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樓主,你覺得城市化和工業化能不能改變印度的種姓制度? 人口向城市大規模流動後,原來鄉村的社會結構應該會在城市裏面重新分化組合的。據你觀察,在印度,有沒有這種可能性
' G' Q/ N, w6 p& ]$ u- C5.39.217.76 答:你不制度印度著名的貧民窟嗎,現在還被高種姓的人開發成旅遊區了,在孟買貧民窟面前,紐約的布魯克林區只能叫它大哥了
+ A% b& h: m* x, _* V) a公仔箱論壇5.39.217.76, V" S( a3 A3 J; H
) ^. `& W# C$ F& ?! N 問:樓主,不知道你的專業研究方向是什麽,不過看你研究的題目,問幾個稍微嚴謹點的問題。" P$ `; v* X, [5 D+ |7 p6 m# r
(1)樓主認為現在你所研究的印度農村,比之中國上世紀五十年代土改前的鄉紳治理村落社會如何?兩者在文明發育角度上看是否屬於同一級別的農村?比對太祖的農村階級調查和陶行知先生的中國鄉村研究的資料,兩者有多少共性,有多少異同點?(畢竟我們已經無法肉眼親見當年的中國農村,但我覺得上述兩人資料應該算比較嚴謹權威的)
; v0 W- S! D& {$ Mtvb now,tvbnow,bttvb
! j, [5 M, V" V4 M, x& }. u& d 我去過的印度農村和土改之前的中國農村完全沒有可比性,印度農民被完全的束縛在土地上面,完全依賴地主生活;而中國的農民之前有遷徙的權利,也可以依靠其他技能生活。而且中國的科舉或者教育制度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農民改變階級的可能。1 K" _# _# K4 P
(2)同理,如果說上世紀中國農村代表典型封建或者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風貌的話,比對民主改革前的西藏農奴制度又如何?西藏農奴制可以被認為是從奴隸制度向封建制度過渡的一個典型的社會形態。
, w& C+ e1 A2 @7 a% v, Z) Ctvb now,tvbnow,bttvb3 m( H6 X4 O1 u: t; v1 u
答:幾乎可以認為是80%的一致性,多的是婆羅門會負責對農民進行一些人道主義安撫。
" o& P2 x7 J. @- x% s# D+ `5 Otvb now,tvbnow,bttvb
# ]: @& m# I1 u" ]0 n1 T* X- h公仔箱論壇- i% H/ ~7 q9 d7 y3 t- ?
問:從相似點看,中國傳統農村村社組織的宗族宗法社會對應該印度教的神權社會,兩者誰更接近文明進步些?婆羅門不是對賤民和低種姓們進行隔離麽,那麽他們的安撫作用從何而來?比之舊中國村社組織的施粥棚和善堂如何?
0 h3 J( `. H) f- a, ` b公仔箱論壇 還是希望樓主對我第三個問題做個大概的方向性的發言吧,以樓主的經歷,能否估計出那個帖子裏面的內容是完全編造,還是可能有,還是確有其事呢?這真的不是侮辱或者歧視或者怎麽樣印度的,只是從一個研究者角度希望得到真實的答案,畢竟這個事情真偽可以決定性反映印度底層社會到底惡化到什麽地步。! i6 F; T) [! ?* ]! B" r
8 ?3 @9 H+ W: P" Y, {& p y/ H公仔箱論壇 答:當然中國的進步三百年以上啊,婆羅門對賤民不會安撫,對農民會安撫。比如有誰的子女成績好發放一些文具用品什麽啊;壯勞力受傷了幫他找醫生,借錢給他啊; 年齡合適,表現乖巧的,送去給地主家做仆人了(不要懷疑,這是至高獎勵,某種意義的脫產幹部) |