核能發展。+ y" a3 F6 ~* b( D0 S" d1 K$ \
5.39.217.76" y, i- ~* m2 }; t
由東京大學教授黑川清領導的10人調查委員會,經6個月向1100名相關人士進行900小時問話,總結出今次長達641頁的報告。黑川開宗明義表明,相關人員多項缺失及故意疏忽,令福島核電站無法應付3.11地震海嘯的威脅。他說,這些缺失背後隱藏日本文化根深柢固的思維:慣性服從權威、不敢挑戰上級、因循陳規,為此委員會不得不「痛苦地承認」災難是「日本製造」。
/ g; g. n7 t) v6 Z/ [, p" y, b: i- J$ F5 i& n
非純粹天災 災難是「日本製造」tvb now,tvbnow,bttvb" a* R3 ~) `; z0 M) N6 V1 W) @- b* M
0 L8 m( g% s8 r3 f- }. i報告批評,災難根源是制度及系統性問題,東電與作為監管部門的原子能安全委員會等,均無法作出必要的防災準備,配合最基本的安全條件。監管人員疏忽職守,加上東電與監管人員關係密切,令監察機制有如無牙老虎。此外,各相關部門災前未能評估核電站可能承受的風險,制定應急及疏散機制應付一旦核泄造成的後果。內容跟東電內部調查報告,將核事故歸咎於「超出預期的嚴重海嘯」大唱反調。
. ^, C3 ^3 I) d& {9 C+ W8 |$ ?* C. S. x. L3 ~; r
除了防禦措施不足,報告又批評政府和相關機構在核災後刻意拖延決策,例如時任首相菅直人沒即時宣布緊急狀態,相關機構及人士未能即時採取有效應變。地區的核事故應急小組理應作為東電及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樑,但菅直人越過小組,直接聯絡東電及肇事核電站,「過度介入處理現場事故,造成指揮系統混亂」。
( Q3 x7 C- J3 Z/ q) s+ a# J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r- U$ F5 i4 y/ g* D
首相過度介入致指揮混亂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8 @6 ~/ `) U7 z: ^9 L
tvb now,tvbnow,bttvb. a- N# f3 k2 \) f ]
報告又批評,當局在疏散災民時通報不足,在3.11當晚下令肇事核電站方圓3公里居民疏散時,只有兩成居民收到通知。用於預測輻射擴散的輻射影響迅速預測網絡系統亦未及時公布數據,在疏散過程造成巨大混亂,部分人因不知輻射情,反而逃到輻射嚴重的地區。報告將部分核災問題,歸咎於當局未能制定符合國際標準的規管措施,而現行規管主要用於推廣核能,而不是促進公眾安全。
/ X9 r1 F/ z* `5.39.217.766 N. v& G3 Z% m9 Y! g- j2 T5 r
調查報告向政府提出7項建議,包括國會監管新成立的規管機構、建立政府危機管理體制和增加政府與核電機構透明度等。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q5 v7 E1 t) k. E" t u- f
" o1 r4 {5 x3 @+ g: B8 Ptvb now,tvbnow,bttvb核電站昨恢復供電
/ W8 g% r- ~0 V2 W5.39.217.765.39.217.76# P; ^. W& Q3 A6 T" [% z+ i, c
報告內容對日本應否重開核電設施造成壓力。去年核災後,日本全國55座核反應堆陸續停運修檢。雖然有專家警告,關西電力公司大飯核電站下有一活躍斷層,但該核電站的3號機組昨已恢復供電,結束日本短暫的無核電狀態。
$ P4 M O: _* L" f& P5.39.217.76公仔箱論壇# q" R% r, P2 j9 Y* e
(綜合報道)% F Q4 ~1 k$ C
) \5 }3 C) {3 B- I; stvb now,tvbnow,bttvb
5 m/ c- D3 F: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日本眾議院議長橫路孝弘(右)昨日從國會調查委員會的委員長黑川清(左)手中,接過福島核事故調查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