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程介明:中國貧困人口的教育

程介明:中國貧困人口的教育
& i7 L4 U6 I1 x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6 j9 m. Z' x$ z4 B0 h

+ u1 ^1 b( j7 F: ^2002年,一班有志研究中國教育的朋友在香港相聚,交流研究中國教育的心得。時隔二十年,這班朋友又在香港相聚。這批朋友很寶貴,都是難得的有心 人,數十年如一日,不像那種走馬看花然後亂發議論,或者標新立異追求一鳴驚人;而是深入一個課題、一個個案,長期研究,是中國難得的朋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0 s, w7 l" j# H8 ]
- O' k& Y8 m2 I- z' i
這次大約五十人的聚會,有當年的老朋友,有頗有名氣而較年輕的學者,有在世界各地做博士後或者是剛入行的研究者,有博士生,甚至還有有志研究中國教育的本科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7 F/ M! W+ ?) M! ^

/ p, I5 J& y8 v6 c1 L5.39.217.76其中較突出的主題,是貧困人口的教育,包括城市裏的農民工子女教育和貧困農村的教育。目前估計全國有約接近三千萬農民工子女在城市生活。大概同樣數目的農民工子女的一半,一千萬到一千五百萬,因父母進城而「留守」農村。
  O' X7 d" O3 f/ V# o! H7 H. _

8 A. ?1 G$ U9 C' k5 \% P農民工子女三千萬
) S- w# k/ b. M7 S3 c- L; P: n  q1 j0 |4 E4 w; K
農民工子女典型的成長歷史,是從小父母不在身邊,由祖父母在農村養大;到入學就進城,但是初中畢業就要回原籍農村,在當地念高中,然後考當地的高等教育入學考試。這是一個簡短本,實際上的情況要複雜得多。
0 v- b: a$ P1 C8 w" u5.39.217.76

: y) d4 o2 t/ w( d先從小學入學說起。很多孩子都是隨着父母進城市念書(稱為「隨遷」)。這一方面是父母希望孩子在自己身邊,但也是覺得城市裏的學校要較農村的要好,於是,留在鄉下的學生就愈來愈少;因此隨着農村的經濟破產,不少地方的農村教育也瀕臨破產。
& ~( W4 M2 m' F: O" g  b! f3 x; H  htvb now,tvbnow,bttvb

2 Y, ~8 u7 K7 C5 k$ i) M4 P公仔箱論壇幾乎十年前,在安徽鳳陽(《鳳陽花鼓》的「窮地方」)就看到,當地的學校要關閉了,因為學生都隨着父母到城市打工去了。當地的教師也「隨遷」到老鄉們打工的大城市,開辦學校,專門為了老鄉的子女上學。這種情況,現在幾乎到處如此。
. j5 J0 ]; j; c( X( ]; Ltvb now,tvbnow,bttvb

, x. d$ X2 q6 M7 X' R1 p8 g這次有一位剛畢業的博士,在廣東和雲南做了幾個案例,生動地描述了貧困農村學生輟學的嚴重性和深刻的原因。學生普遍地覺得留在農村上學沒有意思,有些學校一個課堂只剩下村裏僅有的兩名學生;但是剩下的學生也不好過,有些明言自己在「挨日子」,因為離開了學校也沒有什麼好幹的。
( H! b2 v0 Y% ~( @0 i. |" N: x: i4 Htvb now,tvbnow,bttvb
' I7 U7 _, p2 ?# c
最震撼的是,老師因此要按照上面定下的指標,保持一定的入學率,因此想盡辦法要「勸諭」學生留下來,包括有時候虛報學生的成績,務求「達標」。在他們來說,「普九」(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是苦差,也是「造假」的開始。
" D$ A% L3 k& D$ `
tvb now,tvbnow,bttvb( D2 E3 u9 n5 S: N1 R% T- G
進了城的農民工子女,是另外一種遭遇。十多年前,他們找不到學校,後來因為有需求,出現了不少專門為農民工子女而設的學校。不少是農村教師為了糊口而辦學的,資金、設備缺匱,但是孩子總算有書念了。這些學校,幾乎全部是「民辦」(私立),而且都沒有按照規定註冊。後來由於社會壓力,這些私立學校逐漸被納入 正規的教育系統,但是還有不少始終沒有合法,政府也就「眼開眼閉」,這些學校就「非法而合理」地存在。5.39.217.762 l$ `* v2 T& Z$ F. K0 ]

! W2 V9 O9 V& c" X8 ^9 G2002年,國家政策規定「兩個為主」:「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公立學校為主」,劃定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的權責,這在法理上解決了農民工子女入教育的責任問題。但是在實際上,公立學校和家長不歡迎農民工子女,這些子女很多也不願意在本地公立學校的氛圍裏學習。
2 H, k# K$ _; x* Y$ @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4 q' `/ ~6 D$ h
農村學生日子難過. }- ~' J, o; g' V1 E
公仔箱論壇/ g" ~4 D% Z% v2 F
但是這種情況沒有維持多久,由於城市學齡人口嚴重下降,公立學校被迫錄取農民工子女入學,現在一些大城市的城區,可以有超過一半、甚至80%的學生都是農民 工子女。有些城市,又設立了專門容納農民工子女的公立學校,解決他們入學的壓力,近年又有了不少專門為收入較高的外來人口而立的民辦學校。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也有些城市曾經大規模地取締民辦的農民工子女學校。
2 x4 Q. [( H2 V" D! H# F/ ?/ x3 m5.39.217.76
4 `( Z7 C' M  o" M/ F7 v$ ]公仔箱論壇反正,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從被看成是額外的負擔,逐漸成為城市生態的一個必然部分。 宏觀來看,中國人口的城市化已經是一個必然趨勢,看得到的將來難以逆轉;而理論上人人都知道,農民工是城市經濟發展的一個積極因素。這次史丹福大學的一位年輕學者,就採取積極的語調,從中國的人口城市化的進程、減少人口流動障礙的角度,研究農民工子女的教育。的確,由於教育的因素,農民工的第二代要在城市 立足,要比他們的第一代困難得多。5.39.217.76  Z; g3 E3 i0 W( `- J( b

! c( N. k; s% |# F) O. g& C5.39.217.76最複雜的是初中後的教育。由於大學入學和高考是按照戶口進行的,農民工子女必須回到原住地念高中。但是研 究調查說明,能夠在原住地順利完成高中、升上大學的是極少數。原因很簡單:地方的高中,都是經過小學、初中多重擇優挑選出來的,算是當地的精英;而城市回流的子女,在城市中大多數接受的是此次等的教育。他們一回到原住地的學校,就面臨淘汰的命運。因此許多回鄉的子女,又回流到了城市,一方面不適應地方的學 校,另一方面也習慣了城市的花花世界。' v" Z/ A. g$ n; [6 T

! X- N% n( |, U% L. |公仔箱論壇職業學校廉價勞工
% e# Y/ f, P- p
8 p( t- v. _1 P" `. [- Rtvb now,tvbnow,bttvb不過,城市的學校和老師又會很願意農民工子女盡早回鄉,最好在初中畢業以前,這樣可以提高學校初中升高中(「中考」)的成功率。公仔箱論壇) s2 j) D9 J3 J/ d% J: d

; k9 U0 A) [. B8 B公仔箱論壇相當一部分初中畢業的農民工子女,選擇在城市念高中程度的職業學校。職業學校一般不景氣,一則大學擴大招生,人們念大學的期望高了;二則一般職業學校面對的都是比較低檔的職位,城市的孩子不會願意念。初中畢業的農民工子女就成了職業學校的一條生路。會上分享的一份博士研究,描述了這些職業課程,上課比較鬆 散,作業不多,但是學生都有機會「實習」掙錢。
) ?! d! Y, m9 Q, z  d& G  }# Z2 Y1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39.217.76" s. v9 f8 ]4 ?0 ^" y9 M* k
所謂「實習」其實是一盤生意:利用年輕移民的勞動力,為商業機構提供廉價服務。而這些年輕人,可以有一點收入,也抱着希望從此可以在城市長期立足。+ E) o) x* @- R

( U  C% k3 w* [0 X/ Dtvb now,tvbnow,bttvb全球都在喊「全民教育」,但是我們現在的教育,從來就是擇優和淘汰的工具。要「全民成功」,是有點勉為其難,顯得格格不入。貧困人口的教育,不論是農村的學校,還是農民工子女的教育,恰恰就是暴露了現代學校制度的這個大缺陷。在在都說明,現代的教育,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甚至正在與社會發展唱對台戲。$ c3 F& A" x- Z" @! T

& Z: Z8 _3 Q/ N&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C6 ^! W6 N& x! ?3 ]: T
1 S' y0 d- C) ?8 Y( k: [5 c2 t

8 k! j/ M2 a& p4 Ctvb now,tvbnow,bttvb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